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17/08/12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17年 第 3 季 第 07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行在水面上 

參考經文:馬太福音14章22~33節

14:22 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他叫眾人散開。 23 散了眾人以後,他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裡。 24 那時船在海中,因風不順,被浪搖撼。 25 夜裡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裡去。 26 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就驚慌了,說:「是個鬼怪!」便害怕,喊叫起來。 27 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28 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 29 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 30 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 31 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疑惑呢?」 32 他們上了船,風就住了。 33 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

當我完成高職學歷時,家中經濟並不好,身為家中長女,面對尚有年幼的弟妹需要栽培,我一心只想投入職場分擔家中的經濟負擔。高職畢業後第二年,我有機會到一家貿易公司上班,負責進出口業務。工作2、3年後,很想到別的公司學習。當時,媽媽告訴我:「時機歹歹啊,罔住(台語,姑且待著之意)。」於是,我打消了換工作的念頭。又過幾年,再次興起換工作的念頭,媽媽還是那句話。想換工作的念頭反覆幾次,都被媽媽阻止,因為不想讓媽媽擔心,就繼續待著。當年紀越大,儘管對公司的業務都駕輕就手,學歷不高的我越沒有換工作的膽量。但就在任職快12年時,我下定決心,勇敢離開安舒區,邁出生命的冒險旅程。

◆邁出生命的冒險旅程

今天的經文中,彼得的經歷,也引發我生命歷程的一些回想。經文提到,有天傍晚,彼得和其他的門徒上了小船,要渡水到加利利海的另外一邊。這時耶穌獨自上山禱告去,所以不在他們的船上。到了深夜,船已經離岸很遠,又遇到暴風,船被浪搖撼。加利利海雖只是一個內陸湖,但因為特殊的地形,其暴風的可怕是不輸外海的。遇到風浪,門徒擔心的或許不是能否抵達到對岸,而是只求別被大浪沖走就好。到了凌晨3點鐘,有門徒注意到,海面上有個影子朝他們移動,而且越走越近。他們不確定這個身影到底是人?是鬼?後來門徒害怕得驚叫起來,因為他們認為這身影是「鬼魂」。

還好,耶穌立刻對他們說:「放心,是我,不要怕!」接著,彼得奮而勇敢地說:「主啊,如果是祢,叫我在水面上走,到祢那裡去!」在凌晨的暴風中,身為漁夫的彼得應該清楚知道,此時唯有乖乖地待在「船」上,才能讓他保身立命。船,是此刻他唯一能投靠的。但是,彼得卻不想只待在他的安舒區,也沒有緊緊抓住這條可以投靠的小船,而是邁出他的生命冒險旅程,想要與耶穌在波濤洶湧的水面上同行。

◆冒險總是蘊藏著懼怕

亨利‧大衛‧梭羅說過:「再也沒有比害怕更令人害怕的事了。」在暴風的深夜裡,就算是待在船上也不見得安寧,何況還要下船走上水面,這的確是令人害怕的事。彼得想要在波濤洶湧的水面上與主同行,這樣的膽識的確非凡。耶穌呼召彼得,邀請彼得踏出船身,說:「你來吧!」彼得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只是當他一看到風勢猛烈,心裡害怕,便開始往下沉,隨即喊叫:「主啊,救我!」

彼得行在水面上的經歷使我想起,當我在貿易公司上班時,常利用放假參與教會、中會及總會的許多事工,進而萌生想成為全職傳道者的念頭。當時,我帶著忐忑的心離開工作12年的公司,這份工作就像我的「船」,雖非豪華的大船,但至少是我安身立命之處。離開原本的工作,白天我先找別的工作,夜間邊努力完成大學學歷,準備考神學院。在準備考神學院前,我跪在床前跟主耶穌說:「主啊!若是祢願意接受我成為祢的工人,就讓我一次順利地考上神學院;若沒考上,我就要回去上班。」就像回應彼得在水面上行走的要求,主耶穌也對我說:「妳來吧!」我順利地考上神學院,完成道學碩士學程,成為全職的傳道人。

◆定睛於耶穌,行在水面上

我成為傳道人至今9年,牧會過程也曾經歷風浪,快要將我淹沒、吞噬。我曾懷疑過,當初的決定是不是錯了,或許我不適合當傳道人?然而每每遇到困難時,只有再一次屈膝在主前,求主耶穌救我,幫助我,才能一次又一次地走過來。

奧伯格於《行在水面上》一書中說:「每當耶穌呼召人們踏出船身,就會賦予他們在水面行走的能力。」親愛的朋友,什麼是你的「船」?這船代表任何你想投靠的事物,或是讓你舒適得不想放棄的東西,甚至是攔阻你無法和耶穌在波濤上同行。行在水面上,又是什麼意思呢?行在水面上,是面對害怕時,選擇不讓害怕掌控;行在水面上,是發現並把握住神在我的生命中獨一無二的呼召;行在水面上,是靠著主耶穌完成自己無法做到的事。

親愛的朋友,邀請你踏出船身,不讓害怕掌控你。若是主耶穌呼召你,請勇敢地回應主耶穌對你的呼召。這個呼召不一定是成為全職的傳道人,而是能與主耶穌同工同行,相信靠著主耶穌,你我一定能完成自己無法做到的事!

討論題綱:

1.什麼是你的船?若是主耶穌呼召你,你會願意或可能踏出你的船身嗎?

2.什麼是主耶穌對你的呼召?

3.當你遇到困難、挫折時,你如何定睛於主耶穌?

 

代禱事項:

1.求主幫助我成為一位追隨耶穌的人,願意往祂所呼召的方向走去。

2.求主幫助我們發現並把握住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獨一無二的呼召,並靠著主耶穌完成自己無法做到的事。

祈禱文:

親愛的主耶穌,在我的一生中,會有面對害怕的時候,求祢幫助我別讓那懼怕淹沒了我。求祢幫助我別注目在懼怕,而是定睛於祢。求祢幫助我有足夠的力量與信心,能把自己完全交託在祢的手中,清楚明白祢在我生命中的呼召。我深知祢所託付的呼召,並非靠著我自己的能力所能完成,而是祢賦予我能力,並且與我同工同行。主耶穌,無論祢帶領我往何處去,我都願意跟隨,求祢帶領我並引導我前面所要奔走的道路。感謝主耶穌!禱告奉祢的名求,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試著踏出你的船身(攔阻你無法和耶穌在波濤上同行之事或物),領受耶穌賦予你在水面行走的能力。

2.當面對問題時,不要自顧在心中盤算解決之道,試著建立一個新的習慣,告訴主耶穌,請教祂:我該怎麼做?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17/07/22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17年 第 3 季 第 04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站立在天國 

參考經文:馬太福音13章24~30,36~43節

13:36 當下,耶穌離開眾人,進了房子。他的門徒進前來,說:「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 37 他回答說:「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 38 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 39 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40 將稗子薅出來用火焚燒,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 41 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裡挑出來, 42 丟在火爐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43 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從一群早禱會老太太的信心說起

有一群平均年齡大約75歲以上的老太太,每天早晨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到教會一起禱告。早禱會一開始,她們吟唱詩歌讚美上帝,接著開始讀聖經,之後便按著主領者的提醒,為世界、社會、教會、家庭,及認識、不認識的弟兄姊妹禱告。有趣的是,當她們要為世界或社會發生的一些事守望代禱前,會七嘴八舌地發表對這些事和人的看法,有時講到義憤填膺,有時無限感嘆,有時深陷絕望,但往往到最後一刻,她們總是會做出一個令人充滿盼望的結論:「無要緊,咱現在就來祈禱,相信耶穌的審判會臨到,毋免驚!」

「相信耶穌的審判會臨到,毋免驚!」這是多有力又充滿希望的宣告。這群長輩經歷人生的起起落落,經歷最貧窮的年代,也看見科技發達的時代;走過民風純樸的社會,也經歷各種不設限的價值觀和文化。她們雖然也會擔憂、氣憤,但仍相信邪惡只是暫時縱橫世界,就如主耶穌所言:在今世的末了,審判必然來到。而她們站立在耶穌所宣稱已經臨到的天國中,就是持續相信聖經,倚靠耶穌,禱告不停歇。

◆在天父世界持守主教導,抵擋邪惡

在馬太福音13章24~30節,耶穌說了一個比喻:天國好比有人把好的種子撒在田裡。當大家睡覺的時候,敵人來了,把稗子撒在麥子中間,就走了。當麥子長大結穗時,稗子也出現了。僕人前來問主人說:「主人,你撒在田裡的是好種子,稗子究竟從哪裡來的呢?」主人回答:「這是敵人幹的。」僕人又問:「你要我們去把稗子拔掉嗎?」主人說:「不必!因為你們拔除稗子時,恐怕會連麥子也拔掉。讓麥子跟稗子一起長吧;收割時,我會吩咐工人先拔掉稗子,捆起來燒掉,然後收聚麥子,儲藏在我的倉庫裡。」

這世界不是魔鬼的世界,而是天國臨在的世界。雖然魔鬼在世界撒下邪惡的稗子,但身為主耶穌的麥子們(基督徒)不需要害怕與擔心,因為等到收割那一天,稗子與麥子將被分開。所以跟隨耶穌的人,只要繼續持守耶穌的教導,面對邪惡,抵抗惡者。就如馬太福音13章39~42節所言:「撒稗子的敵人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是今世的末了;收割的工人是天使。到了今世的末了,作惡的人要像稗子一樣被拔出來,扔在火裡焚燒。人子要差遣祂的天使,把祂國度裡那些使人犯罪和一切作惡的人都抓起來,扔在火爐裡。在那裡,他們要哀哭,咬牙切齒。」

◆當稗子與麥子共處一室時

耶穌說:「人子要差遣祂的天使,把他國度裡那些使人犯罪和一切作惡的人都抓起來,扔在火爐裡。在那裡,他們要哀哭,咬牙切齒。」上帝是信實的神,祂說到做到,這些惡者之子終必焚燒。然而,耶穌卻也在這段比喻後面加這句話:「有耳朵的,都聽吧!」(43節)這話提醒我們:雖然審判必然臨到,卻不是要我們在等候的這段時間,對邪惡視而不見,甚至被影響,偏離了神的道。而是要清楚明白耶穌基督的教導,按著主耶穌的命令持守真理,抵抗邪惡。這也就是為什麼耶穌要說: 「有耳朵的,都聽吧!」

提摩太後書3章12~17節:「凡是立志跟從基督耶穌、過敬虔生活的人,都會遭受迫害。邪惡的人和騙子們也會一天比一天壞;他們欺騙別人,自己也被欺騙了。至於你,你要持守你所接受和確信的真理。你曉得誰是你的導師;你也記得你從小就明白聖經,就是能給你智慧、指引你藉著信基督耶穌而獲得拯救的那本書。全部聖經是受上帝靈感而寫的,對於教導真理,指責謬誤,糾正過錯,指示人生正路,都有益處,要使事奉上帝的人得到充分的準備,能做各種善事。」跟隨主耶穌的人,在盼望中,要時時警醒自己的耳朵和心懷意念,好在邪惡的當中,不被影響和牽制,在真理當中,能夠指責謬誤,糾正過錯。在天國中繼續跟隨主的道,活出上帝要我們按祂心意所成就的美好生命。

如保羅所言,持守聖經的教導,使人「能做各樣的善事」。基督徒在等候審判臨到前,不能對邪惡視而不見,而是藉著各樣的善事,在身旁周遭發揮影響力,成為福音美好的見證。當主耶穌再來時,「那時候,義人在天父的國度裡,將好像太陽發射光輝。」(馬太福音13章43節)

討論題綱:

1.請分享基督徒生存在世界中,在哪些方面深受世界的影響?這些價值觀使是否與聖經的教導違背?

2.當耶穌說:「有耳的,都聽吧!」你覺得耶穌要基督徒聽見什麼?

 

代禱事項:

1.請為自己委身的教會,牧長、弟兄姊妹,能夠繼續持守真理而禱告。

2.請為基督徒能夠不受世俗的價值觀和文化影響禱告,以免扭曲了耶穌基督的真理教導。

祈禱文:

親愛的上主!感謝祢讓我們看見、也聽見祢的教導。透過祢的話語,將真理顯明讓我們知道。求主幫助我們有剛強壯膽的心,在這末後的世代,繼續持守聖經的真理。開我們的耳朵,聽見聖靈的帶領,並幫助我們謙卑順服在這當中,給我們力量持續站立在天國,完成上帝所交付我們的使命。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想一想在教會中有哪些信心軟弱,或在罪惡中的弟兄姊妹。請為他們一一提名禱告。

2.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習慣或行為,並不是上帝所喜悅的。將它寫下來,連續30天為這事禱告並努力改變。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17/06/03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17年 第 1 季 第 13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有罪?還是生病了? 

參考經文:約翰福音9章1~41節

1耶穌在路上看見一個生下來就失明的人。2他的門徒問他:「老師,這個人生來就失明,是誰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或是他父母的罪呢?」3耶穌回答:「他失明跟他自己或他父母的罪都沒有關係,而是要在他身上彰顯上帝的作為。4趁著白天,我們必須做差我來那位的工作;黑夜一到,就沒有人能工作。5我在世上的時候,我就是世上的光。」6說了這話,耶穌吐口水在地上,用口水和著泥,抹在盲人的眼睛上,7並對他說:「你到西羅亞池子去洗吧。」(西羅亞的意思是「奉差遣」。)他就去洗,回來的時候,能看見了。8他的鄰居和經常看見他在討飯的人說:「這個人不是一向坐在這裏討飯的嗎?」9有的說:「就是他」;也有的說:「不是他,只是像他罷了。」那個人自己說:「我就是他。」10他們問:「你的眼睛是怎樣開的呢?」11他回答:「一個名叫耶穌的,和了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到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能看見。」12他們問:「那個人在哪裏?」他回答:「我不知道。」13他們帶那從前失明的人去見法利賽人。14耶穌和了泥開他眼睛的那一天是安息日。15法利賽人又一次盤問那個人是怎樣得看見的。他告訴他們:「他用泥抹我的眼睛,我一洗就能看見。」16有些法利賽人說:「做這事的人不可能是從上帝那裏來的,因為他不守安息日的戒律。」另有些人說:「一個有罪的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蹟呢?」他們因此爭論起來。17於是,法利賽人再次盤問那個人:「既然他開了你的眼睛,你說他是怎樣的人呢?」他回答:「他是一位先知。」18猶太人的領袖不相信他從前失明,現在看得見;等到把他的父母找來,19他們問:「這個人是你們的兒子嗎?你們不是說他生下來就失明嗎?那麼,現在又怎麼會看見呢?」20他的父母回答:「他是我們的兒子,他生下來就是失明的,這個我們知道。21至於他現在怎麼會看見,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都不知道。他已經成人了,你們去問他吧,讓他自己回答你們!」22他的父母這樣說是因為怕猶太人的領袖;當時他們已經商妥,如果有人承認耶穌是基督,就要把他趕出會堂。23因此他的父母回答:「他已經成人了,你們去問他吧!」24他們再一次把那生下來就失明的叫來,對他說:「你必須在上帝面前說誠實話!我們知道耶穌是一個罪人。」25他回答:「他是不是罪人,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一件事:我從前失明,現在能看見了。」26他們問:「他替你做了甚麼?他怎樣開了你的眼睛?」27他回答:「我已經告訴你們了,你們不肯聽。為甚麼現在又要聽呢?難道你們也想作他的門徒嗎?」28他們辱罵他:「你才是那個傢伙的門徒;我們是摩西的門徒。29我們知道上帝對摩西說過話;至於那傢伙,我們根本不知道他是哪裏來的!」30他回答:「這就怪了。他開了我的眼睛,你們卻不知道他是從哪裏來的!31我們知道,上帝不聽罪人的祈求;他只垂聽那敬拜他、並實行他旨意的人。32從創世以來,未曾聽過有人開了生來就是失明的眼睛的。33除非他是從上帝那裏來的,他甚麼都不能做。」34他們斥責他:「你這生長在罪中的傢伙,居然教訓起我們來!」於是他們把他從會堂裏趕出去。35靈性的盲目35耶穌聽見他們把他趕出會堂。以後耶穌找到他,對他說:「你信人子嗎?」36他回答:「先生,請告訴我他是誰,好讓我信他!」37耶穌對他說:「你已經見到他,現在跟你講話的就是他。」38他說:「主啊,我信!」就向耶穌下拜。39耶穌說:「我到這世上來的目的是要審判,使失明的,能看見;能看見的,反而失明。」40在那裏的一些法利賽人聽見這話,就問他:「難道你把我們也當作失明的嗎?」41耶穌回答:「如果你們是失明的,你們就沒有罪;既然你們說『我們能看見』,那麼,你們仍然是有罪的。」

◆是生病,還是有罪?

一個人若生了小病,譬如感冒或拉肚子,我們通常會請他去看醫生,因為大概吃了藥,休息幾天就會好。但是,如果一個人生了大病,甚至遭遇到嚴重的意外事故時,在台灣的文化,往往還會質問說:這個人到底造了什麼孽,怎麼會生這種病或遇到這種事呢?

這種質問,通常不會在小病時發生,因為小病經過醫療照顧,大部分都會完全康復;只是當疾病的嚴重性超過預期或醫生所能掌握,生病就變得複雜起來。簡言之,在台灣人的信仰中,生重病會使人感到沉重,不單是因為病難以治療,還有內心層面的問題;往往問題不只是肉體上「我生病了!」更是靈性層面「我犯了什麼罪?作了什麼孽?造了什麼業?」「我是生病,還是有罪?」這樣的思考邏輯在台灣文化處境中並不陌生,但這種想法,往往讓在苦難中的人,雪上加霜!

◆上帝的作為

初信主後,讀到約翰這段經文,讓我相當驚訝。在猶太人中,竟然也有把罪和苦難相連的看法。對一個生來就失明的人,學生問了耶穌這樣的問題:「老師,這個人生來就失明,是誰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或是他父母的罪呢?」(9章2節)

猶太人認為,身體的殘缺跟「罪」有關,甚至認為若不是自己的罪,就是祖先的罪由後代承擔。事實上,聖經的確看到有些苦難或病痛跟罪有關聯。例如:撒母耳記下11~12章的大衛和拔示芭犯罪,卻由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承擔;民數記21章的銅蛇事件,當以色列人犯罪後,上帝使火蛇進入他們當中,使他們被咬而受苦。在約翰福音中,耶穌卻否定這種傳統觀念應用在這天生失明者身上,更認為這失明者的苦難與殘缺是要顯出上帝的作為。

這段經文提到,要「彰顯上帝的作為」,原文有上帝權能的引申,意指上帝的能力遠超過人生最大的憂慮來源,甚至超過死亡。而天生失明之苦,是人的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耶穌的話打破舊約時代帶給以色列人對罪和苦難的看法與束縛,也帶給新約時代基督徒釋放的恩典!

◆是恩典,不是刑罰!

我們是否有時也會用傳統猶太人看待苦難的方式,來看我們周遭的人呢?2010年,當我被診斷出肝癌,最大的挑戰不單是肉體的生病,也對我的信仰帶來很大衝擊。當時有幾個問題困擾著我:「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什麼了嗎?」「我還能活多久?」我是牧師,為什麼會生重病?是因為我的服事不夠好嗎?還是我對上帝不夠盡忠?或是我犯了什麼罪呢?另一個矛盾是:我是否對自己不夠好,沒好好照顧自己,以致生病了?

在手術後復原的過程中,內疚、自責及對生命的質疑仍持續困擾我,間接也造成睡眠障礙長達2年之久。這些事很難跟信徒開口,因為對許多會友而言,常聽到牧師的宗教語言是:「要交託、要有信心、要喜樂!」那為什麼牧者本身生重病時,還是一樣會失眠呢?

肝臟切除手術在我腹部留下一個大疤,形狀像倒L型。這部位是我的泳衣無法遮蓋的,因此只要去泡溫泉或去游泳,這疤痕一直都是池邊最顯眼的。我意識到,大家似乎無形中都會離我遠一點,因為我身上似乎有不祥的記號,不知道會不會傳染給他們?手術後這些年,我從來沒有在泳池畔看到跟我有一樣記號的人,只有一位年輕人曾主動問我身體還好嗎?因為他父親原本也是泳池常客,但開刀後半年就走了,因此他對這個疤痕印象深刻。有一天,太太知道我對這疤痕的困擾,告訴我:「我們都知道肝癌癒後通常很不好,但在你身上的記號是J不是L!是Jesus,恩典的記號!」

明白我身上的病痛不是刑罰而是恩典,也是經歷很長的一段時間。事實上,因為生病,在復原過程中,改變了我許多看法和習慣,也讓我試著不以「病魔」這字眼來看待我身上的病症,反而在當中學習許多──我的生病不是咒詛,是奇妙的祝福。這也是6年多的日子裡,我學到的寶貴功課。

當有些經文提到罪惡與苦難互相依存的關係,耶穌卻宣告苦難未必是罪惡造成的。在約翰福音這段經文中,耶穌最大的應許不單是宣告罪和苦難的切割,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看到盼望。即使像大衛或以色列子民,經歷因罪而來的苦難,都不是為了懲罰,而是因為愛!最終的目的不是讓人死亡,而是使人悔改,進入救贖的恩典!

約翰福音9章記載,一個天生失明的人得著醫治,耶穌在醫治這個人之前,曾和門徒清楚地討論人受病痛的原因。耶穌說,不是失明者本人犯罪,也不是他的父母犯了罪,而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在大齋節期第4個主日,透過經文默想,我們不得不承認,苦難是恩典的奧祕,卻也是人生必須經驗的功課!

討論題綱:

1.請分享,你生命中曾經歷哪些讓你尚無法理解的病痛與苦難的經驗?

2.你曾從苦難中經歷上帝恩典的經驗嗎?試與大家分享。 

代禱事項:

1.請為身旁基督徒遭遇苦難者代禱,願上帝開啟我們生命的經驗,從中間看到上帝恩典的帶領!

2.請為自己生命的功課代禱!

祈禱文:

憐憫、愛我們的上主,感謝祢帶領我成為基督徒。在我們的生命中,有時會遇到超過我們能理解的困難,求祢賜下信心,使我們依然能仰望祢的帶領,不至於在苦難中對祢失去盼望。主啊,人生有許多功課,是難理解的奧祕,但求祢讓我們心存謙卑,不論斷別人身上所發生的任何事,也試著把我們的生命全然交託在祢手上。懇求祢讓我學習在生命的每個時刻──不論富足或貧困,健康或生病,成功或失敗,都能仰望祢。深信當我願意緊緊跟隨祢時,祢的慈愛永不離開我。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注意你的教會或身邊是否有人正受病痛、失喪、憂傷之苦,需要陪伴?撥個時間去陪伴他,並為他做些事。

2.向朋友分享自己信主、與上帝相遇的經歷,並分享自己生命改變的經驗。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17/05/13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17年 第 1 季 第 13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有罪?還是生病了? 

參考經文:約翰福音9章1~41節

1耶穌在路上看見一個生下來就失明的人。2他的門徒問他:「老師,這個人生來就失明,是誰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或是他父母的罪呢?」3耶穌回答:「他失明跟他自己或他父母的罪都沒有關係,而是要在他身上彰顯上帝的作為。4趁著白天,我們必須做差我來那位的工作;黑夜一到,就沒有人能工作。5我在世上的時候,我就是世上的光。」6說了這話,耶穌吐口水在地上,用口水和著泥,抹在盲人的眼睛上,7並對他說:「你到西羅亞池子去洗吧。」(西羅亞的意思是「奉差遣」。)他就去洗,回來的時候,能看見了。8他的鄰居和經常看見他在討飯的人說:「這個人不是一向坐在這裏討飯的嗎?」9有的說:「就是他」;也有的說:「不是他,只是像他罷了。」那個人自己說:「我就是他。」10他們問:「你的眼睛是怎樣開的呢?」11他回答:「一個名叫耶穌的,和了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到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能看見。」12他們問:「那個人在哪裏?」他回答:「我不知道。」13他們帶那從前失明的人去見法利賽人。14耶穌和了泥開他眼睛的那一天是安息日。15法利賽人又一次盤問那個人是怎樣得看見的。他告訴他們:「他用泥抹我的眼睛,我一洗就能看見。」16有些法利賽人說:「做這事的人不可能是從上帝那裏來的,因為他不守安息日的戒律。」另有些人說:「一個有罪的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蹟呢?」他們因此爭論起來。17於是,法利賽人再次盤問那個人:「既然他開了你的眼睛,你說他是怎樣的人呢?」他回答:「他是一位先知。」18猶太人的領袖不相信他從前失明,現在看得見;等到把他的父母找來,19他們問:「這個人是你們的兒子嗎?你們不是說他生下來就失明嗎?那麼,現在又怎麼會看見呢?」20他的父母回答:「他是我們的兒子,他生下來就是失明的,這個我們知道。21至於他現在怎麼會看見,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都不知道。他已經成人了,你們去問他吧,讓他自己回答你們!」22他的父母這樣說是因為怕猶太人的領袖;當時他們已經商妥,如果有人承認耶穌是基督,就要把他趕出會堂。23因此他的父母回答:「他已經成人了,你們去問他吧!」24他們再一次把那生下來就失明的叫來,對他說:「你必須在上帝面前說誠實話!我們知道耶穌是一個罪人。」25他回答:「他是不是罪人,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一件事:我從前失明,現在能看見了。」26他們問:「他替你做了甚麼?他怎樣開了你的眼睛?」27他回答:「我已經告訴你們了,你們不肯聽。為甚麼現在又要聽呢?難道你們也想作他的門徒嗎?」28他們辱罵他:「你才是那個傢伙的門徒;我們是摩西的門徒。29我們知道上帝對摩西說過話;至於那傢伙,我們根本不知道他是哪裏來的!」30他回答:「這就怪了。他開了我的眼睛,你們卻不知道他是從哪裏來的!31我們知道,上帝不聽罪人的祈求;他只垂聽那敬拜他、並實行他旨意的人。32從創世以來,未曾聽過有人開了生來就是失明的眼睛的。33除非他是從上帝那裏來的,他甚麼都不能做。」34他們斥責他:「你這生長在罪中的傢伙,居然教訓起我們來!」於是他們把他從會堂裏趕出去。35靈性的盲目35耶穌聽見他們把他趕出會堂。以後耶穌找到他,對他說:「你信人子嗎?」36他回答:「先生,請告訴我他是誰,好讓我信他!」37耶穌對他說:「你已經見到他,現在跟你講話的就是他。」38他說:「主啊,我信!」就向耶穌下拜。39耶穌說:「我到這世上來的目的是要審判,使失明的,能看見;能看見的,反而失明。」40在那裏的一些法利賽人聽見這話,就問他:「難道你把我們也當作失明的嗎?」41耶穌回答:「如果你們是失明的,你們就沒有罪;既然你們說『我們能看見』,那麼,你們仍然是有罪的。」

◆是生病,還是有罪?

一個人若生了小病,譬如感冒或拉肚子,我們通常會請他去看醫生,因為大概吃了藥,休息幾天就會好。但是,如果一個人生了大病,甚至遭遇到嚴重的意外事故時,在台灣的文化,往往還會質問說:這個人到底造了什麼孽,怎麼會生這種病或遇到這種事呢?

這種質問,通常不會在小病時發生,因為小病經過醫療照顧,大部分都會完全康復;只是當疾病的嚴重性超過預期或醫生所能掌握,生病就變得複雜起來。簡言之,在台灣人的信仰中,生重病會使人感到沉重,不單是因為病難以治療,還有內心層面的問題;往往問題不只是肉體上「我生病了!」更是靈性層面「我犯了什麼罪?作了什麼孽?造了什麼業?」「我是生病,還是有罪?」這樣的思考邏輯在台灣文化處境中並不陌生,但這種想法,往往讓在苦難中的人,雪上加霜!

◆上帝的作為

初信主後,讀到約翰這段經文,讓我相當驚訝。在猶太人中,竟然也有把罪和苦難相連的看法。對一個生來就失明的人,學生問了耶穌這樣的問題:「老師,這個人生來就失明,是誰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或是他父母的罪呢?」(9章2節)

猶太人認為,身體的殘缺跟「罪」有關,甚至認為若不是自己的罪,就是祖先的罪由後代承擔。事實上,聖經的確看到有些苦難或病痛跟罪有關聯。例如:撒母耳記下11~12章的大衛和拔示芭犯罪,卻由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承擔;民數記21章的銅蛇事件,當以色列人犯罪後,上帝使火蛇進入他們當中,使他們被咬而受苦。在約翰福音中,耶穌卻否定這種傳統觀念應用在這天生失明者身上,更認為這失明者的苦難與殘缺是要顯出上帝的作為。

這段經文提到,要「彰顯上帝的作為」,原文有上帝權能的引申,意指上帝的能力遠超過人生最大的憂慮來源,甚至超過死亡。而天生失明之苦,是人的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耶穌的話打破舊約時代帶給以色列人對罪和苦難的看法與束縛,也帶給新約時代基督徒釋放的恩典!

◆是恩典,不是刑罰!

我們是否有時也會用傳統猶太人看待苦難的方式,來看我們周遭的人呢?2010年,當我被診斷出肝癌,最大的挑戰不單是肉體的生病,也對我的信仰帶來很大衝擊。當時有幾個問題困擾著我:「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什麼了嗎?」「我還能活多久?」我是牧師,為什麼會生重病?是因為我的服事不夠好嗎?還是我對上帝不夠盡忠?或是我犯了什麼罪呢?另一個矛盾是:我是否對自己不夠好,沒好好照顧自己,以致生病了?

在手術後復原的過程中,內疚、自責及對生命的質疑仍持續困擾我,間接也造成睡眠障礙長達2年之久。這些事很難跟信徒開口,因為對許多會友而言,常聽到牧師的宗教語言是:「要交託、要有信心、要喜樂!」那為什麼牧者本身生重病時,還是一樣會失眠呢?

肝臟切除手術在我腹部留下一個大疤,形狀像倒L型。這部位是我的泳衣無法遮蓋的,因此只要去泡溫泉或去游泳,這疤痕一直都是池邊最顯眼的。我意識到,大家似乎無形中都會離我遠一點,因為我身上似乎有不祥的記號,不知道會不會傳染給他們?手術後這些年,我從來沒有在泳池畔看到跟我有一樣記號的人,只有一位年輕人曾主動問我身體還好嗎?因為他父親原本也是泳池常客,但開刀後半年就走了,因此他對這個疤痕印象深刻。有一天,太太知道我對這疤痕的困擾,告訴我:「我們都知道肝癌癒後通常很不好,但在你身上的記號是J不是L!是Jesus,恩典的記號!」

明白我身上的病痛不是刑罰而是恩典,也是經歷很長的一段時間。事實上,因為生病,在復原過程中,改變了我許多看法和習慣,也讓我試著不以「病魔」這字眼來看待我身上的病症,反而在當中學習許多──我的生病不是咒詛,是奇妙的祝福。這也是6年多的日子裡,我學到的寶貴功課。

當有些經文提到罪惡與苦難互相依存的關係,耶穌卻宣告苦難未必是罪惡造成的。在約翰福音這段經文中,耶穌最大的應許不單是宣告罪和苦難的切割,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看到盼望。即使像大衛或以色列子民,經歷因罪而來的苦難,都不是為了懲罰,而是因為愛!最終的目的不是讓人死亡,而是使人悔改,進入救贖的恩典!

約翰福音9章記載,一個天生失明的人得著醫治,耶穌在醫治這個人之前,曾和門徒清楚地討論人受病痛的原因。耶穌說,不是失明者本人犯罪,也不是他的父母犯了罪,而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在大齋節期第4個主日,透過經文默想,我們不得不承認,苦難是恩典的奧祕,卻也是人生必須經驗的功課!

討論題綱:

1.請分享,你生命中曾經歷哪些讓你尚無法理解的病痛與苦難的經驗?

2.你曾從苦難中經歷上帝恩典的經驗嗎?試與大家分享。 

代禱事項:

1.請為身旁基督徒遭遇苦難者代禱,願上帝開啟我們生命的經驗,從中間看到上帝恩典的帶領!

2.請為自己生命的功課代禱!

祈禱文:

憐憫、愛我們的上主,感謝祢帶領我成為基督徒。在我們的生命中,有時會遇到超過我們能理解的困難,求祢賜下信心,使我們依然能仰望祢的帶領,不至於在苦難中對祢失去盼望。主啊,人生有許多功課,是難理解的奧祕,但求祢讓我們心存謙卑,不論斷別人身上所發生的任何事,也試著把我們的生命全然交託在祢手上。懇求祢讓我學習在生命的每個時刻──不論富足或貧困,健康或生病,成功或失敗,都能仰望祢。深信當我願意緊緊跟隨祢時,祢的慈愛永不離開我。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注意你的教會或身邊是否有人正受病痛、失喪、憂傷之苦,需要陪伴?撥個時間去陪伴他,並為他做些事。

2.向朋友分享自己信主、與上帝相遇的經歷,並分享自己生命改變的經驗。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5月6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17/05/06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17年 第 1 季 第 13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有罪?還是生病了? 

參考經文:約翰福音9章1~41節

1耶穌在路上看見一個生下來就失明的人。2他的門徒問他:「老師,這個人生來就失明,是誰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或是他父母的罪呢?」3耶穌回答:「他失明跟他自己或他父母的罪都沒有關係,而是要在他身上彰顯上帝的作為。4趁著白天,我們必須做差我來那位的工作;黑夜一到,就沒有人能工作。5我在世上的時候,我就是世上的光。」6說了這話,耶穌吐口水在地上,用口水和著泥,抹在盲人的眼睛上,7並對他說:「你到西羅亞池子去洗吧。」(西羅亞的意思是「奉差遣」。)他就去洗,回來的時候,能看見了。8他的鄰居和經常看見他在討飯的人說:「這個人不是一向坐在這裏討飯的嗎?」9有的說:「就是他」;也有的說:「不是他,只是像他罷了。」那個人自己說:「我就是他。」10他們問:「你的眼睛是怎樣開的呢?」11他回答:「一個名叫耶穌的,和了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到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能看見。」12他們問:「那個人在哪裏?」他回答:「我不知道。」13他們帶那從前失明的人去見法利賽人。14耶穌和了泥開他眼睛的那一天是安息日。15法利賽人又一次盤問那個人是怎樣得看見的。他告訴他們:「他用泥抹我的眼睛,我一洗就能看見。」16有些法利賽人說:「做這事的人不可能是從上帝那裏來的,因為他不守安息日的戒律。」另有些人說:「一個有罪的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蹟呢?」他們因此爭論起來。17於是,法利賽人再次盤問那個人:「既然他開了你的眼睛,你說他是怎樣的人呢?」他回答:「他是一位先知。」18猶太人的領袖不相信他從前失明,現在看得見;等到把他的父母找來,19他們問:「這個人是你們的兒子嗎?你們不是說他生下來就失明嗎?那麼,現在又怎麼會看見呢?」20他的父母回答:「他是我們的兒子,他生下來就是失明的,這個我們知道。21至於他現在怎麼會看見,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都不知道。他已經成人了,你們去問他吧,讓他自己回答你們!」22他的父母這樣說是因為怕猶太人的領袖;當時他們已經商妥,如果有人承認耶穌是基督,就要把他趕出會堂。23因此他的父母回答:「他已經成人了,你們去問他吧!」24他們再一次把那生下來就失明的叫來,對他說:「你必須在上帝面前說誠實話!我們知道耶穌是一個罪人。」25他回答:「他是不是罪人,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一件事:我從前失明,現在能看見了。」26他們問:「他替你做了甚麼?他怎樣開了你的眼睛?」27他回答:「我已經告訴你們了,你們不肯聽。為甚麼現在又要聽呢?難道你們也想作他的門徒嗎?」28他們辱罵他:「你才是那個傢伙的門徒;我們是摩西的門徒。29我們知道上帝對摩西說過話;至於那傢伙,我們根本不知道他是哪裏來的!」30他回答:「這就怪了。他開了我的眼睛,你們卻不知道他是從哪裏來的!31我們知道,上帝不聽罪人的祈求;他只垂聽那敬拜他、並實行他旨意的人。32從創世以來,未曾聽過有人開了生來就是失明的眼睛的。33除非他是從上帝那裏來的,他甚麼都不能做。」34他們斥責他:「你這生長在罪中的傢伙,居然教訓起我們來!」於是他們把他從會堂裏趕出去。35靈性的盲目35耶穌聽見他們把他趕出會堂。以後耶穌找到他,對他說:「你信人子嗎?」36他回答:「先生,請告訴我他是誰,好讓我信他!」37耶穌對他說:「你已經見到他,現在跟你講話的就是他。」38他說:「主啊,我信!」就向耶穌下拜。39耶穌說:「我到這世上來的目的是要審判,使失明的,能看見;能看見的,反而失明。」40在那裏的一些法利賽人聽見這話,就問他:「難道你把我們也當作失明的嗎?」41耶穌回答:「如果你們是失明的,你們就沒有罪;既然你們說『我們能看見』,那麼,你們仍然是有罪的。」

◆是生病,還是有罪?

一個人若生了小病,譬如感冒或拉肚子,我們通常會請他去看醫生,因為大概吃了藥,休息幾天就會好。但是,如果一個人生了大病,甚至遭遇到嚴重的意外事故時,在台灣的文化,往往還會質問說:這個人到底造了什麼孽,怎麼會生這種病或遇到這種事呢?

這種質問,通常不會在小病時發生,因為小病經過醫療照顧,大部分都會完全康復;只是當疾病的嚴重性超過預期或醫生所能掌握,生病就變得複雜起來。簡言之,在台灣人的信仰中,生重病會使人感到沉重,不單是因為病難以治療,還有內心層面的問題;往往問題不只是肉體上「我生病了!」更是靈性層面「我犯了什麼罪?作了什麼孽?造了什麼業?」「我是生病,還是有罪?」這樣的思考邏輯在台灣文化處境中並不陌生,但這種想法,往往讓在苦難中的人,雪上加霜!

◆上帝的作為

初信主後,讀到約翰這段經文,讓我相當驚訝。在猶太人中,竟然也有把罪和苦難相連的看法。對一個生來就失明的人,學生問了耶穌這樣的問題:「老師,這個人生來就失明,是誰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或是他父母的罪呢?」(9章2節)

猶太人認為,身體的殘缺跟「罪」有關,甚至認為若不是自己的罪,就是祖先的罪由後代承擔。事實上,聖經的確看到有些苦難或病痛跟罪有關聯。例如:撒母耳記下11~12章的大衛和拔示芭犯罪,卻由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承擔;民數記21章的銅蛇事件,當以色列人犯罪後,上帝使火蛇進入他們當中,使他們被咬而受苦。在約翰福音中,耶穌卻否定這種傳統觀念應用在這天生失明者身上,更認為這失明者的苦難與殘缺是要顯出上帝的作為。

這段經文提到,要「彰顯上帝的作為」,原文有上帝權能的引申,意指上帝的能力遠超過人生最大的憂慮來源,甚至超過死亡。而天生失明之苦,是人的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耶穌的話打破舊約時代帶給以色列人對罪和苦難的看法與束縛,也帶給新約時代基督徒釋放的恩典!

◆是恩典,不是刑罰!

我們是否有時也會用傳統猶太人看待苦難的方式,來看我們周遭的人呢?2010年,當我被診斷出肝癌,最大的挑戰不單是肉體的生病,也對我的信仰帶來很大衝擊。當時有幾個問題困擾著我:「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什麼了嗎?」「我還能活多久?」我是牧師,為什麼會生重病?是因為我的服事不夠好嗎?還是我對上帝不夠盡忠?或是我犯了什麼罪呢?另一個矛盾是:我是否對自己不夠好,沒好好照顧自己,以致生病了?

在手術後復原的過程中,內疚、自責及對生命的質疑仍持續困擾我,間接也造成睡眠障礙長達2年之久。這些事很難跟信徒開口,因為對許多會友而言,常聽到牧師的宗教語言是:「要交託、要有信心、要喜樂!」那為什麼牧者本身生重病時,還是一樣會失眠呢?

肝臟切除手術在我腹部留下一個大疤,形狀像倒L型。這部位是我的泳衣無法遮蓋的,因此只要去泡溫泉或去游泳,這疤痕一直都是池邊最顯眼的。我意識到,大家似乎無形中都會離我遠一點,因為我身上似乎有不祥的記號,不知道會不會傳染給他們?手術後這些年,我從來沒有在泳池畔看到跟我有一樣記號的人,只有一位年輕人曾主動問我身體還好嗎?因為他父親原本也是泳池常客,但開刀後半年就走了,因此他對這個疤痕印象深刻。有一天,太太知道我對這疤痕的困擾,告訴我:「我們都知道肝癌癒後通常很不好,但在你身上的記號是J不是L!是Jesus,恩典的記號!」

明白我身上的病痛不是刑罰而是恩典,也是經歷很長的一段時間。事實上,因為生病,在復原過程中,改變了我許多看法和習慣,也讓我試著不以「病魔」這字眼來看待我身上的病症,反而在當中學習許多──我的生病不是咒詛,是奇妙的祝福。這也是6年多的日子裡,我學到的寶貴功課。

當有些經文提到罪惡與苦難互相依存的關係,耶穌卻宣告苦難未必是罪惡造成的。在約翰福音這段經文中,耶穌最大的應許不單是宣告罪和苦難的切割,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看到盼望。即使像大衛或以色列子民,經歷因罪而來的苦難,都不是為了懲罰,而是因為愛!最終的目的不是讓人死亡,而是使人悔改,進入救贖的恩典!

約翰福音9章記載,一個天生失明的人得著醫治,耶穌在醫治這個人之前,曾和門徒清楚地討論人受病痛的原因。耶穌說,不是失明者本人犯罪,也不是他的父母犯了罪,而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在大齋節期第4個主日,透過經文默想,我們不得不承認,苦難是恩典的奧祕,卻也是人生必須經驗的功課!

討論題綱:

1.請分享,你生命中曾經歷哪些讓你尚無法理解的病痛與苦難的經驗?

2.你曾從苦難中經歷上帝恩典的經驗嗎?試與大家分享。 

代禱事項:

1.請為身旁基督徒遭遇苦難者代禱,願上帝開啟我們生命的經驗,從中間看到上帝恩典的帶領!

2.請為自己生命的功課代禱!

祈禱文:

憐憫、愛我們的上主,感謝祢帶領我成為基督徒。在我們的生命中,有時會遇到超過我們能理解的困難,求祢賜下信心,使我們依然能仰望祢的帶領,不至於在苦難中對祢失去盼望。主啊,人生有許多功課,是難理解的奧祕,但求祢讓我們心存謙卑,不論斷別人身上所發生的任何事,也試著把我們的生命全然交託在祢手上。懇求祢讓我學習在生命的每個時刻──不論富足或貧困,健康或生病,成功或失敗,都能仰望祢。深信當我願意緊緊跟隨祢時,祢的慈愛永不離開我。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注意你的教會或身邊是否有人正受病痛、失喪、憂傷之苦,需要陪伴?撥個時間去陪伴他,並為他做些事。

2.向朋友分享自己信主、與上帝相遇的經歷,並分享自己生命改變的經驗。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每日新眼光》2017/04/2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7年 04月 21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君王、祭司與先知

參考經文:《 撒迦利亞書6章9~15節》

他就是要建造聖殿、接受王者的榮耀、統治他子民的那人。有一個祭司要站在他的寶座邊;他們兩者要在和平融洽中共存。(撒迦利亞書6章13節)

在猶太人的傳統,祭司與君王都是受上帝揀選,受膏抹成為人民的領導者。祭司在聖殿服事上帝,為人民獻祭和禱告;君王治理國政,保護人民安全。上帝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摩西成為領導者,集大權於一身,不只對抗埃及法老,也帶領以色列人到西奈山敬拜上帝。上帝藉著摩西賜下律法,膏立亞倫和他的後裔為祭司,且設立種種宗教上的制度。按照這些制度,祭司專為人民在上帝面前獻祭。然而,政治領袖一直到士師撒母耳末期才得確立。當時,在人民哀求下,上主允許撒母耳立掃羅為以色列王。然而,隨著君王的設立,上帝也興起先知,成為上帝的代言人,向君王和以色列人民傳達上帝的信息。

當國家滅亡後,君王被廢,聖殿被毀,祭司無法獻祭,只剩先知仍在人民當中傳達上主的信息。先知撒迦利亞得到上主啟示,要從流亡回來的人當中取金、銀,為大祭司約書亞做一頂冠冕,戴在他頭上,並對他說,從他所在的位置,上主要興起稱為「枝子」的政治領袖來建造聖殿,接受王者的榮耀,統治人民。先知指出,重建後的國度是祭司與君王共同治理以色列。此異象中,我們看到以色列傳統的恢復,在先知、君王和祭司的努力下,上帝的國度得以建立。重建後的國度,君王照顧人民,抵抗敵人攻擊;祭司向上帝獻祭,使人民的罪惡與不潔淨再獲赦免、潔淨與重生;先知傳達上帝的話語,使人民生活符合上帝的旨意。這是重建的以色列所追求的理想國度。

以色列人對終末國度理想的期待,已在耶穌基督身上實現了。耶穌是大衛的根枝(參以賽亞書11章1節),是好牧者,具有君王的身分;耶穌具有大祭司職分,獻上自己無罪的生命為祭物,為世人贖罪;耶穌具有先知職分,勇敢宣揚真理,打破世人虛假的面具,指出世人空虛的實在,邁向永恆的生命。所以,在耶穌身上,我們看到上帝國度的降臨。

一群基督徒形成教會,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就是一群力求上帝國度實現的社群。今年是宗教改革500年,這使我們意識到,聖潔教會也可能敗壞。因此我們更當反省,今日教會是否偏離基督的福音,教會是否發揮君王、祭司和先知的功能,讓上帝國實現?



默想:

在我的生活中是否有感受到耶穌具有君王、祭司和先知的功能?

祈禱:

親愛上帝,感謝祢賜下獨生愛子成為我的救主。祂是君王,使我的生命有依靠;祂是大祭司,使我的罪得赦免;祂是先知,使我明白祢的旨意。我願追隨主,進入祢公義和平國度。奉主的名,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每日新眼光》2017/04/20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7年 04月 20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終末的應許

參考經文:《 撒迦利亞書6章1~8節》

那些壯馬出來,就急著要去巡查世界。天使一說:「去巡查世界!」牠們就去了。於是天使大聲對我說:「那些往北到巴比倫去的馬匹已經平息了上主的怒氣。」(撒迦利亞書6章7~8節)

馬車的異象,是先知撒迦利亞所看到8個異象的最後一個,這異象回應了第1個馬的異象(1章7~17節)。第1個異象中,上帝也派馬匹到地上巡視,發現世界都安寧無事,但那是政治力嚴密壓制的和平假象,以色列民殷切盼望上主憐憫的降臨(1章11~12節)。

第8個異象中,上主派4匹不同顏色的馬拉著戰車巡視四方。異象中指出,那些被派到北方去巡視的馬車已平息了上主的怒氣。英文聖經直譯為:上主的靈在北方得到休息。這向以色列人傳達怎樣的信息呢?北方是先知耶利米警告毀滅力量來的方向(耶利米書6章22~29節),是指向兩河流域的霸權,如亞述和巴比倫帝國。另外,以迦南文化來說,北方指異邦神明的居所;這對以色列人而言,是反對上主崇拜的總部。因此,被派往北方巡視的馬車回報說,上主的靈在北方得到休息了,代表存在北方壓制以色列、反對上主統治的邪惡勢力已被清除,真正和平的新時代要來臨了。這異象指向終末時刻,終末來臨前,世上所有反對上主的勢力將被消滅。

終末的應許對上主的子民而言是重要的,它代表完全得勝的時刻。不管時代多險惡,黑暗勢力多強大,這終末的應許讓上主的子民相信:艱困時刻終會過去,光明的太平盛世將會來臨,屬上主的子民終會進入這國度,享受國度的榮光與和平。終末的預言,常出現於上主的子民遭受極大壓迫的黑暗時代。在舊約時期,典型的代表是公元前167~164年的危機,那時統治敘利亞的西流基政權安提阿克司4世發起屠殺,要在耶路撒冷建立政治文化的統治權。在新約時代,則是羅馬政府對基督教的迫害,也是啟示錄產生的背景。面對生命的危機時,存有盼望很重要,終末的盼望幫助遭受逼迫的上主子民持守信仰,度過難關。

今日教會如何看待終末的應許呢?有人反應過度,眼見社會動盪,就以為終末要來了;有人過於遲鈍,不把終末當一回事。其實,終末的信仰對現代人是必須的。歷史有終結的一天,那是上主得勝的日子,上主要作王審判一切,忠心受苦的聖徒要得到榮耀和安慰。這對奔跑天路的人而言,是重要的應許,誠如保羅所說:若比起將來要得到的榮耀,現今的受苦就微不足道了。願我們以喜樂盼望的心,奔向終末的應許。



默想:

終末的應許,對我有何啟示?生活的態度要做哪些調整?

祈禱:

萬軍的上主,歷史在祢手中,祢的權柄掌管一切。求祢堅固我的信心,面對當前的艱難能堅持信仰,勇往向前。奉主的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每日新眼光》2017/04/19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7年 04月 19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當離棄邪惡

參考經文:《 撒迦利亞書5章5~11節》

我問天使:「她們要把籃子提到哪裡去呢?」他說:「到巴比倫去。她們要在那裡為這籃子造一座殿宇。殿宇建完後,籃子要放在裡面供人膜拜。」(撒迦利亞書5章10~11節)

光與暗無法並存,上帝與魔鬼無法和解成為夥伴。當耶穌要出去傳福音前,在曠野受魔鬼試探。魔鬼試圖以榮華富貴換取耶穌對上帝的忠誠,結果被耶穌斷然拒絕。耶穌清楚表明:唯有忠心於上帝,此外別無選擇(馬太福音4章8~11節)。以色列人從巴比倫回耶路撒冷要重建家園也是如此:要與罪惡畫清界線,不可模稜兩可。

異象中,先知撒迦利亞看見一個籃子,卻有鉛做的蓋子壓在上面,打開蓋子,裡面坐一位女子。這籃子和女子代表世上的罪惡。籃中女子好像要出來,卻被天使推回籃中,合上蓋子,把代表罪惡的籃子帶離,放在巴比倫的神殿中,供人膜拜。這異象指出,以色列人從巴比倫回來重建,要離棄違反上帝誡命的異邦邪惡,才能蒙上帝賜福。這邪惡以籃子和女子,代表對生產力的崇拜。不只在巴比倫、埃及、迦南,甚至台灣都有對生產力的崇拜。聖經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迦南人對亞舍拉的崇拜,以色列人受迷惑陷入其中,是國家滅亡的原因(耶利米書17章)。重建中的以色列須離棄邪惡,才能蒙上帝賜福。但這邪惡卻被帶到示拿(巴比倫古名),在曾被上帝詛咒的土地受膜拜(創世記11章)。

異象清楚傳達:要離棄邪惡,不可與魔鬼交易,生命才會蒙上主賜福。但魔鬼勢力無所不在,時時等待機會要控制人;魔鬼也會裝成光明天使,迷惑人。所以,身為基督徒要小心,生活要敬虔,藉讀經禱告明白上主的旨意,省察自己。對於罪,基督徒應該有更敏銳的感受力。

我參與總會、中會服事,發現我們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大。許多事工表面看似為了宣教,實際卻混入了個人利益。董事會努力大興土木,反而讓魔鬼創造許多空間,人性軟弱展現無遺,也使主名受辱。部分董事任內享盡權力和利益,當任期到了,或一走了之,或不願下台,卻不必負責。這樣的職位令多少人羨慕啊!難怪為了當機構董事,大家爭破頭。

看到這種情況,實令人感慨。魔鬼的力量何其大,讓宣稱是上主僕人的長老和牧師,甘願為了利益,拜撒但為王?難道以為上主沒有看見嗎?以為上主不會審判嗎?



默想:

對於教會的事工,我有關心嗎?還是我只關心自己?

祈禱:

親愛的上主,我們是有罪的人,常自以為義,卻陷入魔鬼的圈套,求祢赦免。求祢的聖靈常常與我們同在,讓我們對罪有敏銳的心,遠離罪的誘惑,成為祢聖潔的器皿,使祢的名得到榮耀。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每日新眼光》2017/03/26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7年 03月 26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信心的考驗

參考經文:《 哈巴谷書1章1~4節》

上主啊,我要呼求多久,祢才垂聽?祢才救我們脫離強暴?(哈巴谷書1章2節)

今日經文的重點是:先知哈巴谷向上帝訴說猶大社會的不義,當時猶大社會的不義行為可說猖獗不斷,哈巴谷希望明白上主為何不制止人的惡行?哈巴谷心中一直有個解不開的結,就是為何惡人如此興旺,卻不受到上主的懲罰呢?更重要的是,為什麼上主聽不見自己的呼求?哈巴谷對上主的作為感到困惑,並且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快要失去原本對上主的信心。

林書豪是美國職業籃壇上少數的亞裔球員之一,也是第一位台裔美籍籃球員。當他一開始進入職業籃球聯盟時,發展並不順利:當時他在聯盟的選秀會中,並沒有得到與任何球隊簽約的機會!之後雖和金州勇士隊簽約,但他上場打球的時間卻不多,甚至三度被下放至發展聯盟再受操練,最後仍被勇士隊釋出。後來,他得到休士頓火箭隊的短暫合約,沒多久又被釋出;最然進入紐約尼克隊。林書豪在不斷被球隊釋出的逆境中,仍展現永不放棄的精神,因為他相信上主在他身上有美好的旨意,他沒有放棄對上主的信心。他曾說:「在我們的波折起伏中,神是信實的!」又說:「聖經常說上主如何使用困難的環境來教導我們,引導我們更親近祂。」

在最困苦的逆境裡,林書豪選擇把自己的一切交在上主手裡。逆境讓他經歷上主的同在,使他對上主越來越有信心!最後,他也在尼克隊獲得上場的機會,甚至在2012年2月帶領尼克隊打出七連勝佳績,並引起一波「林來瘋」(Linsanity)熱潮,成為全球體育界關注的焦點。

先知哈巴谷之所以敢直接向上主埋怨,並用質問的態度面對上主,原因就是他對上主的信心正在接受考驗。信心的功課是每一位基督徒要面臨的挑戰,信心需要有一個對象,而且是一位穩固且堅定的對象。當我們願意將自己的一切交託在全能上主的手中時,心中應該要充滿無比的信心才是!

相信並宣告上主是真實的神,是每一位跟隨耶穌的門徒應該具備的條件;不然,接受基督信仰對我們而言,便沒有任何意義與價值了。


默想:

上主是值得相信並有權柄及能力的神,我們面臨的困難絕對有祂美好的旨意!

祈禱:

上主啊!我知道祢把困難放在我身上,是為了要磨練我對祢的信心。懇求祢幫助我,每當禱告的時候,即使沒有看見任何立即的改變,也能相信凡事都有祢的美意。求祢賜下信心,讓我可以勝過一切艱難!禱告奉耶穌的名,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17/03/25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17年 第 1 季 第 12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生命的活水 

參考經文:約翰福音4章5~42節

5他來到撒馬利亞的敘加鎮,距離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不遠;6雅各井就在那裏。耶穌因為趕路疲倦,就坐在井旁;時候約在中午。7有一個撒馬利亞女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給我一點水喝。」(8他的門徒已經到鎮上買食物去了。)9那女人回答:「你是猶太人,而我是撒馬利亞女人,你為甚麼向我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跟撒馬利亞人不相往來。)10耶穌說:「要是你知道上帝的恩賜和現在向你要水喝的是誰,你就會求他,而他會把活水給你。」11那女人說:「先生,你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哪裏去取活水呢?12我們的祖先雅各給我們這口井;他、他的兒女,和他的牲畜都喝這口井的水。難道你自以為比他還大嗎?」13耶穌回答:「喝了這水的人還會再渴;14但是,誰喝了我所給的水,誰就永遠不再渴。我給的水要在他裏面成為泉源,不斷地湧出活水,使他得到永恆的生命。」15女人說:「先生,請給我這水,使我永不再渴,也不用再來這裏打水。」16耶穌對她說:「去叫你的丈夫,然後再到這裏來。」17女人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你沒有丈夫,並沒有錯。18你曾經有五個丈夫,現在跟你一起的不是你的丈夫。你說的話是對的。」19女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一位先知。20我們撒馬利亞人的祖先在這山上敬拜上帝,你們猶太人卻說耶路撒冷才是敬拜上帝的地方。」21耶穌對她說:「女人,要信我!時刻將到,人不再在這山上或在耶路撒冷敬拜天父。22你們撒馬利亞人不知道你們所拜的是誰,我們猶太人知道我們所拜的是誰,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來的。23可是時刻將到,現在就是了,那真正敬拜天父的,要用心靈和真誠敬拜。這樣的敬拜就是天父所要的。24上帝是靈,敬拜他的人必須以心靈和真誠敬拜。」25女人對他說:「我知道那稱為基督的彌賽亞要來,他來了就會把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26耶穌回答:「我,正在跟你說話的,就是他!」27就在這時候,耶穌的門徒回來了。他們看見他正在跟一個女人說話,覺得很驚奇,可是沒有人問那女人:「你要甚麼?」或問耶穌:「你為甚麼跟她說話?」28那女人放下水罐,往鎮上去,向大家說:29「你們來看!有一個人把我生平所做一切的事都說了出來;這個人也許就是基督吧?」30大家就出城去看耶穌。31這時候,門徒勸耶穌:「老師,請吃點東西。」32耶穌回答:「我有吃的東西,是你們所不知道的。」33門徒彼此議論:「難道有人拿東西給他吃嗎?」34耶穌對他們說:「我的食物就是實行差我來那一位的旨意,並且完成他交給我的工作。35你們說:『再過四個月才是收割的時候。』我告訴你們,看看那片田地吧,農作物已經成熟,可以收割了!36收割的人得到報賞,為永恆的生命積聚果實,使栽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37『一人栽種,另一人收割』這話是真的。38我差遣你們去收割你們所沒有耕作的田地;別人辛勞,而你們享受他們辛勞的成果。」39鎮上有許多撒馬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為那女人說:「他把我所做的事都說了出來。」40那些撒馬利亞人來見耶穌,要求他和他們一起住,於是耶穌在那裏住了兩天。41有更多的人因耶穌的信息而信了他。42他們告訴那女人:「我們現在信了,不是因為你說的話,而是因為我們親自聽見了他的話,知道他真是世界的救主。」

◆撒馬利亞人對猶太人的意義

福音書中,以「撒馬利亞人」為主題的敘述有三段:一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路加福音10章25~37節);二是被耶穌治好痲瘋病的撒馬利亞人,並稱讚他是唯一回來歸榮耀給神的人,甚至進一步拯救他的靈魂(路加福音17章11~19節)。第三個重要事蹟,就是約翰福音4章記載的耶穌和「井邊的撒馬利亞婦人」談道。

從公元前586年猶大亡國直到耶穌降生,這段長達400年的時間,上帝對猶太人沒有任何啟示。400年是很長的時間,超過人所能等待的日子。然而,亡國的猶太人一直被統治者當次等國民,所以他們一直記著上帝對他們應許的拯救。在還沒等到拯救者來臨時,猶太人發現過去亡國是因為在信仰上未能「分別為聖」,以異教取代對上主的信仰;因此,他們漸漸發展出血統純正主義,以及極端的潔淨主義──血統不純正、不潔淨就是犯罪。

撒馬利亞人就是在這種極端主義下,被猶太人排斥的半猶太人,因為他們和異族通婚,血統不純正了,而被視為不潔淨的人。猶太人不讓他們進入聖殿,因此他們只好蓋自己的聖殿,並且與猶太人成為世仇。基於這個歷史因素,使撒馬利亞的婦人沒辦法理解,耶穌為什麼向她要水喝!

◆人生的難堪

這段聖經記載,耶穌中午來到水井旁。乍看是偶然,但當仔細閱讀經文,不得不認為耶穌早已看見婦人的需要,於是利用中午沒什麼人打水的時間,到井邊等她,告訴她:「我才是妳生命所需要的活水!」當婦人對耶穌的教導似懂非懂、充滿許多誤解時,耶穌當下提到一個看似跟活水這主題無關的怪問題。耶穌說:「去叫妳的丈夫,然後再到這裡來。」婦人回答:「我沒有丈夫。」耶穌又說:「妳曾經有五個丈夫,現在跟妳一起的不是妳的丈夫。」前後加起來,有六個男人!這讓讀者很訝異,到底這個婦女是怎樣的人啊!很多聖經註釋家都稱這個女人是淫婦,不論是以男性為主的猶太社會或台灣社會,都很難接受這樣的婦女。然而,耶穌的眼光卻不同,祂問這婦人最難堪的問題,但不是為了為難她,而是看到這婦人生命中的渴望和她努力卻錯誤的方法!

故事中的女人心裡有空處,即使已經換了五個丈夫,又與不是丈夫的男人同居,還是得不著她想要的。她避開了眾人,在正午時分去井邊打水,卻遇到耶穌,不但將她一切的心事都看穿,還告訴她:喝了祂給的水,就永遠不再渴。耶穌說的水,難道是什麼神奇的水嗎?

◆生命的活水

顯然,純正的猶太血統無法決解生命的問題。耶穌與撒馬利亞婦人的對話提醒我們,人都有對生命的渴望,絕對不是滿足肉體需要就夠了。在這個背景中,水有兩個層面的意義:一是肉體上的,二是心靈上的。雅各井的水,不單是給人喝的;對畜牧者而言,這口井有地上最美的泉水之稱,也供給畜牧的需要,也就是供應他們肉體的需要。水可以滿足肉體的需要,在此更被引申為心靈層次的滿足。人的生命不是吃飽喝足就好,因為這只是解決生命第一層的需要;人還有更進一層的需要,就是靈性和內心的需要!

什麼是對生命靈性的渴望呢?主耶穌對撒馬利亞婦人說:「喝了這水的人還會再渴。」此話雖簡單,意義卻深遠。雅各井裡的水,象徵屬世的物質享受,無論如何暢飲,總難免再渴。人之所以無法棄它而去,是因為別無解渴之道。這問題很難解,因為人把精神都放在外在需要!人想用各種方法解渴,卻常常越喝越渴!不知你是否曾工作後想休息,卻越睡越累,或怎麼睡也睡不飽?和朋友去唱KTV、喝酒,回來卻覺得更虛空?整天上網,心情卻越不好?你用什麼方法解決生命中的乾渴呢?你在尋找生命的活水嗎?事實上,即使擁有美譽的雅各井,總有一天還是會枯竭。耶穌在雅各井邊對婦人說:「喝了這水的人還會再渴;但是,誰喝了我所給的水,誰就永遠不再渴。我給的水要在他裡面成為泉源,不斷地湧出活水,使他得到永恆的生命。」這話提醒我們,只有從基督裡湧出來的活水,才會源源不絕。

2010年筆者接受健康檢查,竟發現自己罹患肝癌!手術切除部分肝臟後,請假休養期間,身體狀況一直不是很理想。一段時間後,慢慢體力恢復到可以自由行動時,想起讀神學院、牧會後,我們就像「貓徙巢」一樣常搬家,有些箱子一直跟我們到處跑,其實從來沒打開好好整理。特別是從台中搬到竹山時,東西多到要兩輛大卡車才搬得完,實在很可怕。

剛開始整理那些箱子,心情還蠻輕鬆的,因為看到許多失蹤已久的物品。然而,越整理心情卻越不好,因為發現跟了我很多年,搬來搬去沒開箱好好整理的東西,我都當成寶貝。但這些東西多年都沒有用,其實只像一堆垃圾。原來,我花許多心思買來或收集來、視為珍貴的物品,占據了我許多空間;多年後再看,這些只是沒有價值的垃圾。坐在物品堆裡回想自己走過的生命,不禁傷心流淚。流淚的原因是,原來在我生命裡,我也把很多垃圾當作寶貝,讓它塞滿我的生命,以至於生命中能給耶穌的空間,越來越少。若不是生了病、請休假,有時間好好整理過去沒拆封的箱子,我大概會一直忙碌而無法好好清理它們。

人就像一個有限的容器,當我們的生命裝了垃圾,就沒辦法再裝其他更貴重的事物。人的心若裝滿怨恨,就沒辦法裝上帝的愛!人的心若裝滿慾望,就沒辦法裝主的救恩活水。你期待你的生命裝什麼呢?

討論題綱:

1.請分享,你覺得對人生還有什麼需要和渴望不被滿足?

2.耶穌基督是生命的活水,請分享這活水如何滿足你內心的渴望? 

代禱事項:

1.請為你所認識的朋友陷於人生慾望與困惑代禱,願耶穌基督成為生命的活水,滿足其生命最內在的需要!

2.請為自我生命不斷被生命的活水充滿禱告!

祈禱文:

賜我們生命活水的上主,在我的生命中,充滿了許多需要與慾望,懇求祢幫助,讓我們定睛在祢身上。因著外在的誘惑,我們常把生命的焦點放在外在物質的需要,甚至認為物質能滿足我們生命的需要,懇求祢赦免我們的軟弱,更讓我們從祢經驗生命活泉湧出的喜樂。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默想今天的經文,試著把生命中不需要的事物移除,讓我們可以定睛在耶穌基督身上。

2.找時間整理、打掃家裡,把自己不會用到但仍堪用的物品整理好,送到有需要的社福單位;並審視自己的生命是否被許多不重要的事占據了,將這些事情條列出來,逐步改善。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新眼光》2017/03/25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7年 03月 25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前車之鑑

參考經文:《 那鴻書3章8~19節》

尼尼微呀,你比埃及的首都底比斯強嗎?……古實和埃及是她的力量;她的權力無窮。弗和利比亞是她的同盟。但是底比斯的人民卻被擄到外國去了……。(那鴻書3章8~10節a)

先知那鴻提到,若連埃及的首都底比斯城都可以被摧毀;那麼,和底比斯城相較算小的尼尼微城怎能安全呢?當時埃及是個大帝國,首都底比斯是非常強盛繁榮的大城市,可說是萬城之最。尼尼微城和底比斯城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底比斯城不僅有尼羅河當天然屏障,還有弗、利比亞等同盟國保護著,如此嚴密的防衛系統,給人牢不可破的感覺。主前663年,底比斯城卻被亞述帝國摧毀了。先知那鴻描述當時的慘狀:底比斯的人民被擄到外國去,他們的嬰兒被侵入者摔死在街道上,達官顯要則像貨物般被捆綁送到奴隸市場拍賣,情況慘不忍睹。

但先知那鴻話鋒一轉,指出亞述的防禦工事像是已成熟的無花果,只要樹一搖動,就會掉落地上;而亞述的軍隊就像軟弱的女子,無法保護城門,敵人可以輕易攻破城門。無論尼尼微城的人怎樣防禦,都是沒有用的,因為尼尼微城的情況已經像蝗蟲過境一樣嚴重,根本無法防禦抵抗了。

尼尼微城的破損是無可彌補了,人們聽了這消息卻是拍掌歡呼。那些人之所以有這樣的態度,是因為認為公義得伸張,上帝已經為他們伸冤,報應的事已經實現了。於是先知提醒,罪惡必招致災禍與困苦。而像亞述這般惡行曾在許多邦國中循環,似乎未曾消逝。

中國漢朝賈誼《新書》記載:「周諺曰:『前車覆而後車戒。』今前車已覆矣,而後車不知戒,不可不察也。」這段話衍生出成語「前車之鑑」,意思是前面的車子翻覆了,後面的車子可引以為戒;比喻先前的失敗經驗,可作為以後的教訓。英國詩人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說:「人若能向歷史學習,就會學到寶貴的教訓!」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經驗和歷史告訴我們,人民和政府從沒有以史為鑑,吸取任何教訓,也從不按歷史的教訓行事。 」

聖經中,以色列人三番兩次悖逆上帝,也是因為他們沒有記取前車之鑑。同樣地,亞述帝國的尼尼微城並沒有從過去歷史及經驗中記取教訓,他們以為自己能逃離或阻擋上帝的處罰,結果呢?當然不可能。


默想:

我是否時常透過信仰反省,記取前車之鑑及歷史教訓?

祈禱:

主啊!我常常自以為聰明,沒有透過信仰反省來記取前車之鑑及歷史教訓。主啊,求祢教導我,讓我知道反省及改變。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