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每日新眼光》2018/11/19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8年 11月 19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在失去希望之地

參考經文:《 路得記1章1~5節》

瑪倫和基連也死了,留下拿娥美,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路得記1章5節)

飢餓是人類生活的現實,當人飽足,越有人性,花越少時間覓食,越能突顯出人性。而文明的進程,是從時刻覓食乃至花越少時間覓食的歷程。飢餓感越深,越像動物;越飽足,則越有人性。即使現代社會,這原則似乎也存在。美國自然書寫作家蘿賽(Sharman Apt Russell)寫:「飢餓顯示了人性最好與最壞的一面,它放大了我們本來的人性。」

「很久以前,在士師治理以色列的那段時期,地方上發生了饑荒。」(路得記1章1節)士師治理的時代,約主前1200~1020年間。「有一個以法他族人,名叫以利米勒,原住在猶大的伯利恆;他帶著妻子拿娥美和兩個兒子──瑪倫和基連,一起到摩押國,暫時住在那裡。」(2節)西布倫也有伯利恆,因此用「猶大的伯利恆」區分。伯利恆原文即「麵包之家」或「穀倉」,連住伯利恆的人都離開,可見饑荒之大。作者強調他們是以法他(伯利恆舊名)族,表示他們是城裡傳統貴族或士紳。他們逃往摩押,若照摩西律法(申命記23章3~6節),摩押人被視為猶太人敵對者,這更表示饑荒逼使這家人為求生存,什麼都顧不得。

即便屬上帝的百姓──以利米勒(原文:我的神是王)一家,仍遭遇大難;即使以利米勒死後,兒子相繼娶親,卻也沒留下後裔,「瑪倫和基連也死了,留下拿娥美,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5節)作者雖未曾描述拿娥美的哭泣,但寡婦喪子全無指望,怎會不哭呢?當主耶穌至拿因城時,「來到城門口,剛好一隊送殯的行列出來。那死者是一個寡婦的獨生子;從城裡有許多人出來,陪著寡婦送殯。主看見了那寡婦,心裡充滿了悲憫,就對她說:『不要哭!』」(路加福音7章12~13節)

「不要哭!」正是主耶穌聽見人們的低聲哭泣,所發出的命令。因此,那在失去希望之地的拿娥美的哭聲,上帝怎會聽不見呢?神學家漢斯‧昆(Hans Küng)認為,當我們遭受苦難,為要安慰人,常將苦難冒充為上帝的旨意;苦難不該被篡改、縮小或美化。在失去希望之地,人會來到極限、邊界,質問,接著作出抉擇。當我們開始「抉擇」時,才會聽見主跨越時空的聲音,祂命令我們:「不要哭!」



默想:

我生命中曾經歷最大的苦難,是什麼呢?

祈禱:

親愛的主,幫助我,當我落入苦難深淵時,在我失去希望之地,求祢與我同在,使我始終不忘,我是祢所愛的兒女。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