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每日新眼光》2016/10/3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6年 10月 31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不可幸災樂禍

參考經文:《 以西結書25章1~17節》

因為你們幸災樂禍,我要讓東邊曠野來的部族征服你們。他們要在你們的土地上紮營,定居。他們要吃你們的土產,喝你們的奶。(以西結書25章4節)因為你們幸災樂禍,我要讓東邊曠野來的部族征服你們。他們要在你們的土地上紮營,定居。他們要吃你們的土產,喝你們的奶。(以西結書25章4節)

以西結書24章記載,以西結面對了雙重打擊:妻子過世,失去摯愛;耶路撒冷被圍困,聖殿被毀,使他失去信仰的倚靠。上主容許他以沉默療傷,沒有給予新信息。詩篇74篇1~11節,詩人陳述這樣哀傷的氛圍,第9節說出他的沮喪:「不再有先知了;沒有人知道這災禍要延續多久。」

以西結書的編輯,似乎也將這樣的哀傷放進經文結構中。1~24章是以西結受召來譴責猶大,信息盡是絕望。33章21節記載耶路撒冷淪陷,在徹底絕望中,先知反而開始傳遞復興的盼望。24章至33章間,編者把與猶大不相干、上帝對列國的審判安排其中,刻意表達出以西結對猶大的沉默。

25章~32章,對列國的神諭,是一段獨立的文獻資料。25章的四個國家中,亞捫、摩押、以東是循著猶大國界東北角開始往南排列,再繞至地中海沿岸的非利士。

第25章1~7節,是針對與猶大與亞捫之間恩怨情仇的關係宣布。他們兩國的關係時友時敵,雖聯盟卻無真實的情誼,彼此各懷鬼胎,目的只是為了自己國家利益。

我們並不清楚,先知何時奉上主的名宣布亞捫的罪行。然而,可以肯定的,在聖殿被污辱、猶太人流亡之後,從東方而來的巴比倫人才侵襲了亞捫,在他們的土地上紮營、定居,吃他們的土產、喝他們的奶。

對先知而言,這是上主懲罰的作為,原因不是社會不公義,或者不相信上主,而是對鄰國的「幸災樂禍」(4、6節)。藉著這樣的譴責,先知宣告上主不僅是以色列的神,也是掌控國際局勢的主宰。在國與國的互動中,上主審判的原則是,彼此有沒有共同為區域性的事務,成為彼此的幫助。

從先知的角度,亞捫人的罪行乃是幸災樂禍、落井下石。這是一種惡意的企圖,在他人苦難中尋找自己利益的態度。其次,他們沒有從猶大的失敗中得著智慧來指引自己,避免面對同樣悲慘的下場。

先知的指責提醒我們:1.處於共同區的國家,或是共同社群(區)間彼此的關係,我們必須參與,彼此幫助,追尋共同的利益。不可在別人的困境災難中幸災樂禍。2.我們若是聰明,就當設法去了解別人失敗的原因,並且要在我們自己的生活習慣上,盡量避免步上同樣的後塵。


默想:

當曾經得罪我的人遭遇患難時,我是否幸災樂禍?

祈禱:

主啊!懇求祢讓我成為一個溫柔的人,得以安然居住在祢所賜福的土地上。靠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每日新眼光》2016/10/30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6年 10月 30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眼目所渴望的

參考經文:《 以西結書24章15~27節》

必朽的人哪,我要奪走他們的堡壘──他們所喜歡誇耀、眼目所喜愛、心靈所寄託的聖殿。(以西結書24章25節a)

生死是人類的共同經驗,但是很遺憾,我們只能說「生」,而不能道「死」,因為死亡是單行道,無人能從經歷死亡獲取經驗,跟自己或別人說死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也因著死亡是單行道,我們萬般驚恐,被迫孤單上路。不過,如果我們關心,也許還能從死亡中看見上主的啟示。

《紐約時報》曾刊登一張駭人的相片:一隻禿鷹正虎視眈眈注視著牠的食物,也就是一個即將餓死的蘇丹小孩。這張生死交會的相片中,「飢餓與死亡」的殘酷畫面震撼人心,引起全世界對蘇丹飢荒的關注,展開救援。一張瀕臨死亡的照片,翻新了舊啟示,重新喚起人的良心,讓人開展新作為。

經文中,以西結注視的不是別人的死亡,而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妻子的死。「最心愛的人」(以西結書24章16節),和合本譯為「眼目所喜愛的」,經文簡短而深刻傳達先知對妻子的情感。即使已預期傷痛,仍令其難以承受。於是,上帝引導他以異於常態的喪禮,隱藏哀傷並繼續服事;他也拒絕鄰人的關懷。上帝讓先知經驗心愛的人死亡之痛。原來,最痛的痛,並非崩潰的哭天喊地,而是欲哭無淚,心底糾結無法割捨的懷思與不解之痛。

先知妻子死亡的消息,迅速傳遍被擄之地。只是,當人們來慰問時,卻震撼於先知的不近人情與怪異的冷漠。因此,他們質問:「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以西結開口講了上主藉他心愛的妻子猝死,痛楚與沉默間所領受的啟示,回答說:上主要奪走他們的堡壘──他們所喜歡誇耀、眼目所喜愛、心靈所寄託的聖殿,也要奪走他們的兒女(25節)。

15~18節,眼目喜愛的是妻子;21、25節,眼目喜愛的則是聖殿。藉著「眼目所喜愛」,以西結把妻子的猝死預表聖殿將一樣的猝死滅亡,而且沒有人能受到任何安慰。講完後,先知陷入「啞巴」般無盡的沉默中,直到倖免於耶路撒冷毀滅的逃脫者抵達巴比倫,他才從妻子的死接受到上主對世界的管治與旨意,理解上主如何從他個人的生死歷程,啟示祂的旨意。

傷痛,若轉變成為一種理解,就會帶給生命繼續走下去的勇氣。對先知而言,生命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被看為上主的預表。沒有祂的同意,事情不會發生。因此,即使死亡帶來的是絕望,人還是能從絕望獲得繼續活下去的勇氣,以此展望上帝的意旨與在人身上彰顯的價值,使信靠祂的人,繼續成為別人的祝福。



默想:

你是否曾經歷無法釋懷的死亡經驗?這經驗對你的信仰有何影響?

祈禱:

願主幫助我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致絕望,因復活的基督與我同在,上主的杖護衛我,聖神的竿引導我。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16/10/29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16年 第 4 季 第 05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祂要與真正的我們在一起 

參考經文:路加福音19章1~10節

1耶穌進耶利哥城,正要從那城經過。2當地有一個稅務長,名叫撒該,是個很有錢的人。3撒該很想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一個人,可是他身材矮小,在人群中無法看到耶穌。4於是他跑在大家前頭,爬上一棵桑樹,要看看耶穌,因為耶穌就要從這條路經過。5耶穌走到那地方,抬頭看撒該,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須住在你家裏。」6撒該急忙下來,非常高興地接待耶穌。7大家看見都埋怨說:「這個人居然到罪人家裏作客!」8撒該站起來對主說:「主啊,我要把我財產的一半分給窮人;如果我欺詐過誰,我就還他四倍。」9耶穌對他說:「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了,因為這個人同樣是亞伯拉罕的子孫。10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迷失的人。」

「耶穌進耶利哥城,正要從那城經過。當地有一個稅務長,名叫撒該,是個很有錢的人。」(路加福音19章1~2節)耶利哥城位於耶路撒冷城東北約26公里的地方,是香料與橄欖油最大的交易中心,更是當時巴勒斯坦課稅最高的城市。「撒該」原文的意思,是單純或純潔,這應該是父母對撒該的期待。但撒該長大後,完全不是如此。撒該成為稅吏,還不是一般的稅吏,而是耶利哥城的稅務長。當時以色列人不喜歡稅吏,因為稅吏的老闆是羅馬政府。既然已經悖離父母當初的期望,撒該轉而追求世上金錢、權位的滿足,他果然達成了。

◆渴求改變

但他心裡總是渴求,希望有機會改變。這時,耶穌來到耶利哥城。「撒該很想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一個人,可是他身材矮小,在人群中無法看到耶穌。」(3節)希臘文很有趣,原文只寫著「他」很矮,但「他」指的是撒該,還是耶穌?語意卻不清楚。不過,受教會傳統的影響,我們都很習慣矮的人是撒該,而不是耶穌身材矮小。無論如何,他們無法看見彼此,或因身材矮小,或因旁人的排擠。

生活的種種遭遇,常常使我們與神、與人疏離,被邪惡的權勢控制。另一方面,我們的思想與靈魂,更受這世界錯誤的方向導引,以致被我們全力追求的生活模式轄制,失去自由,無法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我要拿什麼來比擬上帝的國呢?它好比酵母,有女人拿來放在四十公升的麵裡,使全團麵都發起來。」(路加福音13章20~21節)正如耶穌用酵母作比喻,其實祂就是酵母,若我們願意真正遇見祂,將祂拌入我們的生命,就會產生奇妙變化,能夠成為滋養自己與他人的麵包。

◆今天我必須住在你家裡

這正是撒該此刻的寫照,他渴望作出改變,「於是他跑在大家前頭,爬上一棵桑樹,要看看耶穌,因為耶穌就要從這條路經過。」(4節)撒該做了非常奇怪的行動,這絕不是撒該──這位耶利哥城裡有頭有臉、作威作福的稅吏長──平常會做的舉動。但因為渴慕,撒該就在他鄰居的面前,爬上桑樹(西克莫無花果樹),只為要看看耶穌,等待經驗恩典。

沒想到,「耶穌走到那地方,抬頭看撒該,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須住在你家裡。』」(5節)為何耶穌一眼就認得撒該呢?撒該或許只想低調地爬到樹上,耶穌卻直接走到這棵桑樹下,直呼他的名字「撒該」(單純),這下子他卻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必須』住在你家」,表示毫無商量餘地。當別人視撒該為罪人、不潔之人時,耶穌卻不這麼看待他,祂一眼就認出那爬上桑樹上的撒該,有顆單純渴慕的心,「撒該急忙下來,非常高興地接待耶穌。」(6節)

◆祂要與真正的我們在一起

「大家看見都埋怨說:『這個人居然到罪人家裡作客!』」(7節)在大家議論中,耶穌住進撒該的家。撒該一定沒有時間特別整理他的家與自己,但實際上也沒有必要,因為耶穌就是要與真正的撒該──那位有著「純潔」心靈的人同在、同席、同住,祂不責備,只有愛他。然而,耶穌就像面鏡子,讓撒該的心門開啟,重新認清自己,並且領悟到,這正是改變──徹底悔改的時刻。

「撒該站起來對主說:『主啊,我要把我財產的一半分給窮人;如果我欺詐過誰,我就還他四倍。』」(8節)撒該站著向耶穌宣告,願意以行動證明他的悔改,把財產一半賙濟人。在舊約「不可盜竊」的典章中,提及「如果有人偷了一頭牛或一隻羊,無論是宰了,是賣了,他必須拿五牛賠一牛,四羊賠一羊。」(出埃及記22章1節)換言之,撒該在此保證,雖然他被視為不義的財主、有罪、不潔之人,但他的財產絕對不是偷來的。耶穌這樣回應:「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了,因為這個人同樣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迷失的人。」(路加福音19章9~10節)

撒該第一次活出他本來的樣子──純潔、單純,因為耶穌與真正的撒該在一起。事實上,耶穌也要與真實的我們同在。祂來,不是要強力改變我們原本的生活方式,也不是要求我們達成某種規則或業績,才能算屬祂的百姓;祂來到我們當中,只是要愛我們。因此,倘若你渴求改變,那麼請你爬上樹吧!打碎你那堅硬、虛偽的外在面具,預備好真正的你,帶著一顆柔軟單純的心,等待與祂相遇,主耶穌將會來到樹下,認出你的本質,「必須」住在你的家。

在西方或近東地區,「麵包」是主食,某些地方語言裡甚至稱之為「生命」。我真誠相信,當我們的生命中揉進耶穌的愛,就像麵粉揉進酵母,我們的靈魂深處會開始改變,即使日常生活依舊支離破碎,但我們的心卻會明白:這迎向改變、尋見真實自我的旅程已然開啟。

討論題綱:

1.你曾經不顧顏面,做出幼稚的舉動、說些天真的夢想,是在什麼時候呢?

2.請分享,你覺得上帝創造你的時候,在你本性放進的是什麼? 

代禱事項:

1.請為自己能具備一顆柔軟的心向上帝禱求。懇求上帝幫助我們,在需要以剛強面對時,有祂的力量;在需要被破碎時,求祂賜我們勇氣去打破我們剛硬的心。

2.請為自己的家庭禱告。求主真正成為我們家庭的主,幫助我們家中每個人彼此提攜、真實坦露、學習相愛;求主成為家裡的鏡子,讓我們看見彼此真實的樣子,學習相互認罪、尋求改變。

祈禱文:

主耶穌,我要向祢獻上真實的祈求,求祢光照我,讓我明白自己是一個有罪的人,了解原來我需要改變、需要被拯救。求主賜我一顆敏感的心,去尋求任何與祢相遇的機會。主啊,我深知:當我們真心尋求時,祢必開門讓我們尋見,因祢曾說,祢必須住在我們的家。求主就住在我們的家,與真的我相遇,幫助我從祢支取力量,去改變視野,迎向改變。奉主耶穌聖名求,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在本週內,請你抱著敏感的心,去找尋每一個與主相遇的機會,並且要記錄下來。

2.請你找家人(或同住的人)一起討論,倘若耶穌今天要來住你們家,你們會怎樣招呼祂呢?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新眼光》2016/10/29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6年 10月 29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上主絕不憐憫,也不寬容

參考經文:《 以西結書24章1~14節》

六 至高的上主這樣說:「充滿兇手的城要遭殃了!我要親自堆積木柴。要添木柴,煽火,煮肉,把肉湯煮乾,把骨頭燒焦!」(以西結書24章9~10節)

我們對不可見之物的理解,始於可見之物。或許可以這麼說,信仰不該只是從一個啟示、美麗的概念,或整全的神學論述中產生,信仰不只是抽象的概念或心靈的悸動。信仰,是如畢德生牧師所言:始於腳趾踢到石塊上的疼痛,身體被傾盆的大雨淋濕,臉被敵人摑掌侮辱,大環境時不我與的鬱卒中……或撞上一棵阻礙我們的大樹──那我們已經忘記,卻還是隱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大樹……而我們願意退一步,懷著受創和驚訝的敬畏,站在那實務的面前,注視著。然後,理解這是上帝的旨意。啟示就是從生活的現況,退一步注視,在一個看得見、聽得到的實務中表達。

這就是以西結傳達信仰的模式。他不只是用說的,還常引用猶大的詩歌或諺語,又說又唱又演,加上自己人生的經歷,來與那些尋求上帝旨意的人對話,設法引導他們看得見、聽得到。只是,那些渴望認識上帝旨意、期待上帝信息鼓舞的猶大人,並沒有真實領受到。有時,我們和他們一樣,聆聽預言與怪異的表演後,反而覺得荒誕。因為我們要的並不是上帝的預言,而是自己的慾望而已。因此,只有渴望,並無法理解啟示,啟示是人在悔改與更新中才會遇見。

以西結書24章1~14節,先知並不是以抽象的言語述說上帝的預言。他可能是引用一首當時關於「鍋」的意象之歌:「這座城(耶路撒冷)像鍋,我們像裡面的肉,得到鍋的保護。」來重新詮釋猶大的處境,引導聆聽者從熟悉的頌歌中,進入實況:猶大就像一鍋被煮壞的羊肉爐,縱使裡頭的肉品是上等肉,但鍋具如果因生銹而散發出有毒的物質,還能吃嗎?這肉品如果是來自流人血之事,血非常顯明地濺在大石上,是引起公憤的,即使香味四溢、可口誘人,還能吃嗎?沒有人願意享用的羊肉鍋,鍋底的火仍未熄滅燃燒著,最終整鍋焦掉。鍋若要留,就要費盡功夫來重整,但這已經不可能了。因為上帝的行動是,決不憐憫、也不寬容。

以西結的信息帶著上主的盛怒,近乎無情嚴苛,但也貼近人民的生活,目的是為使他們對自己絕望,也對上主的拯救絕望。也許只有當我們意識到連悔改都不可能帶來改變時,我們才能夠理解:「拯救不是我們配得的,這全然來自於上帝決定施恩。」或許如此,我們才會願意完全臣服祂的治理,接受整鍋焦味的實況。


默想:

我如何處理已燒焦的一鍋人生,容讓自己有空間,使上主介入?

祈禱:

上主啊,願台灣人仰望祢,因為祢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祢必救我們脫離一切的罪孽。靠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每日新眼光》2016/10/28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6年 10月 28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喝盡罪惡之杯

參考經文:《 以西結書23章1~49節》

你要喝盡這杯,連渣滓也吞下去;杯子的碎片要割破你的乳房。我──至高的上主這樣宣布了。(以西結書23章34節)

以西結書23章的信息,可從主題「淫蕩→懲罰」對稱的文學結構思考。1~31節,兩姊妹淫蕩的情色故事,似乎要打馬賽克才能播出;36~49節,淫蕩帶來審判的駭人殘暴場景,則須冠上限制級。在這兩者間,以西結用夾心餅方式,在32~35節引用詩人「杯」的意象,為以色列保留了灰燼中再起的星火。在過去的淫蕩與未來的審判中,藉著詩,以西結擺上一個可向上主懇求出路的禱文。「杯」原是生命豐盛祝福的象徵,如詩人頌揚:「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詩篇16篇5節,和合本);但這杯到了耶利米的口卻成為:「如果連那些不該受懲罰的人都得喝懲罰的杯,你們可以不受懲罰嗎?不可能!」(耶利米書49章12節);以西結則宣告這杯是「又深又大、冷嘲熱諷的懲罰之杯;是醉倒在恐怖、淒涼、悲慘之杯,是必須喝盡,且咬破杯,被碎片割傷的破碎之杯」。

杯裡的酒,是慾望之酒,讓人喝了失去自我,醜態畢露。在此,淫蕩不只是種氾濫的性生活,先知用淫蕩表達人為了滿足自我慾望,不顧他人與自己靈魂的價值觀。淫蕩是表象,實則深藏不忠於「約」的罪性。以色列人會以約指出三種關係:婚姻(家庭內)、政治聯盟(與他人互動的關係)、上帝與以色列的信仰關係。這些關係的焦點,都在於對約的尊重與忠實。這段寓言的每一句話,都有著一再不忠實的行為──對上主不忠,敬拜偶像;對自己不忠,出賣靈魂;對他人不忠,違反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原則。

因此,淫蕩姊妹花必須喝盡這罪罰之杯。罪不僅是種感覺,且是真實可怕、殘酷的痛苦經歷。沒有上主的憐憫拯救,誰能得救?故此,當基督徒談到上主的憐憫時,絕不是輕鬆以為「罪就像一件髒衣服,只要浸入上主的洗衣機,放入耶穌寶血的洗衣粉,就能洗淨」,而是如先知的提醒,每一個因淫蕩所犯的罪,只有喝盡這恐怖懲罰之杯,才有機會重新再來過。「喝盡」指的是在上主的憐憫下,祂會陪伴著我們擔負起這罪的代價,就像耶穌上十字架那樣。只有十字架的恐怖與痛苦,可以讓我們牢記罪的痛楚。

第35節先知用「你忘記我」,指出不忠的背後因素就是「遺忘」──遺忘上帝拯救的恩典與應許。而遺忘將帶來墮落。舊約中,上主以「喝盡恐怖」之杯來提醒我們「不可遺忘」;但到了新約,基督則以「親自喝盡恐怖」之杯的救恩,來喚醒我們:不要再遺忘了。


默想:

認罪吧!唯有認罪可以召喚我們破碎的靈魂,回到基督的救恩。

祈禱:

求祢不要記念我的罪愆和過犯;上主啊,求祢因祢的恩惠,引導我靠著耶穌基督的赦免記念我。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每日新眼光》2016/10/27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6年 10月 27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誰能站在城牆的缺口?

參考經文:《 以西結書22章1~31節》

我在他們中間尋找,看有沒有人能修建城牆,站在城牆的缺口,好在我發怒毀城時能保衛它,但連一個也找不到。(以西結書22章30節)

耶路撒冷對猶大民而言,不只是宏偉的城而已,還是信仰上主的聖城。從希伯來文「耶路」是座位、「撒冷」是神的名來看,可理解這座城具有宗教的神聖性。猶大人的信仰沒有具體圖像,若有,耶路撒冷便是。他們稱讚這城,猶如讚美那沒有形像的上主。詩人曾說:「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愛你的人必然興旺!」(詩篇122篇6節,和合本)他們被擄到巴比倫時,則唱出對該城的哀思:「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詩篇137篇6節,和合本)

猶大人是如此愛慕耶路撒冷的神聖,以西結卻像檢察官般起訴耶路撒冷。先知根據出埃及記中的十誡與利未記18~20章的神聖法典,起訴這座城在崇拜儀式下,充斥著流人血的罪行。因此,這城在17~22節的異象中,成了一座火爐。火的鍛鍊對一個有信仰的團體而言,流出的是有價值的銀子;然而,耶路撒冷城的罪行,可能提煉出「見證」與「讚美」的價值嗎?

先知認為這座城之所以流落至此,是因為城內政治、宗教、達官顯要、先知、富人等,本應為城市帶來祝福之領袖,沒有善用上帝賦予的權柄,在這座城出現危機時,站在這座城的缺口上護衛它,成為救贖的力量與指標。

當這些被賦予權力的政治領袖,無法成為城市的護衛者時,誰可以?在今天民主的台灣,當社會上各階層的領袖未能為台灣求平安時,黃怡女士在《她們獨自起舞》這本書,介紹美國的消費者運動之父勞夫納得(Ralph Nader),引用了他在受訪時提到的話:我們需要鼓吹一種「新的愛國主義」:1.我們必須把愛國主義重新植於每個人的意識和信仰裡。2.愛國必須從我們自己的家園做起,必須使我們家園變成更值得愛。3.如果焚燒、撕毀國旗是不愛國,那麼污染空氣、毀壞土地、破壞河川是愛國的行為嗎?4.國家的敵人,並不只是用船堅砲利來攻打我們的人。敵人就在四周,是冷血的大企業,是我們自己。

勞夫納得這先知性的看見,喚醒了美國社會普羅大眾對公共事務的關心與參與,帶出了一個新的價值信念,護衛了人民免於被剝削的基本公義。這也是以西結的呼籲,當掌權者成了虎豹豺狼,未盡職「站在城牆的缺口,保衛城市」時,就讓我們這必朽的人自己來實踐,守護這基要的信仰態度、上主所賞賜神聖的民主價值。


主上帝,讓我領受祢的眼光,注視著台灣的缺口,以耶穌基督之愛獻上,舉起我的手護衛,靠聖靈的力量得勝。奉主的名求,阿們。


默想:

台灣的缺口在哪裡?我願意站在這缺口,盡我之能護衛它嗎?

祈禱:

主上帝,讓我領受祢的眼光,注視著台灣的缺口,以耶穌基督之愛獻上,舉起我的手護衛,靠聖靈的力量得勝。奉主的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每日新眼光》2016/10/26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6年 10月 26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因上主的劍呻吟

參考經文:《 以西結書21章1~32節》

必朽的人哪,你要呻吟,像失望心碎的人;你要在群眾面前呻吟。(以西結書21章6節)

以西結的預言,從他呻吟開始。以西結書21章第6節於和合本有生動的翻譯:「人子啊,你要歎息,在他們面前彎着腰,苦苦地歎息。」看來,以西結腰痛得「哀唉慘」,引起人的關心,問他:「你怎麼了?」在此,以西結可能生病,也可能不是,因為猶太人是以腰表達情感,「彎著腰」現代中文譯本就譯成「失望心碎」。接著,他指出那更大的傷痛已經擴散開來,以致於人們「心慌意亂,兩手發軟,雙膝發抖,勇氣盡失。」

藉著生病意象,以西結先是唱了一首令人恐懼的哀歌(9~13節),接著忽然間變了調,唱起戰歌、跳起戰舞。藉著舞劍與恐嚇的聲音,先知宣告猶大的罪已經擴散開來。他把巴比倫王與猶大放在一起做信仰評比;18~22節,他邊講邊畫,述說巴比倫王帶劍進攻,在分叉路上,是多麼尊重神明,再三以搖箭、占卜、查看祭牲的肝來尋求神明旨意,之後才從抽出的箭,按神明指示進攻耶路撒冷。

對照23~24節耶路撒冷居民的反應,當以西結慢慢畫出預言同時,可以想像在一旁觀看的人,內心一定充滿緊張,等候他宣布上主的恩惠。只是,結果非如他們所願。因此,他們在一旁帶著驚恐不安的口吻反駁:「那偶像占卜的結果,你也相信?」有些人則認為,他們與巴比倫有締結和約,不認為巴比倫王會如此做(23節)。

在此,因虔誠的信仰態度,使這信異教的巴比倫王知道上主旨意,也與被擄的猶大民的盲目無知形成強烈對比。巴比倫王雖不信上主,卻小心翼翼地尊重他的神明,像是缺乏信心但決意委身給神的人,一次又一次祈禱。相反地,猶大人則活在「信心」,既否定巴比倫王的信仰,又盲目堅信上主的救贖。其實,這盲目自以為是的信心,正是使他們陷入危機困頓的主因。

以西結藉著這18把殺向耶路撒冷的「劍」向猶大宣告,也對我們啟示:當不可避免的災難即將殺過來,上主必使它成就;當災難已不容我們逃脫閃避時,不該再以盲目的信心懇求說:「沒問題,上帝必保守。」此刻,我們需要的是「在十字路口,不停祈禱,懇求上帝的憐憫與引導。」也許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如潘霍華所說:「行經天使快斬的利劍,是進入應許之地唯一的通道。藉著審判,讓慈愛與饒恕之上主的榮耀恩典『再』顯現。」


默想:

我是否總是以盲目的信心,拒絕面對我的罪性、挫折、試煉?

祈禱:

審判的上主,願祢憐憫我。因我只能靠祢的憐憫,在聖靈的陪伴下經歷祢的審判,而領受耶穌基督的恩惠。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每日新眼光》2016/10/25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6年 10月 25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上主放的一把火

參考經文:《 以西結書20章45~49節》

他們都會知道那是我──上主所放的火,沒有人能夠撲滅。(以西結書20章48節)

以西結這個預言宣告,在希伯來文聖經中,是將它與21章編輯在一起,而「火」則成了戰爭的象徵。放一把火是戰爭中常使用的手段,火勢的蔓延能摧毀敵人堅固的營壘,煙霧能造成敵人呼吸與視力障礙;戰後的一把火,更會讓城鎮成為廢墟,燒掉敵人最後存活的希望。

以西結書20章47節說,這把火要放在猶大南方的森林。南方是指哪裡?有聖經學者認為,戰火源自埃及。但是,從這火的威力與廣泛來看,無人有能力放這把火,因此這火根本是上主火大所放的。「火大」指的是上主要潔淨、除去的懲罰。既然是上主放的火,這火就無人能逃避;事實上,人也不該逃避,反而要共同承受這災難,並在災難中悔改,尋求上主憐憫。

此外,火還有另一面向。在申命記9章10節,火象徵上主的同在。先知以西結所傳這個上主放火的預言,隱含的另一個啟示,是從他向上主的抗議「至高的上主啊,不要叫我做這事;人家已經在抱怨我常說謎語了。」(49節)中傳遞出信息,火同時是上主的自我啟示。這啟示使曠野的荊棘雖被燃燒,卻不被燒毀,火反而成為它存在的能量。上主向猶大放了一把火,為要潔淨與除去障礙,好讓祂的新啟示引領他們進入新世代,使猶大即使在異邦也能繼續榮耀祂的名。

那我們呢?上帝會在今天再放一把火嗎?劉正千教授在「看見地球的吶喊──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的警訊」演講中,談到他從太空中長期觀察到地球環境變化的心得是:「我們正在為我們人類的貪心付出代價。」極端氣候所帶來氣候異常、超大風災與暴雨;乾旱廣闊野地、森林無故大火竄燒;南北極冰棚裂解,帶來海水升高侵蝕陸地……等驚悚景象,令人怵目驚心。過去,上主以「戰爭」向猶大點燃的大火,在我們這世代則以「氣候」重新點燃。

面對溫室效應所帶來的異常氣候,雖非個人節約所能改變,還需全球企業與政治家共同努力達成協議、管理實踐;但至少個人的簡樸與節約,能培養出敬虔的態度,改變我們的生活。這預言已經宣告火的點燃無可避免,我們要學習讓自己預備好,而不要像以西結那時代的人對他抱怨說:「你在練什麼肖話?你總是在講那聽不懂、不會發生的謎語。」


默想:

面對全球暖化,我該採取什麼行動?可以改變哪些生活習慣?

祈禱:

主啊,憐憫我們。我們只能懇求祢使我們能以祢的憐憫來面對發怒的祢,以祢的憐憫來調整我們貪婪的邪惡,並靠藉著耶穌基督的復活,活出新的生命。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16/10/22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16年 第 4 季 第 04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可憐我這罪人 

參考經文:路加福音18章9~14節

9耶穌又講另一個比喻,是針對那些自以為義而輕視別人的人說的。他說:10「有兩個人到聖殿裏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收稅的人。11那個法利賽人昂然站立,禱告說:『上帝啊,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別人那樣貪婪、不義、淫亂,更不像那個稅棍。12我每星期禁食兩次,又奉獻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一。』13但是那個收稅的人遠遠地站著,連抬頭望天都不敢,只捶著胸膛說:『上帝啊,可憐我這個罪人!』14我告訴你們,這兩個人回去的時候,在上帝眼中的義人是那個收稅的人,而不是那個法利賽人。因為上帝要把那自高的人降為卑微,卻高舉自甘卑微的人。」

我們通常認為,「禱告」是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敬拜」才是公眾集體的事。但在聖經中,「禱告」同時包含了這兩種意思。

在路加福音18章9~14節,法利賽人和收稅人的比喻裡,從幾個特點觀察,可能是發生在會眾敬拜中。首先,兩人同時到達,同時回去。其次,法利賽人與收稅的人都遠離而站。他們遠離誰呢?學者曾描述耶穌時代的聖殿敬拜:「很多猶太人每天都會到聖殿參加敬拜,為了要得到祭司在崇拜最後為百姓的祝福,並且在燒香的時候獻上禱告。」當時的聖殿每天早晚都獻上贖罪祭,通常都有會眾在場。在下午3點,聖殿的祭司會舉行獻贖罪祭,因此兩人不約而同參與在會眾中。當羊羔已獻上,百姓的罪得著遮蓋,信徒可以到上帝面前,在祭司點香時禱告,因馨香之氣升至神面前,他們便各自開口呈上訴求。

◆自義的法利賽人

「那個法利賽人昂然站立,禱告說:『上帝啊,我感謝祢,因為我不像別人那樣貪婪、不義、淫亂,更不像那個稅棍。我每星期禁食兩次,又奉獻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一。』」(11~12節)當時的法利賽人,把像自己這種嚴守律法的人稱為「同夥」(associates),其他人則統稱為「地上之人」(people of the land)。他們認為,即使是猶太人,若忽視律法,不遵守潔淨律例,就是不潔淨的「地上之人」。不潔淨又分兩種,一種本身就不潔淨,收稅的人便是這類。第二種是坐、騎或站在不潔東西上,就會沾染不潔,這種不潔稱為「踐踏的不潔」(midras-uncleanness)。

因此,從這法利賽人獨自站立、遠離群眾,可以看得出他多麼不想沾染到不潔之人。摩西只規定在贖罪日禁食(利未記23章27、29節),舊約有關什一奉獻,清楚記載是五穀、新酒、新油(利未記27章30節;民數記18章27節;申命記12章17節),但法利賽人卻強調,他每週禁食兩次、奉獻所有的十分之一,表示他嚴守律法,甚至超過要求。他更在禱告中,攻擊一個與他同在公開敬拜的人,可見他的心是多麼充滿優越的自我稱義。


◆可憐我這罪人

「但是那個收稅的人遠遠地站著,連抬頭望天都不敢,只捶著胸膛說:『上帝啊,可憐我這個罪人!』」(13節)羅馬帝國的稅官,傳統上被認為是又敲詐又欺騙自己的同胞。當地普遍的禱告姿勢,是雙手交叉胸前、雙眼向下望,但這人卻捶著胸膛。根據學者描述,這動作在現今中東地區,仍然隨處可見,雙手握拳,不斷捶胸,表達自己極度憂傷或忿怒的情緒。這個動作只在聖經出現兩次,一處是這裡,另一處是當耶穌被釘十架時,圍觀民眾的反應(路加福音23章48節)。

特別的是,這個動作大多是婦女才會做,男人很少這樣做。為何捶胸呢?學者曾解釋:「胸下的心,是所有惡念的源頭,他捶胸表示感到痛苦,就像一些人在痛悔時捶胸一樣。」這動作正充分表達出耶穌口中定義的不潔淨:「因為從人心裡出來的有種種惡念;這些惡念指使他犯凶殺、淫亂、通姦、偷盜、撒謊、毀謗等罪。」(馬太福音15章19節)人若深感自己的罪性,甚至不配與會眾在上帝面前同站,只肯遠遠站立,捶胸深深悔悟,只求上主可憐,他心裡明白:自己毫無功勞可作,毫無能力辯解,完全是個罪人,那麼他反倒得著上帝真實的赦免與洗淨。

◆祂高舉自甘卑微的人

「我告訴你們,這兩個人回去的時候,在上帝眼中的義人是那個收稅的人,而不是那個法利賽人。因為上帝要把那自高的人降為卑微,卻高舉自甘卑微的人。」(14節)耶穌清楚告訴我們,人無法倚靠自己的敬虔、宗教義務或奉獻,就能確保得著上主的憐憫與恩典;人能倚靠的,反倒是自甘卑微的心。因為能否稱義,都在上帝的手中。而上帝的心,顯然不喜悅人的驕傲與自高,反倒那自甘卑微的人,祂才會願意高舉、接納。

這世上偉大事物的產生,通常不是偶然的,上帝看重並且高舉的,通常是人卑微時的夢想。3歲才學會說話的愛因斯坦,在4、5歲時,父親送他一個指南針,不管怎麼把玩,指針永遠指向同一個方向,他從那時開始相信,許多事物背後,都有一個微妙原理掌控。就從一個指南針開始求問,最後居然出現「相對論」的發想。服裝設計師凡賽斯(Gianni Versace)從小就喜歡為自己做裙裝,用來娛樂自己,雖然被視為「怪咖」,但他仍樂此不疲。比爾蓋茲在9歲的時候,已經讀遍世界百科全書,特別是數理、商業這些新奇的經驗與知識,他心想:如果有東西可以把這些知識濃縮進去,該有多好?一個有學習障礙的小孩、一個「怪咖」與一個連大學沒畢業的年輕人,後來居然成為當代持續帶來重要影響力的人。事實上,他們所尋求的,只是當初卑微時夢想的解答而已。

親愛的朋友,倘若有一天,你功成名就,獲得極大權勢與掌聲後,你的禱告是否會變調呢?願我們持續尋求、堅持與記得那自甘卑微時的禱求,深信上帝與世人必會望見與祝福。

討論題綱:

1.你曾經向上帝做過最自甘卑微的禱告,是什麼時候,什麼事呢?

2.請分享,你小時候做過最大的夢想,如今實現了嗎?還是未曾實現過呢?為什麼? 

代禱事項:

1.請為自己的心向上帝禱求,懇求上帝幫助,讓自己在平順時懂得感謝,在低谷時懂得謙卑。不論或高或低,懇求上帝永不離我們的心。

2.請為教會禱告,求主憐憫,讓我們在教會不是比權勢財力,更不是用敬虔程度與聖職高低拿來比較,而是以成為眾人奴僕為先,以愛服事為要。

祈禱文:

主耶穌,祢明白我的心,知道我的有限。我明瞭自己常自稱為義,求祢赦免,更求主潔淨。我深知祢是掌管我生命的主,願我每一個甘心卑微的禱求,都蒙祢悅納與賜福;更求祢讓我清楚明白,當我被提升時,能向祢感謝,並且深知那是祢所成就,而非我自己的榮耀。奉主耶穌聖名求,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請檢視自己的禱告手冊,或者敏感察覺,自己的禱詞總是為什麼事,或為誰禱求。

2.請每次在教會禮拜中,都至少找到一位被忽略的人向他問安。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新眼光》2016/10/2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6年 10月 22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吟唱一首輓歌

參考經文:《 以西結書19章1~14節》

上帝叫我為以色列的兩個王子唱這首輓歌。(以西結書19章1節)

「伊不在了,這事實像天空籠罩一切。」這是著名作家魯益師(C. S. Lewis)為妻子喬伊所寫的輓歌《卿卿如晤》中的一句。妻子已死,這是事實;他知道,卻放不了手,他期待保留她的溫情感覺。為此,他撕裂了自己的心,流淚寫下那與她曾經有過的「快樂」。輓歌的第一篇,魯益師放肆地品嚐自己的哀傷,「伊的聲音猶仍在耳。我所記憶的那道聲音──能在任何時刻,把我變成一個愛哭的小孩。」也許,每一首輓歌,都是為自己而唱,好哀悼生命的一部分過去與未來被死亡帶走。藉由輓歌激動我們哭泣,釋放憂傷與懷念。而這樣情感割捨的痛楚,有時不只是情人、家人、朋友,也會是國家領導者與對生於斯、長於斯那塊土地的思念。

這正是以西結吟誦輓歌的情懷。他心繫的不僅是自己與民族的絕望、神聖耶路撒冷遭毀滅,和王如何受辱死亡;他哀悼的,甚至是那更長遠的先祖雅各奉上主之名對猶大支派的預言。創世記49章8~12節,雅各臨終前的祝願,引用獅子與葡萄樹指向猶大──獅子象徵猶大的榮耀與掌權,葡萄樹則是生活豐盛。猶大的確曾有過此榮景,只是到以西結的時代,這祝願已遭斷絕,人民只能在異鄉隱密著,為他們的王與國家微聲唱著輓歌。

這哀悼,先為王唱出兩隻獅子之歌。哀歌中獅子的形象是被鉤子拖行、關進籠子的約哈斯與西底家王。其次,又為民族唱出葡萄樹之歌;歌中的「但是」變了情景,葡萄樹被「忿怒的手連根拔起」。

這首輓歌對今日讀者而言,是否像去參加一場公祭,面對喪者之慟,隨意拋出「節哀」的勸勉嗎?我們應該以「節哀」一語引導失喪者從情感失落的哀傷中走出嗎?也許,輓歌的吟誦不是勸勉我們「節哀」,而是讓我們在哭泣中看清真相──原來死亡是不可逆的,當為自己的失落哀傷,直到讓上主的安慰臨到。因此,以西結說:這首輓歌會一直流傳吟唱著!

在此,以西結的先知性話語,挑起那恐懼和痛苦的經驗,具體談論那籠罩著、侵擾著我們的死亡。這些話不含憤怒,也非廉價安慰,而是來自對悲憫和痛苦的坦誠。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藉著輓歌,開啟來自上帝的話所產生信仰之奧祕,並了解:只有哀傷能帶來生命,哭泣能帶來喜樂,擁抱結束能帶來新開始,轉向上帝才能看見那肉眼看不見的盼望。


默想:

靜默懇求聖神使用我們的「嘆息」,成為我們傾訴哀怨的安慰。

祈禱:

我主,當我遇見哀傷時,懇求祢允許我在祢懷裡沮喪悲傷,日夜哀哭,讓我「以眼淚為飲食」。除此外,我還能怎樣仰望祢?奉主的名禱告,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每日新眼光》2016/10/2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6年 10月 21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因悔過而存活

參考經文:《 以西結書18章1~32節》

你們以為我──至高的上主喜歡看壞人死亡嗎?不!我寧願看到他因悔過而存活。(以西結書18章23節)

先知以西結服事於一個變動十分劇烈的時代。主前597年,猶大國在約雅斤主政下,耶路撒冷城投降,猶大完全臣服於巴比倫的統治。「尼布甲尼撒俘虜了耶路撒冷人民以及所有高官和戰士,共一萬人」(列王紀下24章14節),打破了以西結在耶路撒冷聖殿服事的祭司夢,卻也開啟他在異鄉被擄之地的先知服事,成了扭轉猶大絕望頹廢信念的關鍵人物。

在被擄寄居之地,新世代年輕人瀰漫一股對現況的抱怨:「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齒酸倒了。」這種觀點其實就是一種歷史詮釋。以西結時代的年輕人在質問上一代:「我們的歷史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你們會搞到我們都被擄到巴比倫?往後我們怎麼繼續走下去?」這句話可以看見當時年輕世代普遍認為:1.千錯萬錯都是父親的錯,我是倒楣的受害者。2.在傳統西奈之約信仰下,「恨惡我(上主)的人,我要懲罰他們,甚至到三、四代的子孫。」(出埃及記20章5節)將導致這一代承受詛咒,永無翻身機會。

不過,以西結針對這種歷史因果論,動了腫瘤切除術,宣告上主的話說:「首先,每個世代的人,生命都是我(上主)的,無論是父母或兒女,都屬於我。各人犯罪各人負責,誰犯了罪,誰就會死。」換言之,上主對以色列人的心意是:「如果壞人悔過,離棄他所犯的罪,遵行我的法律,做正當合理的事,他一定存活。因為我──至高的上主寧願看到壞人因悔過而存活。……以色列人哪,你們何必選擇毀滅呢?」

以西結對猶大新一代的宣告,放到今日學運思潮影響下的台灣時空,值得做下列思想:1.我是誰?現在正是新台灣跳脫父執輩虛幻中國一統的神聖性,與追念過往皇民身分的時候。新一代的責任,是重新獨立地詮釋自我的新身分。2.一個人毋須活在上一代歷史的陰影中。因為上主寧願我們因悔過改變而存活。因此,生命的價值,不問結果的失敗或成功,重要的是對自我的價值如何認定。上一代的失敗,不註定下一代是失敗者;暫時的失敗,也不註定我一輩子就是失敗者。如果失敗不過是我們追尋價值的思辨過程,我們就能在失敗的反省思辨中,調整自我、成就上主的旨意。





默想:

我們該以怎樣的態度,重新尋求上主對台灣歷史的旨意,定位自我的身分?

祈禱:

天父上帝,謝謝祢,藉著以西結信息宣告「以色列境內絕不再流傳這句俗語」,帶領年輕的台灣人走出過去種種歷史詮釋的陰霾,並引導新一代的年輕人,勇敢地為自己展望一個新台灣。奉主聖名,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每日新眼光》2016/10/20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6年 10月 20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告訴以色列人謎樣的比喻

參考經文:《 以西結書17章1~24節》

必朽的人哪,你要對以色列人說一個比喻,讓他們明白我──至高的上主要向他們說的話。(以西結書17章2~3節a)

以西結雖是被擄到巴比倫迦巴魯河邊、失落身分的聖殿祭司,他卻能從特殊管道獲知國內的政治情報,並研判即將發生的事。他的判斷力是來自用信仰關心受上主呼召的以色列民族,以及上主讓他看見的異象。

經文中比喻的異象,牽涉到政治性的參與,主題是「西底家的詭詐」。西底家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設立來代替約雅斤的傀儡王。作為傀儡,雖沒有決策權,但只要他依附、聽命、執行,上頭就會罩著他。不過,西底家王卻以為皇帝天高地遠,而與埃及暗通款曲,企圖篡奪宗主國的統治權。

以西結奉上主的名宣告,把信息隱藏在謎樣的比喻中。一個像作夢般活靈活現的戲劇圖像,以兩隻老鷹的故事呈現(1~10節)。接續,他將這圖像轉化成一張透視圖,將其重疊在實際的政治局勢上(11~15節)。之後再提出上帝給予這夢般異象的詮釋:為什麼不該這樣做的理由、不幸下場的預言(16~21節)。

這比喻的圖像,猶如一場奇異的夢,睡醒,夢就遺忘,但並不會消失。因為所有的夢,都是真實生命的故事。它實實在在存於潛意識中,以另一種不受人控制的方式呈現,反映人們的實存。比喻的異象是上主的夢,也是以一種非人所能掌控、理解的方式呈現,目的是要引導人去面對沉潛在社會表象底下上主的旨意,讓人得以被引導,面對束縛,走出困境。

以西結以此理解,帶著他作先知對「看見」的敏感,將他似夢般的那張圖像,描繪成一張透明的圖,重疊在他關心的政治局勢上。他批判西底家王的決策將觸怒巴比倫。喔,不,是上主,因為這是上主宣告的異象。夢一般謎樣的異象,一直是以西結呈現啟示的方式,這種特殊的宣講與圖畫常帶給讀者迷惘,因為我們被圖像的表達方式與它所隱含的心靈層面所困惑。

不過,「老鷹與葡萄樹」謎樣的圖像敘述、文字的結構,為我們指出一條認知的途徑。套用古倫神父在《夢與靈修》一書的提醒,可以看到這理解的步驟:1~9節,圖像指出了猶大的實況;11~21節,在自我詮釋圖像中,勇敢面對上主預定的困境;22~24節,上主將再給予一張新圖像,取代舊圖像,讓以色列領受上主的新作為。如此,信仰對以西結而言,不僅是苦難生命的心靈寄託而已;藉著相信的看見,我們可以學會用信仰詮釋生命的處境,而預見生命的新夢。


默想:

我有容讓我的夢境干擾我的生活嗎?我的夢想有引導我的生命嗎?

祈禱:

上主啊,我需要看見,好讓所見引導我走出自己與困境。懇求祢藉著主耶穌基督復活的異象賞賜我啟示。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每日新眼光》2016/10/19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6年 10月 19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重新訂立永遠的約

參考經文:《 以西結書16章44~63節》

我要重新與你立約,你們就知道我是上主。(以西結書16章62節)

被羞辱的滋味如何?那在心裡糾結一團的委屈、不願、愧疚、恥辱、痛楚……,大概無人比以西結的體會更深刻,描繪得更仔細。以西結不是局外人,他就是被羞辱群體的一分子。他甚至把這群體的羞辱轉化成自我的羞辱,用戲劇活生生地進入、再呈現出來。他違反常理地以自我囚禁、扮演難民、躺臥不動、吃牛糞烤餅、剃髮……等驚悚方式,來衝擊被擄者的感官。

然而,這一切都還比不上來自上帝的命令,要他引用墮落女性來嘲諷聖潔榮耀的耶路撒冷城,更讓他感到痛苦。因為耶路撒冷的失落,也象徵上帝承受著選民帶給祂的羞辱──祂正和猶大人一同被扒光衣服赤裸著。而「羞辱」正是51~52節反覆描寫的。先知把耶路撒冷與撒馬利亞連結比較;和合本的翻譯指出:「……你既斷定你姊妹為義(或譯:當受羞辱),就要擔當自己的羞辱;因你所犯的罪比她們更為可憎,她們就比你更顯為義;你既使你的姊妹顯為義,你就要抱愧擔當自己的羞辱。」53~58節,以西結繼續羞辱耶路撒冷:當年撒馬利亞與所多瑪遭到羞辱滅亡時,妳嘲諷她們,現在看看妳自己──已經換成妳被羞辱、藐視。

以西結宣告耶路撒冷的「羞辱」,事實上是來自於「比較」。羞辱感之所以存在,常是因為比較。而比較則來自「自我形象的認定」,所帶來「自我的驕傲」。耶路撒冷人面對撒馬利亞陷落時,自我感覺良好、毫不留情面地羞辱了她。箴言作者從人生經驗說:「驕傲來,羞恥也來。」(箴言11章2節,和合本)先知以賽亞也警告:「必有萬軍耶和華降罰的一個日子,要臨到驕傲狂妄的;一切自高的都必降為卑。」(以賽亞書2章12節,和合本)耶路撒冷的驕傲,如今為自己帶來羞辱。

如果44~58節的關鍵詞是「羞辱」,那麼59~63節,轉化「羞恥」的關鍵字則是「約」。重新立約指的是「被上帝赦免、寬恕」,彼此的關係得以恢復,而不再是被不健康的羞辱、譴責對待,抬不起頭來。以西結用「約」來表現羞辱的除去。這重新訂立「永遠的約」,將會引導人重新認識上主的救恩,與自我尊嚴的價值。這約對我們而言,就是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耶穌十字架上的恩典,不只承擔我們的罪,亦陪伴我們走過羞辱。罪需要被赦免,羞辱則是需要被接納;而藉著十字架,耶穌都為我們成就了,復活的生命為我們帶來新的榮耀。


默想:

先知為什麼要藉由嘲諷讓我們記住羞辱?

祈禱:

主啊,懇求祢讓我們藉耶穌基督的寶血,重新返回對祢的堅信,在聖靈的感動下轉化羞辱,成就祢的榮耀。靠主耶穌赦罪之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