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每日新眼光》2015/03/17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5年 03月 17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耶穌「必須」經過撒馬利亞

參考經文:《 約翰福音4章1~30節》

……誰喝了我所給的水,誰就永遠不再渴。我給的水要在他裡面成為泉源,不斷地湧出活水,使他得到永恆的生命。(約翰福音4章14節)

耶穌從猶太地回到加利利,最近的路是穿越撒馬利亞地區,走3日可到達加利利。但是,沒有猶太人願意如此走,他們寧可繞道約旦河外,花6日的時間前往加利利。因為猶太人與撒馬利亞人彼此仇視不相往來,猶太人也因為輕視撒馬利亞人,連經過撒馬利亞地區也不願意。走約旦河外的道路,其實才是作為猶太人的耶穌「應該會」選擇經過的道路。

不過,聖經的作者卻說,耶穌經過撒馬利亞地區是「必須」的。當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必須」一詞時,指的是一種必須去做的事,比較不是出於自願的。約翰福音也常用「必須」這詞,來與一個人的使命、責任連結。如此我們知道,耶穌應該是和當時的猶太人一樣,不經過撒馬利亞地區。不過,耶穌的選擇是「必須」,什麼是耶穌的「必須」?

藉著故事,作者將耶穌的「必須」描述出來。耶穌在又累又渴的情況下,注意到婦人中午打水背後隱藏的孤單與困擾;耶穌願意放下種族與性別的意識形態,以生命的需要提出懇求,作為彼此對話的引言。撒馬利亞婦人被耶穌不合常理的關懷吸引而與之對話,讓耶穌參與進入她的生命中。

耶穌這「必須」的閒聊與對話中,幫助這婦女找回她的自尊:1.從種族與性別的偏見中走出來,不再以他人狹隘的眼光來看賤自己;2.從導致自我形象低落、自尊心受損、不健康的人際關係與罪的沉淪中走出來,重新調整人際關係;3.從不正確的敬拜、信仰態度中走出來,並願意超越信仰的爭論,用心靈和真實的態度敬拜上帝。

最終,通過福音的對話,耶穌帶領她恢復自尊,她成為一個新造而健康的人。這樣的態度表現在第28~29節:1.她放下陶罐。她的生命目的被轉換了,她本是為討一口水喝,然而通過與耶穌對話,她得到了活水,她的生命真正被滿足了。信仰可以轉變我們生命錯誤的需要與不當的欲望,帶我們進入真正的平安與滿足。2.她放膽去見證。她與人的關係被改變了,她不再畏縮,她從隱避的角落進入陽光之中。

神學家莫特曼說:「我確信,只有對話,我們才能理解真理。」在耶穌「必須」與撒馬利亞婦人的對話中,耶穌給的水成為湧泉,讓她從永恆中領受了不再乾渴的生命。



默想:

上帝為我生命預備的「必須」是什麼?我可願意接受上帝預備的「必須」?當我願承受這些「必須」,它將為我與他人帶來活水。

祈禱:

主耶穌基督,願我領受祢的愛,放下自我,注意到角落、疏遠、孤單的人們,讓祢的活水滋潤他們乾渴的生命。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