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每日新眼光》2021/03/3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1年 03月 31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不認耶穌?

參考經文:《 馬可福音14章27~31,66~72節》

14:66 那時候,彼得還留在下面的院子裏。有大祭司的一個婢女走過來, 67 看見彼得在烤火,就定睛瞧著他,說:「你也是跟拿撒勒的耶穌一夥的。」 68 彼得否認說:「我不知道,也不懂得你在說些甚麼。」說著,他就避到前院。就在這時候,雞叫了。 69 一會兒,那個婢女又看見他,再對站在旁邊的人說:「這個人是他們一夥的!」 70 彼得又否認了。又過了一會兒,那些站在旁邊的人再次指著彼得說:「你沒有辦法否認你是他們一夥的,因為你也是加利利人!」 71 彼得就賭咒說:「我不認識你們所講的那個人!如果我說的不是實話,上帝會懲罰我!」 72 就在這時候,雞第二遍叫了;彼得這才記起耶穌對他說過的話:「雞叫兩遍以前,你會三次不認我。」彼得就忍不住哭起來。

耶穌跟門徒預言說:「你們都要離棄我,因為聖經說:『上帝要擊殺牧人,羊群就分散了。』」彼得不認同自己聽見的事,信誓旦旦地回應耶穌說:「即使別人都離棄祢,我也不離棄祢。」不料,耶穌緊接著彼得的話,再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兩遍以前,你會三次不認我。」彼得不承認自己會這麼做,告訴耶穌,即使所有人都這麼做,他終究不離棄耶穌。彼得甚至用更堅決的口氣說:「即使我必須跟祢同死,我也絕不會不認祢!」彼得對耶穌的肝膽忠誠,在此表露無遺。

然而事實證明,耶穌的預言並非空話。彼得數次堅持自己和耶穌的關係不會變,後來卻戲劇性地三次否認自己和耶穌的關係。直到他聽見雞啼叫的當下,才意識到自己的背信,而嚎啕大哭。路加福音22章61~62節甚至描述,主轉過身來,注目看彼得;彼得想起主的話,就跑出去痛哭。

從聖經中,我們並沒看見耶穌受門徒出賣的訝異之情,也沒看到祂指責彼得和眾門徒的背離。因為耶穌很清楚,出賣與背叛是人性的軟弱。彼得三次不認耶穌,一方面突顯人自以為了解自己,或為許多緣故逞強,而把話說得太滿;另一方面,也印證人處在壓力、生命遭受威脅的情況下,本能是先求自保,勝過昔日所許的誓言。人是多麼需要上帝啊!需要上帝的愛、了解和接納,從生命的最初,直至生命的終末。

耶穌即將受難,祂其實很清楚這是一條必要走的路。這條受苦之路,是耶穌為了救贖我們,自己願意走的道路。面對前面的苦路,耶穌的心也曾掙扎、混亂、吶喊、惶恐、無助。但是,透過許多次的安靜禱告,徬徨無力被上帝堅固,即便受難時刻步步逼近,耶穌仍為我們踏上受難之路,與死亡正面交鋒。耶穌被抓的當下,我在哪裡?做了什麼?我是挺身而出,或噤聲不語?耶穌被抓以後,昔日和祂同黨、講話義正嚴詞的我,是躲藏起來?或佯裝自己不認識祂,卻又偷偷尾隨,想看看耶穌會受什麼刑罰?當行事光明磊落的耶穌,被官兵和無知的民眾嘲弄揶揄、踢打、吐口水時,我是否也混在人群中,裝作不認識耶穌?耶穌受苦時,我人在哪裡?



默想:

口口聲聲說要跟耶穌一起坐牢、一起死的彼得,在性命存亡之際否認了耶穌,在耶穌受難時,我會怎麼做?

祈禱: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願意為軟弱又自私的我捨棄性命,即使在祢最需要陪伴的時刻,我一次又一次背棄了祢,祢仍愛我愛到底,謝謝主。奉主的名禱告,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每日新眼光》2021/03/30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1年 03月 30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一樁美事

參考經文:《 馬可福音14章3~9節》

14:3 耶穌在伯大尼那患痲瘋病的西門家裏。正在吃飯的時候,有一個女人帶來一隻玉瓶,裏面盛滿很珍貴的純哪噠香油膏。她打破玉瓶,把香油膏倒在耶穌頭上。 4 有些在座的人很不高興,彼此議論說:「這樣浪費香油膏有甚麼意思? 5 這香油膏可以賣三百多塊銀子,拿這錢來救濟窮人多好!」因此他們對那女人很生氣。 6 可是耶穌說:「由她吧!何必為難她呢?她為我做了一件美好的事。 7 因為常有窮人跟你們在一起,願意的話,你們隨時可以救濟他們,可是我不能常與你們在一起。 8 她已盡所能的做了;她把這香油膏倒在我身上是為我的埋葬先做準備。 9 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福音無論傳到甚麼地方,人人都要述說她所做的事,來記念她。」

膏抹耶穌,是四本福音書都有記載的故事,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對馬可福音的作者而言,記載這個事件的目的,在於讓耶穌受難的故事,成為一個慎重尊榮的葬禮。因此,抹油禮在此轉變成為死人抹油的儀式。可以說,作者想藉由原本猶太人死後才會進行的抹油儀式,引導跟隨者現在就注意耶穌將「死」的意義。

在舊約時代,受膏抹是君王登基不可或缺的儀式之一。「受膏者」,希臘文是基督之意。雖然猶太人稱耶穌為「基督」,他們心裡想的,其實是像大衛那樣的君王,不理解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故事中的女人,以最特殊的方式為耶穌的死抹油,除了預表耶穌的死,更顯示耶穌是「受膏者」基督,是上帝的兒子。

經文描述,耶穌來到伯大尼患痲瘋病的西門家。當眾人正在吃飯時,有一個女人進來。在聖經解釋上,有人說她是拉撒路的姊妹馬利亞,也有人說她是過著罪惡生活的女人,使傳統對她的印象是妓女。雖然不同的福音書以不同角度書寫這個膏抹耶穌的女人,但有一點是不變的事實:只要身為女人,不管她在當時的社會條件如何,都是處在極卑微的地位。一個遭眾人輕視、不被允許在公開場合出現,更別說是男性宴會的場合,這位女子要費盡多少心思力氣,才能進入宴會現場呢?她的手裡拿著貴重玉瓶,裡面盛裝遠從印度運來、從哪達樹提煉的香油膏,是極奢侈的進口品。她把貴重的香油膏通通傾倒在耶穌頭上,一滴不留,流露對耶穌的心意。一旁觀看的群眾和門徒,當下批評此舉浪費,以應當施捨給窮人為由,規避自己應當為耶穌做的事。事實上,這些和耶穌同桌吃飯的男性們,在宴會中完全不必受任何規範。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為耶穌抹油,把榮耀歸給祂。但是,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這麼做。更有可能的是,他們壓根兒都沒想過要為耶穌做一件美事。

此刻,卑微的女子站在耶穌面前,被眾人正視,得到耶穌未曾給過別人的讚許。直到今日,我們都如耶穌所說,在福音傳揚的地方述說這位女子所做的美事,以此記念她。這位沒有名字的女人,不看人,只注目看耶穌。她盡自己所能的付出,不求回報;她把握時機,為耶穌抹上哪達香膏;她向主擺上自己所有的,甘心樂意。這是美事一樁!值此受難週,我們可以如何記念耶穌呢?什麼是我不在意他人的目光和言語,單單為耶穌做的美事呢?



默想:

可以為耶穌做的事有很多,什麼是我非做不可的?

祈禱:

親愛的耶穌,很多時候我在意人的目光遠勝過祢。謝謝祢讓我從為祢做一樁美事的女人學習。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3月29日 星期一

《每日新眼光》2021/03/29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1年 03月 29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與主同桌

參考經文:《 馬可福音14章1~2節,10~26節》

14:1 逾越節和除酵節的前兩天,祭司長和經學教師陰謀要祕密逮捕耶穌,把他處死。 2 他們說:「我們不要在節期中下手,免得激起民眾的暴動。」 14:10 耶穌的十二使徒中,有一個加略人猶大;他去見祭司長,要把耶穌出賣給他們。 11 他們聽見猶大這麼說,喜出望外,答應給他錢。從那時起,猶大找機會要出賣耶穌。 12 除酵節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節羔羊的那一天,門徒來問耶穌:「你要我們到哪裏去為你預備逾越節的晚餐呢?」 13 於是,耶穌派了兩個門徒,吩咐他們說:「你們進城去,會遇見一個人拿著一瓶水,你們就跟著他。 14 他進哪一家,你們就問那家的主人:『老師說:我要和我的門徒吃逾越節晚餐的那間客房在哪裏?』 15 他會帶你們看樓上一間佈置好了的大房間;你們就在那裏替我們預備吧。」 16 兩個門徒出去,進了城,所遇見的每一件事正像耶穌告訴他們的;他們就在那裏預備逾越節的晚餐。 17 傍晚,耶穌和十二使徒來了。 18 他們坐下吃飯的時候,耶穌說:「我告訴你們,你們當中,跟我一起吃飯的,有一個人要出賣我。」 19 他們非常憂愁,一個一個地問他:「不是我吧?」 20 耶穌回答:「是你們十二人當中的一個;那跟我一起在盤子裏蘸餅吃的就是。 21 正如聖經所說,人子將要受害;可是那出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這個人沒有出生倒好!」 22 他們吃飯的時候,耶穌拿起餅,先獻上感謝的禱告,然後擘開餅,分給門徒,說:「你們吃;這是我的身體。」 23 他又拿起杯,向上帝感謝後,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 24 耶穌說:「這是我的血,是印證上帝與人立約的血,為眾人流的。 25 我告訴你們,我絕不再喝這酒,直到在上帝的國度裏喝新酒的那一天。」 26 他們唱了一首詩,就出來,到橄欖山去。

預備走向重要時刻的耶穌,再次與門徒一起用餐。耶穌心裡很清楚,這個逾越節的晚餐是自己和親愛的門徒一起吃的最後一餐。百感交集的耶穌,照往常一樣地先做謝飯禱告,差別是這個禱告的內容說明了祂前面的道路──祂的身體和寶血,將為人犧牲。「你們吃;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血,是印證上帝與人立約的血,為眾人流的。」這一幕,在藝術上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家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繪製的世界名畫《最後的晚餐》。在教會歷史上,則是信徒一同領受聖餐,再次進入耶穌的死,記念耶穌最後選擇不顧一切,身體為人而死、寶血為人而流。及至今日,我們同守聖餐時,仍吃下餅和酒,象徵吃喝耶穌的身體和寶血,以此記念耶穌為我們捨己的奉獻。

坦白說,一般人聽見「你們吃我的身體,喝我的血」,確實很難理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更別說在沒有解釋的情況下,難免產生誤會。早期來到台灣的外國宣教師,就時常面臨不明就裡的台灣人,以聽到的「你們要吃喝耶穌身體和血」,來指責排斥基督教,甚至做出羞辱宣教師、破壞教會建築、迫害信徒,讓教會無法在當地生存的種種行徑。某種程度,我們可以理解這群人在未知的恐懼中,為了保護自己而做出不當行為的反應。我們可以想像,不了解實情的人乍聽這句話,內心必定想著:「這若不是邪門歪教,便是講話的人頭殼壞掉!」事實上,這是基督教所講述耶穌捨己的愛。

耶穌正是以祂的身體為我們的罪做贖價,流下寶血洗淨我們的過犯。主耶穌對我們的愛是何等深,甚至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這樣犧牲捨己的愛,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耶穌曾說:「人為朋友犧牲自己的性命,人間的愛沒有比這更偉大的了。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是我的朋友。」(約翰福音15章13~14節)耶穌與門徒同桌吃飯的禱文,要門徒以此記念祂。如今,我們以守聖餐來記念耶穌對我們深切的愛,使我們不輕易遺忘這份亙古不變的愛。每次聖餐當我們與主耶穌同桌,我們的心也再次與祂相連、被祂的愛觸摸。在這神聖時刻,餅和酒不再是普通的餅和酒,而是耶穌的身體和寶血;領受聖餐的信徒,將再次經歷生命被主的寶血洗滌,使破碎的生命復原,得到重生的喜樂盼望。



默想:

耶穌愛世人至深,甚至以死亡重價為救贖。每當與主同桌時,請再次思想自己與主耶穌的關係。

祈禱: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讓我感受的到祢的愛。求祢使我在每次與祢同桌後,滿有能力傳遞祢的愛。奉主名禱告,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3月28日 星期日

《每日新眼光》2021/03/28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1年 03月 28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時時警醒

參考經文:《 馬可福音13章1~37節》

13:1 耶穌從聖殿出來的時候,他的一個門徒對他說:「老師,你看,這是多大的石頭,多宏偉的建築!」 2 耶穌說:「你們在欣賞這些偉大的建築嗎?這地方的每一塊石頭都要被拆下來,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上面。」 3 耶穌在橄欖山上,面對聖殿坐著。彼得、雅各、約翰,和安得烈私下來問他: 4 「請告訴我們,幾時會發生這事?這一切發生的時候會有甚麼預兆呢?」 5 耶穌告訴他們說:「你們要當心,不要受人愚弄。 6 有許多人要假冒我的名來,說:『我就是基督』,因而愚弄了好些人。 7 不要為了附近打仗的風聲和遠方戰爭的消息驚慌。這些事必然發生;但這不是說歷史的終局已經到了。 8 一個民族要跟另一個民族爭戰;一個國家要攻打另一個國家;到處會有地震和饑荒。這些事的發生正像產婦陣痛的開始一樣。 9 「你們自己要當心,因為人家要逮捕你們,交給法庭。你們要在會堂上受鞭打;為了我的緣故,站在統治者和君王面前,為福音作證。 10 但是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 11 當他們逮捕你們,把你們帶到法庭的時候,不要事先憂慮說甚麼;到那時候,上帝指示甚麼,你們就說甚麼;因為你們所說的不是自己的話,而是聖靈藉著你們說的。 12 那時候,人要出賣親兄弟,置他們於死地,父親對兒女也是這樣;兒女也要跟父母作對,置他們於死地。 13 為了我,大家要憎恨你們。但是堅忍到底的人必然得救。」 14 「你們要看見那『毀滅性的可憎之物』站在它不應該站的地方(讀者必須領會這句話的含意)。那時候,住在猶太的,該逃到山上避難; 15 在屋頂的,不要下來,也不要到屋子裏去拿任何東西。 16 在農場的,不要回家拿外衣。 17 那些日子裏,懷孕的女人和哺育嬰兒的母親就苦了! 18 你們要懇求上帝不讓這些事在冬天發生。 19 因為那些日子的災難是從上帝創世以來未曾有過的,將來也不會再有。 20 要是主沒有縮短那些災難的日子,沒有人能夠存活。但是,為了他所揀選的子民,他已經縮短那些日子了。 21 「如果有人對你們說:『瞧,基督在這裏!基督在那裏!』不要相信他。 22 因為假基督和假先知將出現;他們要行神蹟奇事,盡其所能來欺騙上帝所揀選的子民。 23 你們要當心!我已經預先把這一切事都告訴你們了。」 24 「那些災難的日子過去以後,太陽要變黑,月亮不再發光, 25 星星要從天上墜落,太空的系統也都要搖動。 26 那時候,人子要出現,充滿著大能力和榮耀駕雲降臨。 27 他要差天使到天涯海角,從世界的這一頭到世界的那一頭,召集他所揀選的子民。」 28 「你們要從無花果樹學教訓。當枝子呈現嫩綠的顏色,長出新葉的時候,你們知道夏天就要到了。 29 同樣,你們看見這一切的現象就知道時候快到了,就在門口了。 30 你們要記住,這一代的人還沒有都去世以前,這一切事就要發生。 31 天地要消失,我的話卻永不消失。」 32 「至於那要臨到的日子和時間,沒有人知道;天上的天使不知道,兒子也不知道,只有父親知道。 33 你們要留心,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時刻甚麼時候臨到。 34 正像一個人出外遠行,把家務交給僕人管理,分配每一個人的工作,又吩咐門房當心門戶。 35 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主人甚麼時候回來,也許傍晚,也許半夜,也許天亮以前,也許日出以後。 36 假如他忽然回來,別讓他發現你們在睡覺。 37 我對你們講的話也是對大家講的:你們要警醒!」

日子一天天過去,耶穌感受到自己一步步邁向受難之日。等待的時刻是最煎熬的,耶穌的心一天比一天複雜、沉重。亦步亦趨的門徒,聽過幾次耶穌提到祂即將受苦的預言,不過門徒的實際表現卻告訴我們,他們對耶穌的教導是「似懂非懂」。當他們看見耶穌行了神蹟,醫治許多的患者,見證耶穌的話語釋放了傳統文化、律法和宗教對生命的枷鎖,賦予新意,他們實在很難理解,一個備受愛戴的老師、滿有能力的基督,怎麼可能會死呢?眼前宏偉的聖殿建築,怎麼可能被拆毀呢?

儘管門徒依然處於混亂、無知,耶穌仍諄諄提醒:「假基督和假先知將出現……盡其所能來欺騙上帝所揀選的子民。你們要當心!我已經預先把這一切事都告訴你們了。」「你們要留心,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時刻什麼時候臨到。」正因為沒有人知道,那將會是任何時候──匆忙的時刻、遺忘的時刻、睡著的時刻、不經意的時刻。耶穌說:你們要警醒。警醒,意思是使人警覺醒悟。這是困難的事,特別在還沒發生、似乎看不見蛛絲馬跡的時候。此刻閱讀經文、被耶穌提醒著的我們,是不是有警醒呢?

耶穌提醒,跟隨祂的人,要警醒。耶穌的生命看似即將進入高峰,卻正要飽受欺凌、羞辱,不管是被惡言相向,或身體遭受鞭打。耶穌是握有話語權的主,每每以話語轉化聽者的生命,為人撥開迷霧、帶給人希望、為人開創生命新頁。然而不久之後,耶穌即將離開。雖然如此,耶穌說:「天地要消失,我的話卻永不消失。」我們現在正透過耶穌說過的話語,被提醒「要警醒」。

進入受難週之際,我們要讓自己的心醒著,不要因身心疲憊而呼呼睡著。醒著,我們能陪在耶穌身邊。醒著,我們可以面對壞事的到來。醒著,我們吶喊、辯駁、盡己所能,跟著耶穌。醒著,讓我們眼睜睜看著帶來真光者的光,幾乎要滅熄,不得不在最後接受耶穌受難的事實。醒著,表示我們親自走過、親身感受過;每一份情感、每一個細胞,都因醒著而深刻與記憶共存。醒著,讓我們與耶穌一起經歷遭背叛、被否認、受難,得以稍稍感受耶穌的別無選擇,以及我們在祂裡面、祂也在我們裡面的真實。醒著,使我們與耶穌的關係更緊密依存。耶穌說:「要警醒。」你準備好了嗎?



默想:

警醒,或許容易讓人疲累,卻幫助我迎向不可預知的未來。

祈禱:

親愛的主耶穌,深深感謝祢為我們每一個人承擔所有的重擔。我願意警醒,身體警醒,心靈警醒,與祢一同經歷受難的道路。奉主的名禱告,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3月27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21/03/27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21年 第 4 季 第 13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成為上帝兒女的自由 

參考經文:加拉太書4章4~7節

4:4 但是時機成熟,上帝就差遣了自己的兒子,為女子所生,活在法律下, 5 為要救贖在法律下的人,使我們獲得上帝兒女的名份。 6 因為我們是他的兒女,上帝就差遣他兒子的靈進入我們的心,呼叫:「阿爸!我的父親!」 7 這樣,你不再是奴僕,而是兒子;既然是上帝的兒子,上帝就以你為繼承人。

◆上帝的福音 vs.人的福音

隨著福音進入非猶太人地區,越來越多外邦人開始接受耶穌基督成為他們的主。得救的人數增加看起來是件好事,卻有越來越多的衝突出現在教會內部,促使保羅得採取行動,將那看似要遠離福音的人們拉回來。有一方的人強調,外邦人必須成為猶太人,遵守摩西律法,才可以成為基督徒,最顯著的方式就是像猶太人一樣接受割禮。猶太人與外邦人的身分問題,釀成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對保羅而言,他更看見事情背後人與上帝之間的衝突。

保羅清楚道出,我們必須在「上帝的福音」與「人的福音」間做出抉擇。「人的福音」看來具有吸引力,彷彿只要照著一套公式去走,就可以得著上帝的祝福。然而人們卻不知道,這條路與真正的自由,還有很大的差距,誤以為只要靠著好行為,或是接受割禮,就可以在身分上做出轉換。這實在是大錯特錯!因為又有誰能定義出,領受恩典的公式是什麼呢?

明明已是自由人,卻不明白何為自由,竟然選擇回到奴隸狀態,甚至要求別人跟他一樣繼續當奴隸。這令保羅十分頭痛,字裡行間掩蓋不住心中的焦慮與惱怒。「你們受洗跟基督合而為一,正像穿上基督,有祂的生命。不分猶太人或外邦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在基督耶穌的生命裡,你們都成為一體了。」(加拉太書3章27~28節)人性的弱點,在於容易被看來有理的學說或有權勢的人牽著鼻子走,反倒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如何領受恩典。

閱讀保羅書信的過程不免令人疑惑,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問題,卻引發這麼大的爭論,到底保羅在堅持什麼?還是他就是一個喜歡小題大作,愛惹麻煩的Trouble maker(麻煩製造者)?保羅的使命,正是透過聖經釋義、神學思考,幫助教會把信仰落實在生活,並分享從上帝而來的祝福給身旁的人。

牧養教會,好像在解一堆永遠解不完的應用問題,每件事情看起來好像以前處理過,然而不同的人事物與時間點,經驗也不一定管用。何其渺小的人們,反覆活在這些衝突裡,無法靠著自己的能力或一套公式去找到解答,更突顯出上帝的恩典何等寶貴。

◆福音的真自由

「但是時機成熟,上帝就差遣了自己的兒子,為女子所生,活在法律下,為要救贖在法律下的人,使我們獲得上帝兒女的名分。」(4章4~5節)按照希臘文化的傳統,奴隸要獲得自由,往往是一個奴隸獲得富有自由人的注意,因此自由人去到聖殿裡交給祭司一筆錢,換取這位奴隸得著釋放的自由。於是這位奴隸不再被工作所定義,身上不再有價格,而單純被有尊嚴的視為一個人。

從接受耶穌那刻開始,我們不再是奴隸,而是上帝的兒女。上帝差祂兒子進入我們的心,使我們能呼叫:「阿爸,父!」人與上帝的關係是自由的,不再需要靠任何外在形式,不再需要去奪取,而是學習去接受,並享受在這份恩典中,這就是真實的福音了!

自由的享受恩典,乍聽之下好像很自然,然而它遠比想像中還要困難,只是我們都沒有察覺而已。不久前,探訪一位甫從國外學成歸國任教的神學院老師,聽了他的分享。因為學校在山區,能分配到的宿舍空間不太理想,特別他們有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孩,一不小心就可能發生危險。經過一段時間,恰好有其他宿舍空出來,助理建議他向學校申請能否更換宿舍,不過優先權在另一位較資深的老師身上。畢竟是菜鳥,所以他不對此事抱有期待。後來,是那位老師知道他們也想申請宿舍,衡量自己沒有小孩,決定把宿舍讓給他們。面對突然的轉折,年輕老師反倒遲疑了,開始與自己對話:資淺的搶在資深的前面,會不會破壞遊戲規則,對資深老師會不會不好意思……。就在不知如何做決定之際,忽然有聲音對他說:「接受恩典也是需要學習的!」讓他好似被打醒了一樣。

我們太容易被一種框架限制,每當恩典來到之際,很習慣的先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自己不配,接受別人幫助以後要怎麼還這人情……。原來,我們比想像中還要不自由!最後,他們開心地更換了宿舍,小孩得著安全的活動空間,不論是老師之間或是與學生的團契關係,也因這空間而更加緊密。

怕麻煩別人,是台灣文化裡的一種緊箍咒,因為好像欠人家就一定要還。然而在教會裡,我們學習一個截然不同的文化,大家以服事彼此的心連結一起,學習分享上帝賜給每個人不同的恩典。因此,在恩典的關係裡,我們就是上帝的兒女,能夠享受真正的自由。

討論題綱:

1.即便處在看似平等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地位卻始終不平等,為什麼有這種情形?我們能如何平衡這些衝突呢?

2.為什麼無條件的領受恩典對我們來說這麼困難?為什麼我們一直會怕麻煩別人呢?

 

代禱事項:

1.在我們的社會裡,有來自不同國家的異鄉人成為移工,他們的地位常被人所忽略,請為整體社會能活出共生價值祈禱。

2.請為教會能夠突破自己的框架,貼近軟弱者的生命祈禱,單單學習耶穌基督的樣式,賜給人真正的祝福。

祈禱文:

天父!在這聖誕節期,提醒我們意識到這是一份從天外飛來的禮物,因著耶穌降生,我們的身分已被改變,從罪惡的重擔裡被贖回,得以自由的在每個時刻呼叫「阿爸,父!」謝謝祢,讓我們與祢建立親密的關係,與教會弟兄姊妹建立親密的關係,不分地位高低,不分男女,是真實的平等,真實的合一。願祢使我們成為和平的使者,創造共生價值。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觀察我們生活周遭的異鄉人,他們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是否有什麼不平等的對待?透過問候與鼓勵,為他們在聖誕節期得享平安獻上祈禱。

2.請觀察團契契友的需要,彼此分享一項自己所能預備的禮物與祝福,學習建造自由的真實信仰群體。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新眼光》2021/03/27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1年 03月 27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窮到完全獻上!

參考經文:《 馬可福音12章28~44節》

12:28 有一個經學教師聽見他們的辯論,覺得耶穌給撒都該人的回答很好,就上來向耶穌提出一個問題:「誡命中哪一條是第一重要的?」 29 耶穌回答:「第一是:『以色列啊,你要聽!主─我們的上帝是惟一的主。 30 你要全心、全情、全意、全力愛主─你的上帝。』 31 第二是:『你要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沒有其他的誡命比這些更重要的了。」 32 那經學教師對耶穌說:「老師,你說得對!正像你所說的,上帝是惟一的,他以外沒有別的。 33 以全心、全意、全力愛上帝,又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這比在祭壇上獻燒化祭和其他的祭物給上帝重要得多了。」 34 耶穌看出他的回答滿有智慧,就對他說:「你離上帝的國不遠了。」從此以後,沒有人敢再向耶穌問難。 35 耶穌在聖殿裏教導人的時候提出一個問題:「經學教師怎麼能說基督是大衛的子孫呢? 36 大衛曾受聖靈的感動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的仇敵屈服在你腳下。 37 大衛自己稱他為『主』,基督又怎麼會是大衛的子孫呢?」 38 群眾都喜歡聽耶穌講論。在教導他們的時候,他說:「要提防經學教師;他們喜歡穿長袍招搖過市,喜歡人家在公共場所向他們致敬問安, 39 又喜歡會堂裏的特別座位和宴會上的首座。 40 他們吞沒了寡婦的家產,然後表演長篇的禱告。他們一定受到更嚴厲的懲罰!」 41 耶穌坐在聖殿庫房的對面,看大家怎樣投錢在奉獻箱裏。很多有錢人投進許多錢; 42 後來一個窮寡婦上來,投進兩個小銅板,約等於一文錢。 43 耶穌把他的門徒都叫過來,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個窮寡婦所投進奉獻箱的比其他的人都多。 44 別人是從他們的財富中捐出有餘的;可是她已經很窮,卻把自己全部的生活費用都獻上了。」

2008年底,王陽明牧師著作的《窮得只剩下錢》,一夕暴紅。以世俗或務實的眼光來看,有錢是富有,沒錢是貧窮。但是,一個有錢人究竟失去了什麼富有,竟淪落到窮得只剩下錢的窘境?依此看來,有錢人失去的富有,跟金錢扯不上關係。意即,有錢不代表真正富有,沒有錢不表示真正貧窮。人的生命,倘若只剩下金錢,而沒有其他,不管有再多的錢,還是窮。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一位窮到身上只剩下兩個小銅板的寡婦。寡婦的經濟貧窮,有兩個主因:一是當時的婦女通常只能靠男性過活,寡婦憑自己賺不了什麼錢;二是經學教師假冒為善,吞沒寡婦的家產卻不以為恥。可以說,當時社會最底層的弱勢非寡婦莫屬。根據聖經記載,這位一般認定「窮得快被鬼抓走」的寡婦,在其他人出手闊綽奉獻之後,把微薄冷清的銅板投入奉獻箱。耶穌見狀,不僅看穿每個人的心思,更把門徒都叫來,告訴他們說,這位寡婦的奉獻比其他人多,因為她把全部的生活費用都奉獻了。

寡婦連自己最後的財產都奉獻給上帝,她實在窮到沒錢,連身上僅剩的小銅錢都獻出去。這個聖經故事,是基督徒耳熟能詳,卻相當程度難以想像,更不用說可以完全做到的。一般以為,基於種種原因,有錢人非到萬不得已,不會把錢掏出來。那麼,對於稱不上有錢的其他人,或者你和我呢?捫心自問:我有比較容易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奉獻嗎?如果我的家庭經濟幾乎破產,手頭僅剩兩個小銅板,坦白說,我沒把握自己會奉獻所有給上帝。自以為最充分的理由是:我並非孤家寡人,我有家庭,還有兩個小孩嗷嗷待哺,等待著快快長大。那麼,這位奉獻所有的窮寡婦呢?誰說她沒有家庭或孩子需要照顧呢?

如果某種人可以窮得只剩下錢,那麼這位愛上帝至極、經濟窮到只剩下小銅板的婦人,她還剩下什麼?我想她還有我們想像不到的愛與信心,可以繼續給上帝!因她擁有那窮得只剩下錢的有錢人所缺乏、對上帝的愛和信心,使她甘心樂意把一切完全獻給上帝!相信跟隨基督的你和我,應該不至於讓自己短暫的生命,以窮得只剩下錢作結束。藉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學習這位寡婦,繼續持守信心,走在不放棄給予、以愛回應上帝的道路上。



默想:

我對上帝的愛與信心有多少?我如何回應上帝對我的愛?

祈禱:

親愛的耶穌,祢讓我看見寡婦的奉獻是出於內心、毫無保留的給予愛。願祢幫助我重新調整自己,以行動回應祢的愛。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

《每日新眼光》2021/03/26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1年 03月 26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活人的上帝

參考經文:《 馬可福音12章18~27節》

12:18 有些不相信復活這回事的撒都該人來見耶穌。 19 他們說:「老師,摩西為我們立法:『如果一個人死了,留下妻子,沒有孩子,他的弟弟必須娶寡嫂為妻,替哥哥傳宗接代。』 20 曾經有兄弟七人:老大結了婚,死了,沒有留下孩子; 21 老二娶了寡嫂,也死了,沒有留下孩子;老三也一樣。 22 七個兄弟都娶過那個女人,都死了,都沒有留下孩子。最後那個女人也死了。 23 這樣,在復活的日子,他們從死裏復活時,這個女人算是誰的妻子呢?因為兄弟七個都娶過她。」 24 耶穌回答他們:「你們錯了,為甚麼呢?因為你們不明白聖經,也不知道上帝的權能。 25 他們從死裏復活的時候,要跟天上的天使一樣,也不娶也不嫁。 26 關於死人復活的事,你們沒有念過摩西書上所記載那荊棘燃燒的故事嗎?上帝對摩西說:『我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 27 意思是說,上帝是活人的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你們完全錯了!」

「媽媽,我們是第幾代的基督徒?」主日學下課後,智多星好奇地問我。「誰誰誰說,她們家從阿祖開始就已經相信上帝了。我們呢?我們家是第幾代的基督徒?」終於,這個在教會裡排行數一數二的問題,經由孩子輾轉問到我身上。長期出入教會的你,是不是也被問過好幾次同樣的問題呢?

屢次預言自己將死、3天後要從死裡復活的耶穌,這天遇到一群不相信復活的群眾──撒都該人。他們將歷代傳承的婚姻規矩拿來質問耶穌,以為倘若真有復活,這一家人的關係豈不天下大亂?即便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知道復活的世界長什麼樣。

耶穌給這段復活經文下的重點是,上帝已透過焚而不毀的荊棘,親自對摩西說話:「我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意思是:我不只是你祖先的上帝,我也不只是跟他們有直接關係的上帝;我其實是你的上帝,是跟你有直接關係的上帝呀!換句話說,從上帝創造人類之初,已經正式跟人說:我是你這個活在當下的人的上帝。

到了耶穌的時代,耶穌出生、死亡的目的,也都是跟活在當下的我們有實質的關係──為愛我們而生、為愛我們而死。連過去不曾發生過、不曾聽說過的復活,也是耶穌為了跟此時此刻活在當下的你我有直接關係,才發生。耶穌怕大家還是有聽沒有懂,直指核心說:「上帝是活人的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

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是活人的上帝,因為活著信祂的人雖然死了,將來仍會復活。當我們說自己是第幾代的基督徒,要傳講的不是以此誇耀自己是基督教頂級的黑帶,武功靈力多高強;而是繼續相信上帝、目前還活著的我們這些後代,知不知道自己祖先走過的信仰足跡?其中充滿信仰前輩的不信、猜疑、探問,更有追尋、相信、持守、單純活出來的信仰。這些聽來的、看見的祖先的經歷,告訴我們:上帝對祖先而言,是真的。上帝是真的!祖先的故事要成為活生生的後代子孫認識上帝活生生的見證集。

「媽媽,我們是第幾代的基督徒?」「你的阿公阿嬤是第一代,你的韓國阿公阿嬤是第三代,算術這麼厲害的你,可以告訴我,我們是第幾代基督徒嗎?」



默想:

上帝是我這個活人的上帝,這跟我的生活有何關係?

祈禱:

親自走向我、跟我建立直接關係的上帝,祢是活人的上帝,我感謝祢。祈求祢領我多一點認識、親近祢,活出祢心意。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3月25日 星期四

《每日新眼光》2021/03/25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1年 03月 25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物歸原「主」

參考經文:《 馬可福音12章13~17節》

12:13 有些法利賽人和希律黨徒奉命來見耶穌,想從他的話找把柄來陷害他。 14 他們對他說:「老師,我們知道你是誠實的人;你不管人怎麼想,也不看情面,總是忠實地把上帝的道教導人。請告訴我們,向羅馬皇帝凱撒納稅是不是違背我們的法律?我們納還是不納?」 15 耶穌看穿他們的詭計,就說:「你們為甚麼想陷害我?拿一個銀幣給我看吧!」 16 他們給他一個銀幣,耶穌問:「這上面的像和名號是誰的?」他們回答:「是凱撒的。」 17 耶穌說:「那麼,把凱撒的東西給凱撒,把上帝的東西給上帝。」他們聽了這話,對他非常驚訝。

家裡客廳的電視櫃上,最近多了一個小盒子,底下壓住一張半立著的紙,站著挺挺立立的幾個字「Lost and Found」(失物招領)。原來是智多星哥哥的好主意,用來昭告家人經過時,瞧瞧裡邊有沒有自己遺失的物品。「因為收拾客廳時,在地板跟沙發上都會看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我就想把它們放在這裡,讓大家自己認領。」即將升小三的他條理清晰地解釋,一面好意提醒我:「媽媽,裡面也有妳的東西喔!」看見我的黑髮夾好端端地躺在裡面,為母的我,不禁發出會心的微笑。

耶穌傳道的話語,震撼許多聽聞的人。陸陸續續,有不滿意、不服氣、以為既得利益受威脅的個人和團體,紛紛來到耶穌面前。他們設法套話、抓耶穌的語病,為了看見耶穌重重摔一跤。處心積慮的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這回把根本不可迴避的納稅議題和宗教虔誠綁在一起。他們等待耶穌的出糗與難堪:耶穌究竟會支持凱撒及其合理性,暗指上帝比較小?或者向群眾呼籲上帝最大,間接慫恿規避納稅?他們盤算,這是一場十足贏定的較勁。事實是,出乎所有在場人的猜測,耶穌給出跌破眼鏡的答覆:「把凱撒的東西給凱撒,把上帝的東西給上帝。」

身為國家的一分子,基督徒同樣要盡公民納稅的義務。同時,耶穌告訴祂身邊的聽眾、以及很久之後才聽到這些話的我們,要把上帝的東西給上帝。耶穌的答覆,不只跳脫問題的設限,更進一步引領我們思考:那麼,什麼是上帝的東西?我們擁有哪些,其實是屬於上帝的?我們有沒有思想,要怎樣把原本屬於上帝的東西,物歸原「主」?

上帝創造宇宙萬物,又創造人類管理世界,使萬物生生不息。嚴格來說,基督徒全人都歸屬上帝。我們的生命,上帝賞賜;我們的身體,上帝保護;我們的心和靈,上帝堅固。我們拚了命爭取得到的東西、我們不費吹灰之力享有的東西、我們刻意忽視卻與生活環境息息相關的天然資源……,所有這些,沒有一樣不歸屬上帝。其中,人的心,是自己的所在之處。當我探視自己的心,問一問自己有沒有物歸原「主」?不要遺忘,我們的心其實也屬於上帝。



默想:

安靜自己的心,想想看有哪一樣東西是屬於上帝,我卻緊緊摟在懷裡不願交給祂的?

祈禱: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給予我這麼多擁有物,使我享受一切美好。祈求祢幫助我放下自己,甘心、樂意把屬於祢的東西獻上,為祢所用。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3月24日 星期三

《每日新眼光》2021/03/24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1年 03月 24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權柄,所為何事?

參考經文:《 馬可福音11章27節~12章12節》

11:27 他們又來到耶路撒冷。耶穌在聖殿裏行走的時候,祭司長、經學教師,和長老來見他,28 問他說:「你憑甚麼權柄做這些事?誰給你權柄做這些事呢?」29 耶穌回答:「我先問你們一句話,如果你們回答我,我就告訴你們我憑甚麼權柄做這些事。30 告訴我,約翰施洗的權是從哪裏來的?是從上帝還是從人來的?」31 他們開始爭辯起來,說:「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呢?如果我們說『從上帝那裏來的』,他會說:『那麼,你們為甚麼不相信約翰呢?』32 如果我們說『從人那裏來的』,恐怕人民會對付我們,因為他們都相信約翰是先知。」33 於是他們回答耶穌:「我們不知道。」耶穌對他們說:「那麼,我也不告訴你們我憑甚麼權柄做這些事。」12:1 耶穌又用比喻教導他們。他說:「有一個人開墾了一個葡萄園,周圍用籬笆圍著,在園裏挖了一個榨酒池,蓋了一座守望臺,然後把葡萄園租給佃戶,自己出外旅行去了。2 到了收葡萄的季節,他打發一個奴僕去向佃戶收他應得的分額。3 佃戶揪著那奴僕,毆打他,叫他空手回去。4 園主又打發另一個奴僕去;他們打破了他的頭,並且侮辱他。5 園主再打發一個奴僕去,他們把他殺了。他們又同樣地對付了許多人,有的打,有的殺。6 園主只剩他最疼愛的兒子。最後他打發他去見佃戶,心想:『他們一定會尊敬我的兒子。』7 可是那些佃戶彼此商議說:『這個人是園主的繼承人,來吧,把他殺了,他的產業就歸我們了!』8 他們就抓住那兒子,殺了他,把屍體拋出葡萄園外。」9 於是耶穌問:「這樣,葡萄園主要怎麼辦呢?他一定來殺滅這些佃戶,把葡萄園轉租給別人。10 你們沒有念過這段經文嗎?泥水匠所丟棄的這塊石頭已成為最重要的基石。11 這是主的作為,在我們眼中是多麼奇妙啊!」12 因為猶太人的領袖知道耶穌講的比喻是指責他們的,就想要逮捕他。可是他們怕群眾,只好離開他走了。

越來越多民眾簇擁跟隨著耶穌,同樣在一旁「跟隨」,卻懷著不同心機的一群宗教領袖,在聖殿裡,再也按捺不住隱藏內心的納悶。他們劈頭質問耶穌:祢憑什麼可以用七個餅和幾條小魚,就餵飽4000個男人?祢憑什麼可以輕鬆趕出多年來附身在孩童身上、操弄他身心的汙鬼?祢憑什麼能力治好盲人巴底買的眼睛?祢來到聖殿,憑什麼喝叱、甚至掀翻攤販的桌子?這群人心裡明白知曉:耶穌若不是鬼王,就是神王,或者是祂自己宣稱的那一位。後來,耶穌拋出引子,這群人機靈地閃避回答,耶穌也順勢四兩撥千斤,說:「那麼,我也不告訴你們我憑什麼權柄做這些事。」

在群體中,一個人是否有正當理由行使權柄,普遍被視為非常重要。因此,為了爭奪最高權柄,私底下不擇手段者大有人在。擁有權柄者,表示被授以權力,能充分展現被賦予權柄的能力。可惜的是,不論過去或現在,人們注目的焦點往往是:得到這個權柄有什麼甜頭可嚐?我應該怎麼樣得到這個權柄?得到某個權柄以後,又繼續追求比這個還要大的權柄,把自己埋入一個看不見盡頭的勾心鬥角、權力掌握、頭銜光環中。從耶穌的門徒互爭誰比較偉大,就清楚顯現人的弱點。

耶穌的權柄,來自至高者上帝,是無庸置疑的。但耶穌行使權柄的目的,不在於彰顯權柄的能力逐次遞增。綜觀耶穌透過權柄而行的神蹟奇事,每一次能力的展現,背後莫不是耶穌的焦心如焚,對人生命的終極關懷。不受宗教、文化、法律制約的耶穌,總是先看見生命的基本欠缺,進而行使權柄。有需要的人在祂面前一字排開,但耶穌有自己的優先順序,勝於滿足人們的好奇。

或許,耶穌更期待我們這些跟隨者關心的是,擁有權柄之後,我們要做什麼?我們要追求什麼?我們要權柄所為何事?當我們願意重讀耶穌走過的權柄足跡,將會發現憐憫和權柄互相依存──權柄延伸憐憫,憐憫展現權柄。

在教會談論權柄,不在於爭誰說的話比較大聲,因為基督信仰的權柄,會讓擁有權柄者心存憐憫,謙卑服事。越有權柄的人,越能看見需要被服事者的需要。這是主耶穌留給我們的提醒。



默想:

回想聖經中,耶穌帶著權柄說過的話、或行過的神蹟,試圖找出背後的關切。

祈禱:

主耶穌,謝謝祢教導我,權柄不在於高舉自己,或為自己牟利,乃是讓我容納更大的關懷,去幫助那些實際有需要、卻常常被輕易忽略的人。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3月23日 星期二

《每日新眼光》2021/03/23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1年 03月 23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祈禱的殿vs.賊窩

參考經文:《 馬可福音11章15~19節》

11:15 他們到了耶路撒冷,耶穌一進聖殿就把所有在聖殿裏作買賣的人都趕出去。他推倒兌換銀錢的人的桌子和販賣鴿子的人的凳子, 16 也不准任何人扛抬雜物在聖殿的院子穿來穿去。 17 他教導他們說:「聖經記載上帝的話說:『我的聖殿要作萬民禱告的殿』,你們卻把它變成賊窩!」 18 祭司長和經學教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殺害耶穌。但是他們怕他,因為群眾都欽佩他的教導。 19 傍晚,耶穌就和門徒到城外去。

耶穌時代的聖殿分為至聖所、聖所、女院、以色列人院、外邦人院。這些原本都應保持潔淨、分別為聖,作為敬拜禱告之用。因當時有許多猶太人散居在外,為服務那些外地的朝聖者,在聖殿的外院,允許擺設兌換奉獻銀錢和販賣祭牲的攤販。因旅居外地的人多半帶著當地錢幣,這些錢幣上會印統治者的肖像,不能用來奉獻,必須兌換成聖殿特製的舍客勒銀幣才能奉獻。

牛、羊、鴿子等攤位的設置,也是為了服務那些遠途而來的朝聖者。他們不可能在長途跋踄的旅途帶著牛、羊等祭牲同行,這些攤位正可滿足其需要。另一方面,祭牲在燒化祭奉獻前,都須先經過祭司檢驗合格,才得以擺上祭壇;若不合格,除了帶回去,只好與攤販交換,並補貼差價。如果祭司故意找碴,再肥美的牛羊也無法合格過關,必須向攤販購買合格的才准獻上祭壇。

原先良好的美意,卻因人的貪婪和墮落而變成剝削、欺騙的罪惡。欺騙朝聖客的事屢次發生,買賣糾紛此起彼落,雖有祭司在管理,但他們對這種汙穢行為已司空見慣,心靈麻痺了。更可能發生的惡行是,祭司也參與詐欺的勾當,從中得利。我們可以想像,當時必有一些人來到聖殿,不是因為要服務那些返鄉朝聖的同胞,而是為了作生意而來。這反而讓聖殿變成「賊窩與市場」,人們也對聖殿失去敬虔的心。耶穌把這些都看在眼裡,而讓祂最生氣的是,原本聖殿是要成為人民敬拜、祈禱的地方,如今卻成了吵鬧不堪、訛詐金錢的地方;原本是要使人心得到潔淨的地方,如今卻成了人心最黑暗的地方。

耶穌曾說:「那真正敬拜天父的,要用心靈和真誠敬拜。這樣的敬拜就是天父所要的。上帝是靈,敬拜祂的人必須以心靈和真誠敬拜。」(約翰福音4章23b~24節)換句話說,若只有富麗堂皇的禮拜堂,而沒有真實的敬拜心靈,也將成為一處不誠實的「賊窩」而已。耶穌不希望人因自己的私慾,破壞了與上帝的關係、破壞了原本對上帝敬虔的態度。主耶穌要聖殿成為祈禱的殿,成為人與上帝對話的地方,成為人聆聽上帝話語的地方。



默想:

我的教會是否有祈禱的空間?當我來到教會敬拜上帝時,我是否渴望聽見上帝的話,也渴望上帝聽我的祈禱?

祈禱:

為人捨命的主,祢看重我的生命,使我因祢的名可以坦然無懼來到天父面前,並藉著聖靈的感動聆聽上帝的話。謝謝祢除去我心中的雜念,不倚靠奉獻金錢多寡來取得上帝的喜悅,而是以真實的心靈來敬拜與奉獻。謝謝主垂聽我的祈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3月22日 星期一

《每日新眼光》2021/03/2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1年 03月 22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信心與結果子

參考經文:《 馬可福音11章12~14節,20~26節》

11:12 第二天,他們從伯大尼回城;在路上,耶穌餓了。 13 他看見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棵無花果樹,長滿了葉子,就走過去,想看看樹上有沒有果子。他到了樹前,只看見葉子,因為那時候不是結無花果的季節。 14 耶穌對著那棵樹說:「從今以後,再不會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門徒都聽見了這話。 11:20 第二天一早,耶穌和門徒又從那條路經過,看見那棵無花果樹連根都枯死了。 21 彼得記起這事的經過,就對耶穌說:「老師,你看,你所詛咒的無花果樹枯死了。」 22 耶穌回答他們:「對上帝要有信心! 23 我鄭重地告訴你們,你們若對這座山說:『起來,投到海裏去!』只要心裏不疑惑,確信所說的一定實現,這事就會為你們實現。 24 所以,我告訴你們,你們禱告,無論求甚麼,相信是得著了,就會得到你們所求的。 25 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先要饒恕得罪你們的人;這樣,你們的天父也會饒恕你們的過錯。 26 」

無花果是亞熱帶落葉小喬木,隸屬桑科榕屬,原產地在阿拉伯、小亞細亞及地中海沿岸地區,栽種歷史已超過5000年。台灣早在19世紀就引進種植,但種植面積並不大。果實本身其實是腫脹了的花序,生長在樹幹或樹枝及葉腋之下,通常是成雙生出來,在結果子後才會長葉子,因此葉子越茂盛,果實應該就越大。

當耶穌從伯大尼回耶路撒冷的路上,看見一棵長滿葉子的無花果,照理說應該同時結滿果子,但耶穌似乎沒看到果子,因此走近去確認,發現真的沒有果子,於是就咒詛這棵無花果樹,說:「從今以後,再不會有人吃你的果子!」後來,經文描述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聖殿,將那些在聖殿裡做買賣的人都趕出去,並教訓人上帝的聖殿要成為禱告的殿。耶穌潔淨聖殿的舉動,卻惹來祭司長和經學教師想殺害祂。第二天一早,耶穌和門徒從伯大尼往耶路撒冷,又從那條路經過時,發現無花果樹連根都枯死了。耶穌藉此教訓門徒要有信心,特別是禱告的信心,要他們心裡不要疑惑,這樣無論求什麼,相信就會得著所求的。在這之後,耶穌再度回到耶路撒冷,而此時猶太的宗教領袖質問耶穌潔淨聖殿的權柄。作者透過敘述讓故事精采交錯,使耶穌咒詛無花果樹與潔淨聖殿彼此相關連,重要的主題就是關於禱告與結果子。

我們可能會對無花果與禱告的關係感到疑惑,特別是在馬可福音11章20~25節,當彼得說受咒詛的無花果樹枯死了,耶穌回應門徒說:「對上帝要有信心!」這樣的對話讓我們很難進入狀況,總覺得好像有許多資訊被漏掉了。因為我們並沒有活在耶穌的時代,對於耶穌的描述,自然需要多一點資料才會明白。馬可福音的作者將耶穌這段回應安排在潔淨聖殿之後,也顯示在耶穌眼中,猶太人的信仰生活已經變質,使聖殿成了賊窩,如同無花果樹不只沒結果子,連根都枯乾了,已經無法可治。然而,跟隨耶穌的人則願意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有權柄潔淨聖殿,並且能改變人,使人結出屬靈的果子。凡跟隨耶穌的人,都能憑著信心祈求,而成為有能力結果子的人,所求的一切,也必能得著。



默想:

我能夠憑著信心祈求,成為葉子茂盛又多結果子的無花果樹嗎?我在祈禱時,是否有先饒恕得罪過我的人?

祈禱:

聽人祈求的主,求祢使我能明白祢的話語,幫助我在自以為美麗茂盛時,能察覺自己是否有結出美好果實。並使我以信心來到祢面前禱告之前,能先饒恕得罪我的人,使我可以結出真實美善的屬靈果子。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祈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3月21日 星期日

《每日新眼光》2021/03/2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1年 03月 21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順服的心

參考經文:《 馬可福音11章1~11節》

11:1 耶穌和門徒走近耶路撒冷,到了橄欖山的伯法其和伯大尼。耶穌打發兩個門徒先走, 2 吩咐他們說:「你們到前面的村子去。你們一進去,就會看見一匹沒有人騎過的小驢拴在那裏。你們把牠解開,牽到這裏來。 3 如果有人問你們:『為甚麼做這事?』你們就告訴他:『主要用牠,用後會立刻把小驢送回來。』」 4 他們去了,看見路旁有一匹小驢被拴在門外。他們正在解開繩子的時候, 5 有些站在那裏的人問他們:「你們為甚麼解開小驢?」 6 他們就照耶穌所吩咐的回答,那些人就讓他們牽走小驢。 7 他們把小驢牽到耶穌那裏,把他們的衣裳搭在驢背上,耶穌騎了上去。 8 有許多人用他們的衣裳鋪在路上,也有些人拿田野裏砍來的樹枝鋪在路上。 9 前行後隨的人喊著說:「頌讚上帝!願上帝賜福給那位奉主名而來的! 10 願上帝賜福給那將要臨到的我們祖宗大衛的國度!頌讚歸於至高的上帝!」 11 耶穌到了耶路撒冷,進聖殿去,各處察看一下。因為天已晚了,他就和十二使徒出城到伯大尼去。

今日,我們的讀經進度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經文──關於耶穌光榮進入耶路撒冷城的故事。這個耶穌光榮進入耶路撒冷的故事,也是四本福音書都共同有記載的,因為這是耶穌走向十字架道路的終末旅程。

耶穌入城時的坐騎是一頭驢子,這跟當時眾人期待的君王形象不同。對以色列人來說,得勝君王應該是騎馬的,耶穌卻選擇騎小驢。耶穌進城時,眾人夾道歡迎。在這時刻,他們並不在意耶穌的坐騎是什麼動物。不過,馬太福音的作者卻強調,耶穌選擇小驢是應驗先知撒迦利亞的預言:「錫安的居民哪,要歡喜快樂!耶路撒冷的人民哪,要歡呼!看,你們的君王來了!祂得勝,凱旋而來,卻謙虛地騎著一匹驢──騎著一匹小驢。」(撒迦利亞9章9節)

在耶穌榮耀進城的時刻,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哪裡呢?我們是迎接耶穌的眾人之一?或是跟隨在耶穌身邊的門徒?如果是在舞台上,打光師會把光打在哪裡?我想,主要的光當然是落在騎著小驢的耶穌身上,而祂的坐騎必然也是燈光的焦點。

因此,讓我們來想像一下,自己若是那隻驢子,會有什麼樣的心境呢?「我這隻小驢子,正悠哉地吃著草,突然一群陌生人(耶穌的學生)將我解開。我很害怕,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會如何。主人發現了,卻沒阻止,因為他們說:『主要用牠。』主人因此放開我,我就這樣被帶到耶穌面前。我有點害怕,但這位被稱老師的耶穌用溫暖的眼神看我,我與祂有了心靈交流,我知道祂不想被當作戰士,祂雖是彌賽亞,卻以走向死亡來施行拯救。因此,祂沒有選擇高大駿馬,而是選擇我這匹小驢子。這時刻,我終於明白,我要被主耶穌使用,我終於放心了,不再害怕。我順服地載著耶穌,一步步走入耶路撒冷城,聽著眾人歡呼和散那,我的內心雀躍著,這是何等光榮的時刻!但同時,我卻也感到悲傷,因為我正載著這位救主一步步走向死亡。但耶穌安慰我:『今日,我要使用你,正如天父上帝使用我一樣。』謝謝耶穌,讓我見證祂的榮耀與尊貴、謙卑與順服。進入耶路撒冷的這一段路,我將永遠記得。」



默想:

若有人對我說:「主要用你」,我願意順服回應嗎?即便如同小驢子,我仍然樂意嗎?

祈禱:

謙和的主耶穌,祢以謙卑順服為榜樣,讓人看見祢如何完成天父的旨意,順服地走向十字架,為要救贖罪人的生命。願祢的謙卑柔和進入我的生命,使我能順服祢,願意被祢使用,與祢同走十字架的道路。奉主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21/03/20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21年 第 4 季 第 13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成為上帝兒女的自由 

參考經文:加拉太書4章4~7節

4:4 但是時機成熟,上帝就差遣了自己的兒子,為女子所生,活在法律下, 5 為要救贖在法律下的人,使我們獲得上帝兒女的名份。 6 因為我們是他的兒女,上帝就差遣他兒子的靈進入我們的心,呼叫:「阿爸!我的父親!」 7 這樣,你不再是奴僕,而是兒子;既然是上帝的兒子,上帝就以你為繼承人。

◆上帝的福音 vs.人的福音

隨著福音進入非猶太人地區,越來越多外邦人開始接受耶穌基督成為他們的主。得救的人數增加看起來是件好事,卻有越來越多的衝突出現在教會內部,促使保羅得採取行動,將那看似要遠離福音的人們拉回來。有一方的人強調,外邦人必須成為猶太人,遵守摩西律法,才可以成為基督徒,最顯著的方式就是像猶太人一樣接受割禮。猶太人與外邦人的身分問題,釀成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對保羅而言,他更看見事情背後人與上帝之間的衝突。

保羅清楚道出,我們必須在「上帝的福音」與「人的福音」間做出抉擇。「人的福音」看來具有吸引力,彷彿只要照著一套公式去走,就可以得著上帝的祝福。然而人們卻不知道,這條路與真正的自由,還有很大的差距,誤以為只要靠著好行為,或是接受割禮,就可以在身分上做出轉換。這實在是大錯特錯!因為又有誰能定義出,領受恩典的公式是什麼呢?

明明已是自由人,卻不明白何為自由,竟然選擇回到奴隸狀態,甚至要求別人跟他一樣繼續當奴隸。這令保羅十分頭痛,字裡行間掩蓋不住心中的焦慮與惱怒。「你們受洗跟基督合而為一,正像穿上基督,有祂的生命。不分猶太人或外邦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在基督耶穌的生命裡,你們都成為一體了。」(加拉太書3章27~28節)人性的弱點,在於容易被看來有理的學說或有權勢的人牽著鼻子走,反倒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如何領受恩典。

閱讀保羅書信的過程不免令人疑惑,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問題,卻引發這麼大的爭論,到底保羅在堅持什麼?還是他就是一個喜歡小題大作,愛惹麻煩的Trouble maker(麻煩製造者)?保羅的使命,正是透過聖經釋義、神學思考,幫助教會把信仰落實在生活,並分享從上帝而來的祝福給身旁的人。

牧養教會,好像在解一堆永遠解不完的應用問題,每件事情看起來好像以前處理過,然而不同的人事物與時間點,經驗也不一定管用。何其渺小的人們,反覆活在這些衝突裡,無法靠著自己的能力或一套公式去找到解答,更突顯出上帝的恩典何等寶貴。

◆福音的真自由

「但是時機成熟,上帝就差遣了自己的兒子,為女子所生,活在法律下,為要救贖在法律下的人,使我們獲得上帝兒女的名分。」(4章4~5節)按照希臘文化的傳統,奴隸要獲得自由,往往是一個奴隸獲得富有自由人的注意,因此自由人去到聖殿裡交給祭司一筆錢,換取這位奴隸得著釋放的自由。於是這位奴隸不再被工作所定義,身上不再有價格,而單純被有尊嚴的視為一個人。

從接受耶穌那刻開始,我們不再是奴隸,而是上帝的兒女。上帝差祂兒子進入我們的心,使我們能呼叫:「阿爸,父!」人與上帝的關係是自由的,不再需要靠任何外在形式,不再需要去奪取,而是學習去接受,並享受在這份恩典中,這就是真實的福音了!

自由的享受恩典,乍聽之下好像很自然,然而它遠比想像中還要困難,只是我們都沒有察覺而已。不久前,探訪一位甫從國外學成歸國任教的神學院老師,聽了他的分享。因為學校在山區,能分配到的宿舍空間不太理想,特別他們有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孩,一不小心就可能發生危險。經過一段時間,恰好有其他宿舍空出來,助理建議他向學校申請能否更換宿舍,不過優先權在另一位較資深的老師身上。畢竟是菜鳥,所以他不對此事抱有期待。後來,是那位老師知道他們也想申請宿舍,衡量自己沒有小孩,決定把宿舍讓給他們。面對突然的轉折,年輕老師反倒遲疑了,開始與自己對話:資淺的搶在資深的前面,會不會破壞遊戲規則,對資深老師會不會不好意思……。就在不知如何做決定之際,忽然有聲音對他說:「接受恩典也是需要學習的!」讓他好似被打醒了一樣。

我們太容易被一種框架限制,每當恩典來到之際,很習慣的先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自己不配,接受別人幫助以後要怎麼還這人情……。原來,我們比想像中還要不自由!最後,他們開心地更換了宿舍,小孩得著安全的活動空間,不論是老師之間或是與學生的團契關係,也因這空間而更加緊密。

怕麻煩別人,是台灣文化裡的一種緊箍咒,因為好像欠人家就一定要還。然而在教會裡,我們學習一個截然不同的文化,大家以服事彼此的心連結一起,學習分享上帝賜給每個人不同的恩典。因此,在恩典的關係裡,我們就是上帝的兒女,能夠享受真正的自由。

討論題綱:

1.即便處在看似平等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地位卻始終不平等,為什麼有這種情形?我們能如何平衡這些衝突呢?

2.為什麼無條件的領受恩典對我們來說這麼困難?為什麼我們一直會怕麻煩別人呢?

 

代禱事項:

1.在我們的社會裡,有來自不同國家的異鄉人成為移工,他們的地位常被人所忽略,請為整體社會能活出共生價值祈禱。

2.請為教會能夠突破自己的框架,貼近軟弱者的生命祈禱,單單學習耶穌基督的樣式,賜給人真正的祝福。

祈禱文:

天父!在這聖誕節期,提醒我們意識到這是一份從天外飛來的禮物,因著耶穌降生,我們的身分已被改變,從罪惡的重擔裡被贖回,得以自由的在每個時刻呼叫「阿爸,父!」謝謝祢,讓我們與祢建立親密的關係,與教會弟兄姊妹建立親密的關係,不分地位高低,不分男女,是真實的平等,真實的合一。願祢使我們成為和平的使者,創造共生價值。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觀察我們生活周遭的異鄉人,他們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是否有什麼不平等的對待?透過問候與鼓勵,為他們在聖誕節期得享平安獻上祈禱。

2.請觀察團契契友的需要,彼此分享一項自己所能預備的禮物與祝福,學習建造自由的真實信仰群體。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