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每日新眼光》2023/04/30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3年 04月 30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突破框架,勇敢爭取

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15章1~63節》

15:1 猶大支族各家所分得的土地如下:他們的土地往南伸展到以東邊界,到尋曠野的最南端。 2 這南邊地界是從死海南端開始, 3 往南從亞克拉濱隘口到尋,又從加低斯‧巴尼亞南方往北,經過希斯崙,直到亞達珥,再轉向甲加, 4 直到押捫,再順著埃及邊境的河流到地中海。這就是猶大支族南邊的地界。 5 東邊的地界是死海,往上到約旦河流入死海的進口處。北邊的地界從那進口處開始, 6 延伸到伯‧曷拉,俯視約旦河谷那山嶺的北方,往北到波罕石(波罕是呂便的兒子), 7 再從「災難谷」到底璧,往北到吉甲(吉甲面對谷的南面亞都冥隘口)。地界再延伸到隱‧示麥,通往隱‧羅結, 8 沿著欣嫩子谷到山南面的耶布斯城(就是耶路撒冷),再從這裏往上到欣嫩谷西邊的山頂,就是利乏音谷的北端, 9 又延到尼弗多亞泉,到以弗倫山附近的城鎮,然後轉向巴拉(又叫基列‧耶琳), 10 繞過巴拉西邊到以東山區,接連耶林山北邊(又叫基撒崙山),往下到伯‧示麥,過亭納, 11 然後往以革倫北邊的山,再轉向施基崙,經巴拉山到雅比聶,直到地中海。 12 地中海就是猶大支族西邊的邊界。猶大家族的人就是住在這地區。 13 約書亞遵照上主的命令把猶大一部分土地分給猶大支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迦勒得到希伯崙,就是屬於亞衲父親亞巴的城。 14 他把亞衲三個兒子的後代趕出城;這些人是示篩族、亞希幔族,和撻買族。 15 迦勒又從那裏攻打底璧的居民。(這城以前叫基列‧西弗。) 16 迦勒說:「誰攻下基列‧西弗,我就把女兒押撒嫁給他。」 17 迦勒的弟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攻取了那城;於是迦勒把女兒押撒給他作妻子。 18 結婚的那一天,俄陀聶慫恿押撒去向她父親要一塊田地。押撒下了驢;迦勒問她要甚麼, 19 她說:「我要水泉,因為你給我的地是乾地。」於是迦勒把上泉下泉都給了她。 20 以下是猶大支族各家所得作為產業的土地。 21 最南邊靠近以東邊境的城鎮有:甲薛、以得、雅姑珥、 22 基拿、底摩拿、亞大達、 23 基低斯、夏瑣、以提楠、 24 西弗、提鍊、比亞綠、 25 夏瑣‧哈大他、加略‧希斯崙(就是夏瑣)、 26 亞曼、示瑪、摩拉大、 27 哈薩‧迦大、黑實門、伯‧帕列、 28 哈薩‧書亞、別是巴、比斯約他、 29 巴拉、以因、以森、 30 伊勒多臘、基失、何珥瑪、 31 洗革拉、麥瑪拿、三撒拿、 32 利巴勿、實欣、亞因,和臨門,共二十九座城,以及附近的村莊。 33 在丘陵的城鎮有:以實陶、瑣拉、亞實拿、 34 撒挪亞、隱‧干寧、他普亞、以楠、 35 耶末、亞杜蘭、梭哥、亞西加、 36 沙拉音、亞底他音、基底拉,和基底羅他音,共十四座城,以及附近的村莊。 37 又有洗楠、哈大沙、麥大‧迦得、 38 底連、米斯巴、約帖、 39 拉吉、波斯加、伊磯倫、 40 迦本、拉幔、基提利、 41 基低羅、伯‧大袞、拿瑪,和瑪基大,共十六座城,以及附近的村莊。 42 又有立拿、以帖、亞珊、 43 益弗他、亞實拿、尼悉、 44 基伊拉、亞革悉,和瑪利沙,共九座城,以及附近的村莊。 45 又有以革倫和附近的村鎮, 46 以及從以革倫到地中海、靠近亞實突的所有村莊。 47 又有亞實突和迦薩,連同附近的村鎮,直到埃及邊境的河流和地中海岸。 48 在山區有:沙密、雅提珥、梭哥、 49 大拿、基列‧薩拿(就是底璧)、 50 亞拿伯、以實提莫、亞念、 51 歌珊、何倫,和基羅,共十一座城,以及附近的村莊。 52 又有亞拉、度瑪、以珊、 53 雅農、伯‧他普亞、亞非加、 54 宏他、基列‧亞巴(就是希伯崙),和洗珥,共九座城,以及附近的村莊。 55 又有瑪雲、迦密、西弗、淤他、 56 耶斯列、約甸、撒挪亞、 57 該隱、基比亞,和亭納,共十座城,以及附近的村莊。 58 又有哈忽、伯‧夙、基突、 59 瑪臘、伯‧亞諾,和伊勒提君,共六座城,以及附近的村莊。 60 又有基列‧巴力(就是基列‧耶琳)和拉巴兩座城,以及附近的村莊。 61 在曠野有:伯‧亞拉巴、密丁、西迦迦、 62 匿珊、鹽城,和隱‧基底,共六座城,以及附近的村莊。 63 猶大人無法把住在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趕走,因此耶布斯人仍然跟猶大人一起住在那裏,直到今日。

約書亞記15章,詳細敘述猶大支族各家所分得的土地。經文中間,插入一段迦勒的故事(13~19節)。迦勒從約書亞那裡分得希伯崙,就趕出城裡的亞衲族人,並從那裡攻打底璧,這城以前叫基列‧西弗。迦勒說:「誰攻下基列‧西弗,我就把我女兒押撒嫁給他。」(16節)迦勒的姪子俄陀聶攻取那城,迦勒就把女兒押撒嫁給他,押撒成了戰士的妻子。俄陀聶與押撒結婚那天,慫恿她向父親要田地。押撒就對父親說:「請給我一件禮物;我要一些水泉,因為你給我的土地是乾地。」(19節a)押撒知道乾旱的土地需要水源,勇敢爭取水泉,因這在沙漠中是極珍貴的資源。而迦勒也慷慨把上泉下泉都給了女兒,把他從上帝所得的祝福分享出去。

押撒向父親要水泉,經文中「請給我一件禮物」,原文並沒有「請求」的意思,直譯是「給我一個祝福」。押撒為了更美好的未來,勇敢跨越限制,向父親「要求」禮物,結果她得到了!在古代的父權體制下,女性被視為附屬品,在以色列社會中沒有地位和權利,土地繼承權是男性的特權。押撒的行動正是對抗父權制度,期盼得到平等的對待。俄陀聶原本叫押撒向父親要田地,押撒則有智慧地爭取到兩處泉水,她的表現遠超過丈夫的期待。押撒的名字含意是「腳鐲」,但她用行動證明自己不像她的名字一樣,只是華而不實的裝飾品。相反地,押撒勇敢突破框架和限制,為自己爭取美好的未來。今日,我們是否也有勇氣突破制度的框架呢?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創造平等的未來?

這段插曲中,提到三位勇敢的人。第一位是迦勒,為了取得上帝應許之地,他堅持奮戰到底,並得到一位勇士幫助他完成任務。其次是俄陀聶,他幫助迦勒攻下基列‧西弗城,他也是上帝興起的第一位士師。根據士師記3章7~11節的記載,以色列人在迦南地安居後,就忘了上帝,於是上帝向他們發怒,讓外族人挾制他們。後來他們哀求上帝,上帝就派俄陀聶拯救他們。上帝的靈臨到俄陀聶,他就作以色列人的士師,使他打勝仗。第三位是押撒,她突破框架,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期待,為自己和家人爭取了權利。

願我們成為勇敢的人,有耐心、力量和智慧,如神學家尼布爾的祈禱一樣:「主啊,賜我寧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賜我智慧,以分辨二者的不同。讓我認真過每一天,享受生命的每時刻;迎接艱難,作為進入平安的途徑。」



默想:

在生活中,我是否有勇氣突破框架和制度的限制?

祈禱:

主啊!懇求祢幫助我成為勇敢的人,有耐心、有力量、有智慧。奉主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4月29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23/04/29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23年 第 2 季 第 05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追隨基督 

參考經文:彼得前書2章19~25節

2:19 如果你們因領會這是上帝的旨意,願意忍受不當受的痛苦,上帝就會賜福給你們。 20 如果你們是因犯過錯而忍受責打,那有甚麼光榮呢?只有因行善而忍受苦難的人才能蒙上帝賜福。 21 上帝呼召你們的目的就在這裏;因為基督為你們受苦,給你們留下榜樣,為要使你們能夠跟隨他的腳步走。 22 他沒有犯過罪;沒有人聽見過他撒謊。 23 他受辱罵不還口,受虐待也不說恐嚇的話,只仰望公義的審判者。 24 基督親身把我們的罪帶到十字架上,使我們不再生活在罪中,只為公義而活。由於他所受的創傷,你們得到了醫治。 25 從前你們都像迷失的羊,現在已經歸回,跟隨著你們靈魂的牧人和監護者了。

◆受苦的基督徒

基督徒為何受苦?特別是當他們堅持信仰和行善,卻仍遭受苦難,可能永遠是個奧祕。雖然許多人提出不同理由,嘗試解釋苦難的原因,但對於那些親身經歷苦難的人,無論多麼充分的理由或強而有力的論證,似乎都不容易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安慰。

彼得前書主要目的,就是鼓勵在艱難處境下的基督徒,不要失去盼望。當時,基督徒生活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被要求順從甚至崇拜羅馬皇帝。但是,基督徒卻只承認另外一位王──耶穌基督。雖然他們生活在當時社會的底層,有些甚至是奴隸身分,但是,他們堅定地持守基督信仰,拒絕拜當時人們和主人所拜的神明。為此,周遭的人認為他們是一群反社會、違背主流文化的異類。他們因為信仰的緣故,面對眾人的厭惡及迫害,遭受極大的苦難。

在初代教會,基督徒因堅持信仰而常被排斥,甚至面對殺身之禍。基督徒為信仰受逼迫,持續了好幾個世紀。北非教會很早就流傳殉道者聖蓓蓓(St. Perpetua)的故事。在第3世紀,貴族出身的蓓蓓,因為基督信仰,生下幼子即被捕入獄。老父親常去監獄探望,屢次勸她放棄信仰,她都堅定拒絕。她說︰「每件東西都有名字,嘗試給它另一個名字是沒有用的。我有基督徒的名字,這是無法改變的。」當地省長脅迫她背教,說:「可憐妳那年老的父親;可憐妳剛出生的男孩吧!難道妳不能為羅馬皇帝犧牲一下嗎?」她回答:「我不會妥協!」省長又問︰「妳是基督徒嗎?」「我是。」她堅定回答,深知為基督受苦是上帝的旨意。聖蓓蓓殉道時,年僅22歲。

◆耶穌基督:信徒受苦的模範

彼得前書2章這段經文陳明,那些面臨苦難的信徒,並不是因為作惡多端的緣故,卻是因為行善而受苦。彼得勉勵他們,若能體會苦難的原因,是因為堅持信仰、行公義,並相信這是上帝的旨意,願意堅持忍耐,上帝就會賜福給他們(19~20節)。

彼得對當時的信徒說,他們並非最先受苦的人,因他們所信的耶穌基督,早就為遵行上帝旨意而受苦。耶穌雖然是上帝之子,一生卻不斷受誤解、拒絕、仇視、審判、囚禁、鞭打,最後走上死亡之路。因此,上帝也呼召相信耶穌基督的門徒,來跟隨祂的腳步(21節)。接著,彼得引用以賽亞書53章受苦僕人的經文,提及基督雖然遭受陷害和苦難,卻不採取直接報復的手段:「祂沒有犯過罪,也沒有人聽過祂撒謊。祂受辱罵不還口,受虐待也不說恐嚇的話,只仰望公義的審判者。」(22~23節)

耶穌基督通過自己的受苦,把我們的罪帶到十字架上,使我們不再生活在罪中,不再受罪的束縛,願意只為公義而活。因為耶穌基督的受苦,使相信祂的人們得到徹底的醫治。我們從前就如迷失的羊,現在已經歸回主的懷抱,並願意忠實跟隨這位靈魂的牧人和監護者(24~25節)。

◆忠實地追隨基督

現今,有些牧者或教會傳揚這類信息:「只要你忠心地跟隨基督,必然得到上帝的祝福。」「只要你盡力地服事教會,就會得著主賜的平安及順利。」但我們從彼得前書清楚看見,有時我們忠實地跟隨耶穌基督,卻會面對苦難,甚至死亡的威脅。主耶穌一生所行的道路,並非只有榮耀或不需經歷苦難之路。相反地,祂經歷了種種苦難的考驗,並勝過試探,終能得著上帝所賜的榮耀。耶穌基督的一生,也是所有跟隨祂的人的寫照。

聰明優異的德國神學家潘霍華,年僅21歲就完成博士論文。畢業後曾赴美國紐約協和神學院深造,學成返國便登上柏林大學的神學講台,並受按立為牧師。當時,歐洲許多國家都在納粹德國暴政陰影下,潘霍華加入抗暴地下組織,大聲疾呼反對希特勒的殘暴。他曾有機會到美國躲避納粹政權的壓迫,紐約協和神學院也決定聘他任教,眾人都勸他在美國居住比較安全。雖然他知道返回德國必然遭遇危險和苦難,但他知道這是上帝的旨意,所以選擇返回祖國。後來,潘霍華因為參加反對希特勒暴政的運動被捕,於1945年被處死,年僅39歲。

潘霍華在《追隨基督》一書中,寫下這段話:「我們成為門徒時,我們降服在基督裡,與祂的死聯合──我們放棄自己的生命以進入死中……當基督呼召一個人,祂是呼召他來為祂死。」聖蓓蓓和潘霍華兩人的一生,正是追隨基督的門徒降服在基督裡、與祂的死聯合的最佳寫照!

討論題綱:

1.你個人或所認識的人當中,是否有人曾因堅持基督信仰或行公義,而經歷苦難?請分享這些信仰的故事。

2.今天的經文,以及薄白秋和潘霍華的故事,帶給你哪些提醒、挑戰、幫助和安慰?

 

代禱事項:

1.為因信仰經歷苦難的弟兄姊妹代禱,求主賜他們足夠的勇氣和力量,使他們在苦難當中,仍能忠實、喜樂地為主做見證。

2.求聖靈感動更多弟兄姊妹成為追隨耶穌的門徒,因真理的教導信仰逐漸成長,進而幫助教會成為健康成熟的教會。

祈禱文:

永生的主上帝,感謝祢藉著自己的話語,再次提醒、激勵我們。祢的大能戰勝了死亡的勢力,使祢的聖子耶穌從死人中復活,不再受到死亡的束縛。當我們堅持對基督的信仰,而被這個世界鄙視、看輕和厭惡時,求祢成為我們的力量及幫助,願意堅定地忍受這些考驗。求祢讓大牧者耶穌扶持我們的軟弱,讓我們得以忠心地追隨祂。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每天用一些時間,思考主耶穌基督受苦的一生,求主幫助自己能有足夠的力量勝過苦難的考驗。

2.請查閱有關初代教會信徒殉道的事蹟,或基督徒為義受逼迫仍堅守信仰的相關見證,寫下自己的心得和反思。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新眼光》2023/04/29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3年 04月 29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全心順服上帝

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14章1~15節》

14:1 以下是以色列人在約旦河西岸迦南地分配產業的情形。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以及以色列各支族各家的領袖們把土地分配給人民。 2 他們遵照上主給摩西的命令,抽籤決定了約旦河西分給九個半支族的土地。 3 摩西已經把約旦河東的土地分配給其他二個半支族的人。(約瑟的後代分成瑪拿西和以法蓮兩個支族。)利未人沒有分得任何土地,但是他們有城可居住,有田野可養牛羊。 4 5 以色列人遵照上主給摩西的命令把土地分配了。 6 有一天,有些猶大支族的人到吉甲去見約書亞。其中一個人叫迦勒,是基尼洗人耶孚尼的兒子。他對約書亞說:「在加低斯‧巴尼亞時,上主對神的人摩西提到你和我的事,你是知道的。 7 我四十歲的時候,上主的僕人摩西差派我從加低斯‧巴尼亞來偵察這地;我據實把所看到的向他報告。 8 可是,跟我同去的人的報告使人民懼怕,我卻全心順從了上主─我的上帝。 9 那天,摩西曾答應我,將來我跟我的子孫一定會得到這塊地,就是我腳走過的土地,作為我們的產業,因為我全心順從了上主─我的上帝。 10 現在請看,從上主對摩西說那些話到現在,已經過了四十五年。那時以色列人在曠野流蕩。上主照著他的許諾保守我至今健在。看!我已經八十五歲了。 11 今天我仍然健壯,像當年摩西派我出去時一樣。我仍然強壯,可以打仗或做其他的事。 12 現在,請你把上主應許給我的山區給我吧,就是我和同伴回來報告那天上主所許諾的。那時我們向你報告,那地方有亞衲族巨人,住在高大的城牆裏面。說不定上主會與我同在,我能夠把他們趕出去,正像上主所許諾的。」 13 約書亞祝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把希伯崙城給了他,作為他的產業。 14 希伯崙到現在仍然屬於基尼洗人耶孚尼的兒子迦勒的後代,因為他全心順服上主─以色列的上帝。 15 在這以前,希伯崙叫作亞巴城。(亞巴人是亞衲族中最強大的一族。)從此,這地方太平,沒有戰爭。

迦勒從年輕到老,全心順從上帝。當年,他受摩西差派到迦南地偵查時,據實把所看到的向摩西報告。如今,迦勒也不怕住在高大城牆裡的亞衲族巨人,勇於向約書亞爭取摩西當年答應給他的土地。最後,迦勒得到希伯崙城的土地,就是上帝應許帶領他進入的那地。約書亞和迦勒在年輕時就信靠上帝,他們是有信心的探子,深信上帝的同在,他們堅信以色列人有足夠的力量進入那地。然而,當時其餘的探子是害怕的,因為他們不相信上帝是信實、守約的,他們懷疑上帝的應許。於是,這些探子在以色列人當中散布有關那地不確實的報告。他們說:「那地的出產還不夠養活當地的人呢。我們所看見的每一個人都很高大。我們在那裡甚至見到了巨人亞衲的後代;我們覺得自己像蚱蜢一樣渺小,而在他們眼中,我們也的確是這樣。」(民數記13章32~33節)

約書亞和迦勒依靠上帝的帶領,勇敢抗衡那些害怕的人,他們悲傷地對人民說:「如果上主喜歡我們,祂會領我們到那裡,把那片流奶與蜜的肥沃土地賜給我們。你們不要背叛上主,不要怕當地的居民。我們將輕易地征服他們。上主與我們同在;祂已經擊敗了那些保護他們的神明。所以你們不要害怕!」(民數記14章8~9節)迦勒勇敢倚靠上帝,對上帝保持盼望,即使被輕視,仍然深信在曠野中,上帝必與他們同在。迦勒相信,曠野是通往應許之地的必經之路。迦勒有一個和別人不同的心志,就是忠於上帝,專心跟從祂,信靠祂的應許(參閱民數記14章24節)。迦勒有強烈克服困境的態度,勇於冒險,更肯定上帝必帶領他們進入那地。他一直對上帝忠心,雖然他也會害怕,但他對上帝有信心。迦勒很有耐心,過了45年,直到85歲終於等到上帝許諾的土地,並感謝上帝保守他身體健壯。迦勒持久信靠上帝,而不是一閃而過的信心。他的勇氣、耐心與忠誠,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一件事值得你花45年去完成?迦勒一輩子全心順從上帝,專心跟從上帝,即使到老也深信上帝的應許不落空,他仍願意冒險進入應許之地。是什麼力量使他永不放棄堅持這應許?是他的信仰嗎?雖然曾經歷痛苦、孤單、黑暗之地,但在艱難中,他沒有失去自己,沒有忘記上帝,而是對未來保持盼望,最後他得以進入那地。懇求主幫助我們,在疲乏中,仍全心倚靠祂的帶領,不斷尋求祂的旨意,聆聽祂的聲音。



默想:

在我的生命中,是否有一件事值得我持續努力去完成?

祈禱:

懇求主幫助我,在疲乏中能倚靠祢的帶領,不斷尋求祢的旨意,聽祢的聲音。奉主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4月28日 星期五

《每日新眼光》2023/04/28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3年 04月 28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現代的利未人

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13章8~33節》

13:8 呂便支族、迦得支族,和瑪拿西半支族的人已經得到上主的僕人摩西分配給他們、在約旦河東岸的土地。 9 他們的土地從亞嫩谷邊的亞羅珥一直到谷中的城,包括米底巴到底本所有的高原; 10 又伸展到亞捫邊界,包括在希實本的亞摩利王西宏所統治的各城。 11 這塊土地也包括基列、基述和瑪迦、整個黑門山,和巴珊全境,直到撒迦; 12 又包括最後一個利乏音人噩王所統治的國土─亞斯他錄和以得來。摩西打敗了這些人,把他們趕出去。 13 可是以色列人沒有趕走基述和瑪迦人;他們直到今日仍然居住在以色列境內。 14 摩西沒有分配土地給利未人。上主曾經告訴摩西,他們要分得燒獻給上主─以色列上帝的祭物;這就是他們的產業。 15 摩西分配一部分土地給呂便支族各家,作為他們的產業。 16 他們的地界延伸到亞嫩谷邊的亞羅珥,和谷中的城,以及米底巴周圍的高原; 17 又包括希實本和高原上所有的城,就是底本、巴末‧巴力、伯‧巴力‧勉、 18 雅雜、基底莫、米法押、 19 基列亭、西比瑪、谷中山丘上的細列哈‧沙轄、 20 伯‧比珥、比斯迦山坡,和伯‧耶西末。 21 他們的土地也包括高原上所有的城和在希實本的亞摩利王西宏全部的國土。摩西擊敗了西宏王,也打敗了米甸的首領們:以未、利金、蘇珥、戶珥,和利巴。這些首領曾經為西宏王統治這地區。 22 在以色列人所殺的人當中,有比珥的兒子占卜者巴蘭。 23 呂便支族的西邊是以約旦河為界。以上這些城鎮都分配給呂便支族各家,作為他們的產業。 24 摩西也分配一部分土地給迦得支族各家,作為他們的產業。 25 他們的地界包括雅謝和基列所有的城,以及亞捫人土地的一半,直到拉巴東邊的亞羅珥; 26 又包括從希實本到拉抹‧米斯巴和比多寧,從瑪哈念到羅底巴的邊界。 27 約旦谷的部分包括伯‧哈蘭、伯‧寧拉、疏割,和撒分,就是希實本王西宏其餘的土地,西邊的邊界是約旦河,往北伸展到加利利湖。 28 以上這些城鎮分配給迦得支族各家,作為他們的產業。 29 摩西分配一部分土地給瑪拿西半支族各家,作為他們的產業。 30 他們的地界延伸到瑪哈念,包括巴珊全地,就是巴珊王噩的全部土地,以及在巴珊、屬睚珥的六十個村莊。 31 又包括半個基列和巴珊王噩的兩座大城─亞斯他錄和以得來。以上這些土地都分配給瑪拿西半支族;這半支族是瑪拿西的兒子瑪吉的後代。 32 以上所記是當年摩西在摩押平原劃分耶利哥和約旦河東岸土地的情形。 33 他沒有分配土地給利未支族;他告訴他們,那獻給上主─以色列上帝的祭物就是他們分得的產業。

約書亞遵照上主給摩西的命令,把所得之地分配給以色列各支派,但摩西沒有分配土地給利未人,因為那獻給上帝的祭物,就是他們的產業(約書亞記13章14、33節)。雖然利未人沒有分得任何土地,但是他們有城可居住,有田野可養牛羊(14章3節b)。利未人居住在約書亞所征服的48座城,以及附近的草原(21章41節)。

利未人就是雅各和麗亞所生的第三個兒子利未的子孫,從這個支派延續下來的有亞倫和摩西,其中亞倫和他的後裔更被指派擔任祭司職分。利未人作為宗教專業人士,他們主要辦理聖幕裡的事,教導妥拉和獻祭。利未人從其他支派收取十分之一的出產,作為他們在聖幕事奉的酬報(民數記18章21節)。

利未的意思是「聯合」,以色列人不能直接跟上帝接觸,而是藉著祭司和禮儀與上帝接觸。獻祭是上帝給人的恩典,使人與神的關係得以恢復,作為潔淨、除罪、復和的行動。美國猶太聖經學者米爾格羅姆(Jacob Milgrom)指出,祭司有兩項基本的任務要做:「教導以色列人避免使玷汙發生,及每逢聖殿被玷汙時就去潔淨。」(布魯格曼,《布氏舊約導論》,112頁)利未人作為宗教專業人士,就像是現代的牧者(包含傳道師),牧師的角色除了教導上帝的話語,主持禮拜,也帶領會眾在禮拜中恢復與上帝的關係,使得會眾在禮拜中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藉著與上帝相遇恢復健康。你曾經在禮拜中有這樣的感受嗎?

這段經文,讓我們重新思考牧師的角色。牧師如何引領會眾在禮拜中具體感受到上帝?如何使會眾在基督裡與上帝和好,在生活中恢復與他人、與自然界的關係,也與自己和好?為此,禮拜更新是重要且必要的,教會的禮拜應避免儀式的僵化,要讓禮拜的每個程序都能使人經歷上帝的臨在。此外,牧者如何鼓勵弟兄姊妹在生活中與上帝連結,使其在人際關係及社會參與中實踐信仰,並活出自己新造的生命?如此看來,牧養就像一趟旅程──陪伴與培育同工生命成長的旅程,而我們每個人也朝「生命的整全」走去。

昔日,以色列人只能透過祭司向上帝獻祭;如今,信徒皆祭司,所有人都能敬拜上帝、朝聖、祈禱,和表達個人的敬虔。上帝對人的關心無身分之別,所有人都能和上帝建立關係、更深連結,祂也使人彼此連結與分享。懇求上帝幫助我們,使我們在生活中與祂連結,也與人、與社會、與自然連結,使彼此的關係漸漸復原。



默想:

我如何在生活中與上帝連結?

祈禱:

上帝啊!懇求祢幫助我,使我在生活中與祢連結,也與人、與社會、與自然連結,使彼此的關係復原。奉主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4月27日 星期四

《每日新眼光》2023/04/27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3年 04月 27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長者也有任務

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13章1~7節》

13:1 這時候,約書亞已經老邁。上主對他說:「你很老了,可是還有廣大的地區沒有征服, 2 就是非利士和基述的整個地區, 3 以及南方亞衛人所有的土地。(這塊地南自埃及邊境的西曷河,北至以革倫的邊境,原屬於迦南人,就是住在迦薩、亞實突、亞實基倫、迦特,和以革倫的非利士五個王所有的。) 4 還有迦南人所有的土地,和屬於西頓人和米亞拉,直到亞摩利人邊境的亞弗; 5 又有迦巴勒人的土地,黎巴嫩東邊所有的土地─從黑門山南邊的巴力‧迦得到哈馬隘口。 6 這地區包括住在黎巴嫩山和米斯利弗‧瑪音之間山區的西頓人所有的土地。當以色列人前進的時候,我要親自把這些人都趕出去。你要照著我命令你的話把這塊地分配給以色列人。 7 現在,你把這塊地分給其他的九個支族和瑪拿西半支族,作為他們的產業。」

上帝吩咐約書亞進入那地,雖然他很老了,可是還有任務需要完成。上帝對他說:「當以色列人前進的時候,我要親自把這些人都趕出去。你要照著我命令你的話把這塊地分配給以色列人。」(約書亞記13章6節b)約書亞記中,關於占領土地和分配土地的兩大部分,是以申命記傳統的誡命為依據,而繼續占有土地的方式是順服妥拉的指引。這些敘述是在多年後作者寫給以色列人,目的是要以色列人繼續對上帝忠心,緊緊跟隨上帝。約書亞也指示以色列人要謹守摩西的教導:「你們要切實遵守摩西頒給你們的法律:要愛上主──你們的上帝,遵行祂的旨意,服從祂的誡命,忠於祂,全心全意事奉祂。」(約書亞記22章5節)

此外,今天這段經文也提到,長者也有任務,就是分享上帝的恩典(分配土地給族人)。這讓我想起一部長者的紀錄片《一個世代的故事:教宗方濟各與智者們》,一群銀髮族在片中分享其人生旅程經歷過哪些重要課題。第一集的主題是「愛」,本集採訪了幾位長者,在他們的生活中如何分享愛、怎樣學習愛、實踐愛。更精確的說,是這些長者如何延續了愛。其中一位90歲的阿根廷長者說:「愛是為革命喪亡的人討回公道,並尋回他們的小孩。」另一位長者說:「愛是把生命還給人家,然後也會還給我自己生命。」這些長者都用生命在分享愛,分享上帝的恩典,把愛傳出去。

《一個世代的故事》第二集主題是「夢想」。在這一集裡,教宗方濟各說:「長者要有夢想,不然他們會一直緬懷過去。緬懷不是壞事,它能喚醒生命中美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沒有帶著新希望往前走,你就會很像動脈硬化。」本集拍攝了四位長者的夢想,其中一位88歲的西班牙自由跳傘家說,中年喪子的傷痛難以走出,但是跳傘讓她擁抱熱情,並找回生存的意志,因為當初是兒子教會她跳傘的。在空中,她總感到兒子與她一起飛翔。至今,她累計跳傘超過900次,透過跳傘,她面對自己的悲傷,勇敢向前走。另一位75歲紐西蘭氣候科學家大衛洛的夢想是「使地球變得更好」。長者也要有夢想,長者也有任務。

但願我們每一個人,不論年輕年老,都能盡力分享上帝的恩典,如同方濟各在受訪時說:「播種者懷著種子未來會開花的希望去播種──我不保留種子,我每天去播種。我不保留我的技術、知識,我要去分享、持續地付出和努力。」



默想:

我曾領受哪些恩典?我如何持續分享上帝的恩典?

祈禱:

主上帝,感謝祢賜下愛與夢想,求祢堅固我對祢的信心,讓我樂於分享祢的恩典。奉主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4月26日 星期三

《每日新眼光》2023/04/26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3年 04月 26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上帝是土地最終的分配者

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12章1~24節》

12:1 先前以色列人征服和佔領了約旦河東岸地區,從亞嫩谷往北到約旦河谷,一直伸展到黑門山。他們擊敗了兩個王。 2 其中一個是統治希實本的亞摩利王西宏。他的國土包括基列的一半:就是從亞嫩谷邊的亞羅珥,和從谷中的城,到亞捫邊界的雅博河; 3 又包括了約旦河谷:從加利利湖往南到死海東邊的伯‧耶西末,一直伸展到比斯迦山山麓。 4 他們也擊敗了巴珊王噩。他是最後一個利乏音人;他統治亞斯他錄和以得來。 5 他的國包括黑門山、撒迦、巴珊全境,直到基述和瑪迦的邊界;此外有基列的一半,一直伸展到希實本王西宏的境界。 6 摩西和以色列人打敗了這兩個王。上主的僕人摩西把這些土地分配給呂便支族、迦得支族,和瑪拿西半支族,作為他們的產業。 7 約書亞和以色列人擊敗了約旦河西岸一帶地區的諸王,從黎巴嫩谷的巴力‧迦得到南邊以東附近的哈拉山。約書亞把這塊土地分配給各支族,作為他們永久的產業。 8 這塊土地包括山區、西邊的丘陵、約旦河谷和它的丘陵、東邊的坡地,以及南邊的乾地。這塊土地本來是赫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和耶布斯人居住的。 9 以色列人擊敗了以下各城的王:耶利哥、艾(在伯特利附近)、 10 耶路撒冷、希伯崙、 11 耶末、拉吉、 12 伊磯倫、基色、 13 底璧、基德、 14 何珥瑪、亞拉得、 15 立拿、亞杜蘭、 16 瑪基大、伯特利、 17 他普亞、希弗、 18 亞弗、拉沙崙、 19 瑪頓、夏瑣、 20 伸崙‧米崙、押煞、 21 他納、米吉多、 22 基低斯、約念(在迦密)、 23 多珥(在沿海)、戈印(在加利利), 24 和得撒,共三十一個王。

約書亞征服迦南地的版圖逐漸擴大,占領的土地包括山區、丘陵、約旦河谷、東邊的坡地和南邊的乾地,共31個城市。正如上帝向約書亞所說的話:「照著我應許摩西的,你們走過的地方,我都要賜給你們。」(約書亞記1章3節)

知名的聖經學者布魯格曼,支持舊約學者戈特瓦(Norman K. Gottwald)的觀點,認為這些被征服的城市名單,反映了內部的衝突,因為城市象徵著大量的剝削性財富和集中的權力。在約書亞的領導下,農民已經準備就緒要攻擊迦南城邦制度的剝削力量。有了上帝的吩咐,古代以色列的行動,成為抗衡主流經濟剝削的革命性選擇(布魯格曼,《布氏舊約導論》,177頁)。

另外,這段經文敘述讓以色列聲稱占有土地的權利,甚至凌駕其他群體。然而,聖經沒有提到這應許意謂占有土地的權利,上帝的用意是讓以色列人有地方可以居住。事實上,土地不可視為私人的財產,所有土地都是屬於上帝的,以色列人只是寄居者。聖經學者伯格說:「聖經前六卷書都不曾用『以色列之地』一詞,這表達土地的生命和身分並不受制於以色列。」(《信心之旅:約書亞記》,125頁)土地是上帝賞賜人的禮物,這意謂人類不過是土地的寄居者,而不是主人。所有的土地,以前是上帝的,現在也是,只有上帝最終能決定誰得以在其中居住,祂才是土地的分配者。以色列人擁有土地,是因為上帝信守祂的應許,而不是人靠能力或謀略得到土地。正如約書亞所言:「你們心裡都清楚知道,上主──你們的上帝已經把祂應許給你們的一切福澤賜給你們。祂的應許全都實現,沒有一樣落空。」(約書亞記23章14節)

但人若違背上帝的約,將帶來禍患:「如果你們不遵守上主──你們上帝所命令你們的約,去事奉膜拜別的神明,祂會發烈怒懲罰你們,使你們很快地從祂所賜這片美好的土地上滅絕。」(約書亞記23章16節)以色列人從接收土地開始,就面臨另一種挑戰:管理上帝的土地所帶來的責任。擁有土地,也可能導向濫用土地、扭曲上帝話語的試探。或許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別忘記上帝奇妙的帶領和保護,祂眷顧萬民,土地是上帝子民的安息之地──祂讓疲乏的得安息、受壓迫的得釋放、飢餓的得飽足。今天,我們所擁有的土地是上帝所賜的禮物,願我們善待土地,維護人與土地、人與上帝的關係,讓萬民有可安歇的地方,使萬物生生不息。



默想:

我如何維護人與土地、人與上帝的關係?

祈禱:

賞賜土地的上帝,求祢讓萬民有可安歇的地方,使萬物生生不息。奉主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4月25日 星期二

《每日新眼光》2023/04/25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3年 04月 25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每個群體都有安身之地

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11章1~23節》

11:1 以色列凱旋的消息傳到夏瑣王耶賓的耳中,他就派人傳話給瑪頓王約巴、伸崙王、押煞王, 2 以及北邊山區、加利利湖南邊的約旦谷、丘陵地帶,和多珥附近沿海一帶的諸王。 3 他也派人傳話給約旦河兩岸的迦南人,又給亞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和山區的耶布斯人,以及住在黑門山山麓米斯巴地的希未人。 4 諸王率領他們所有的軍隊來了,人數多得像海灘上的沙粒。他們擁有很多馬匹和戰車。 5 諸王聯合起來,在米倫溪會合,要跟以色列人作戰。 6 上主對約書亞說:「不要怕他們;明天這時候,我會替以色列擊殺他們。你要砍斷他們戰馬的腿,燒毀他們的戰車。」 7 於是約書亞率領所有的軍民,在米倫溪突擊他們。 8 上主把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中。以色列人追擊他們,北到米斯利弗‧瑪音和西頓,東到米斯巴谷,直到把敵人殺光為止。 9 約書亞照著上主的命令待他們,砍斷了他們戰馬的腿,燒毀了他們的戰車。 10 然後,約書亞轉回來,攻取夏瑣,殺了它的王。(那時夏瑣是所有王國中最強大的。) 11 以色列軍殺了那裏所有的人,沒有留下一個,又放火焚燒那城。 12 約書亞攻取了這些城,生擒它們的王,殺了所有的居民,正像上主的僕人摩西所命令的。 13 以色列人沒有燒毀任何建造在山岡上的城市;只有夏瑣被約書亞燒毀了。 14 以色列人洗劫這些城,把一切值錢的東西和牛群都搶走,把所有的人殺光,不留下一人。 15 上主命令他的僕人摩西;摩西照樣命令約書亞。上主命令摩西的每一件事,約書亞一一遵行。 16 約書亞佔領了那一帶所有的土地,包括北方和南方的山區和丘陵,歌珊全境和南方乾地,以及約旦河谷。 17 整個地區的範圍,南邊從以東附近的哈拉山起,北邊到黑門山南部黎巴嫩谷的巴力‧迦得為止。約書亞跟這一帶地區的諸王爭戰了很久,終於擒獲了他們,把他們處死。 18 19 惟一跟以色列人講和的城是希未人住的基遍;其他的都被征服了。 20 上主使那些城的人決心跟以色列作對,好使他們全部被毀滅,被屠殺,不蒙憐憫,正像上主命令摩西的。 21 那時,約書亞毀滅了住在山區的巨人族亞衲。這一族住在希伯崙、底璧、亞拿伯,以及猶大和以色列的山區。約書亞徹底毀滅了他們和他們的城。 22 以色列境內沒有留下一個亞衲族人,只有在迦薩、迦特,和亞實突還有一些殘存的。 23 約書亞照著上主命令摩西的話征服了整個地區。他把地分給以色列人,每支族一份。於是全境太平,沒有戰爭。

約書亞征服了許多地區,凱旋的消息傳到夏瑣王耶賓的耳中,那時夏瑣是所有王國中最強大的。夏瑣王和其他鄰近國王組成聯合軍隊,他們有很多馬匹和戰車,要跟以色列人作戰。於是,約書亞率領所有的軍民,突擊他們,最後進攻夏瑣,又放火焚燒那城,夏瑣王當然也被殺了。

經文提到:「上主命令祂的僕人摩西;摩西照樣命令約書亞。上主命令摩西的每一件事,約書亞一一遵行。」(約書亞記11章15節)以色列人在約書亞的領導下,照著上帝的吩咐,獲得大勝利。約書亞跟這一帶地區的王國爭戰了很久,其中也有與基遍人和解。約書亞占領土地,也分配土地給以色列各支族,於是全境太平,沒有戰爭(23節)。太平的意思是,以色列每一支派和每個社會群體都有安全的地方(布魯格曼,《布氏舊約導論》,181頁)。

約書亞記裡關於占領土地和分配土地的兩大部分,是以申命記傳統的誡命為依據,而得到土地的唯一途徑是順服「妥拉」(摩西五經)。然而,這些暴力的故事在傳統形成的過程中已做出更換,把上帝也引進暴力之中,上帝被視為「合理」暴力的來源。上帝參與在古代以色列人占領土地的事件中,目的是向古代以色列人表達,要面對順服的挑戰,而不是將宗教占領土地合理化。昔日上帝「拯救」的方式,今日讀來確實令人感到不安。事實上,我們都沒有正當理由為戰爭背書,因為戰爭所帶來的土地侵占、許多人流離失所,也是我們當代所面對的挑戰。在約書亞記的敘述裡,上帝的信實、以色列人的勇敢和大量殘忍的行為結合起來,讓上帝的子民有安全的地方。但我們無法忽略敘述裡,這三者的結合是奇怪的(布魯格曼,《布氏舊約導論》,184~185頁)。或許,如同布魯格曼提到的:「在聖經中,上帝總是在特定事件的紛亂細節中與人相遇。為了一人得拯救,另一人必須被放在很困難的處境中。」

無論如何,特定的事件是上帝與人類相遇的場域,古代以色列人親身經歷上帝的作為,讓他們認識上帝是信實守約的上帝;上帝拯救他們脫離埃及的奴役,也讓他們認識上帝是關心被壓迫者的上帝。今天,上帝仍然關心受壓迫者,祂看顧戰爭難民、經濟難民、氣候難民、政治難民。這段經文也讓我們看見,若非上帝的幫助,我們極其軟弱。懇求上帝施恩憐憫我們,呼召我們彼此相愛,並致力追求所有人的公義,讓每個群體都有安身之地。



默想:

置身於衝突中,我是否能經歷上帝的作為?

祈禱:

喜愛公平與公義的上帝,求祢眷顧所有人,讓世人放下武器,使世界太平。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4月24日 星期一

《每日新眼光》2023/04/24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3年 04月 24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戰爭是地獄

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10章28~43節》

10:28 那天,約書亞攻下了瑪基大。他殺了那地的王和城裏所有的人,沒有留下一個。他待瑪基大王,像待耶利哥王一樣。 29 這事以後,約書亞和他的軍隊從瑪基大去攻打立拿。 30 上主把這城和它的王交在以色列人手中。他們殺了城裏所有的人,沒有留下一個。他們待立拿王,像待耶利哥王一樣。 31 這事以後,約書亞率領軍隊從立拿去圍攻拉吉。 32 在戰爭的第二天,上主把拉吉交在以色列人手中。他們待拉吉,像待立拿一樣,並殺了城裏所有的人,沒有留下一個。 33 基色王何蘭來援助拉吉,約書亞擊敗了他,消滅了他的軍隊,沒有留下一人。 34 後來,約書亞率領軍隊從拉吉去圍攻伊磯倫。 35 他們當天就攻下了城,殺光那裏的人,像他們在拉吉所做的一樣。 36 再後,約書亞率領軍隊從伊磯倫進入希伯崙山區,圍攻希伯崙。 37 他們攻下那城,殺了那地的王和城裏所有的人,以及周圍城鎮的人。約書亞消滅這城,正像他待伊磯倫一樣,沒有留下一人。 38 然後,約書亞率領他的軍隊回去攻打底璧, 39 攻取了那城和附近所有的城鎮,把那地的王和人民都殺了,沒有留下一人。約書亞待底璧和它的王,正像他待希伯崙和立拿,以及立拿王一樣。 40 約書亞征服了整個地區。他征服了山區、東邊的坡地和西邊的丘陵地帶,還有南部那些乾地。他擊敗了這地區的諸王,殺了所有的居民,沒有留下一個。這是上主─以色列的上帝所命令的。 41 約書亞擊敗敵人,從南邊的加低斯‧巴尼亞到近海的迦薩,包括所有歌珊地區,往北直到基遍。 42 約書亞在一次戰役中征服了這些王和他們的土地,因為上主─以色列的上帝為以色列爭戰。 43 這以後,約書亞率領他的軍隊返回吉甲營地。

約書亞記10章28~43節所記載的,仍然是一場暴力。不可諱言地,古代以色列人為了消滅敵人的軍事突擊,正是一種暴力。約書亞征服了整個地區,從平地到山區,從東邊到西邊,從南邊到北邊,把城裡所有的人都殺了,沒有留下一個。經文敘述企圖把暴力和上帝連結起來,「這是上主──以色列的上帝所命令的」(約書亞記10章40節c)、「上主──以色列的上帝為以色列爭戰」(42節b),把戰爭和上帝的旨意聯繫起來。如此一來,以色列的上帝被當作為以色列爭戰的神,把消滅的行為合理化和特權化。這樣的敘述,本身有腐敗的潛在可能,藉著聲稱「有上帝的命令」為合法理由,事實上卻促成戰爭和反人道的罪行。希伯來聖經裡的一場暴力,引發更多的暴力,但這並非上帝的旨意。

在聖經裡,找不到「聖戰」一詞,但在約書亞記中可看到,上帝幫助約書亞作戰,有時還命令約書亞去滅絕戰敗的民族。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完全毀滅」就是大屠殺,令人震驚。但對古代以色列人來說,任何從仇敵手上奪得而獻給上帝的戰利品,都必須「完全毀滅」(布魯格曼,《布氏舊約導論》,187頁)。在約書亞記10章的敘述中,herem這個希伯來詞語一再出現。整個城被「獻作當毀滅的」,這是古代以色列常見的事。然而,聖經這些敘述有關古代以色列人的種族中心主義和軍事主義,在現今處境中卻對人產生毒害,應避免或禁止發生。約書亞記中記載上帝的軍事暴力,但這故事不應被現代人當作剝奪人權的宗教戰爭。

約書亞記中,上帝介入征服應許之地,是出於多年後的作者之意:古代以色列人的上帝是為以色列爭戰的上帝。但若是將焦點放在約書亞照著以色列上帝的命令而行這件事來看,可以看見他對上帝的忠心,遵行上帝的命令。那麼,這段經文也讓今日的基督徒重新思考,基督徒的行為該如何表現出對上帝的忠心?從古至今,暴力一直存在,各地有逼迫、鎮壓和消滅的軍事行動,這些對環境、對人發動的殘暴突擊,更造成老弱婦孺的傷害。戰爭是地獄!懇求上帝憐憫,把刀劍鑄成犁頭,國際間不再有戰爭,更拒絕任何將暴力合理化的行動。我們在閱讀聖經時,需非常小心地留意解釋。正如奧古斯丁所說:「如果你感到自己已經明白聖經,或者聖經的任何部分,但藉著這種理解,你沒有建立對上帝和鄰舍這雙重的愛,你便仍然不明白聖經。」



默想:

基督徒的行為如何表現出對上帝的忠心?

祈禱:

上帝啊,求祢使受壓制的得釋放,保護世界每個角落受到壓迫的人。奉主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4月23日 星期日

《每日新眼光》2023/04/23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3年 04月 23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戰爭不是上帝的旨意

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10章16~27節》

10:16 亞摩利地區的五個王逃走了,躲在瑪基大的山洞裏。 17 有人發現他們,就向約書亞報告他們藏匿的地方。 18 約書亞說:「滾幾塊大石頭堵住洞口,派幾個守衛看守。 19 但你們不要留在那裏,要繼續追擊敵人,不讓他們逃回城裏!上主─你們的上帝已經把他們交在你們手中了。」 20 約書亞和以色列人毫不留情地擊殺他們,只剩下少數人逃進城裏去,沒被殺掉。 21 這以後,約書亞率領的軍民都平安地回到瑪基大營地。從此,沒有人敢開口反對以色列人。 22 約書亞說:「滾開洞口的石頭,把那五個王帶出來見我!」 23 於是他們打開洞口,把耶路撒冷王、希伯崙王、耶末王、拉吉王,和伊磯倫王帶到約書亞面前。約書亞召集所有的以色列人來,吩咐那些跟從他去打仗的軍官,用腳跺在那五個王的脖子上,他們就照著辦了。 24 25 於是約書亞對軍官們說:「不要沮喪懼怕;要堅強,要勇敢,因為上主要擊殺你們一切的仇敵。」 26 然後約書亞擊殺那五個王,把他們的屍體掛在五棵樹上,直到傍晚。 27 太陽下山的時候,約書亞下令把屍體取下來,丟進他們躲藏過的山洞,洞口用大石頭堵住。那些石頭到現在還在那裏。

今天所讀的這段經文,是一幕毫不留情的暴政、沒有人道精神的故事。經文記載,約書亞的軍隊滾幾塊大石頭堵住逃亡者的洞口,之後再將他們擊殺。約書亞記的記載,是事件發生很久以後才成書的,目的是讓後代以色列人信仰傳承。然而,這些關於戰爭的記載,並不是要以色列人傳承「聖戰」,而是要幫助他們相信上帝的眷顧和保護,讓以色列人對上帝有信心,並且想起上帝與他們所立的約。因此,任何宗教假借上帝之名所帶來的戰爭,都不會是神聖的。約書亞記把上帝描寫成戰神,但這是出於多年後的作者之意,而神蹟的拯救則是從上帝為古代以色列人戰爭的角度來敘述。在古代,人們認為上帝介入人間事務是理所當然的。但古代人同時相信,人類可以做選擇。

2008年11月,美國教會領袖金納門(Michael Kinnamon)牧師在寫給當時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的信函中提到:「戰爭,即使是為了要保衛自己、弱者或受壓制者而採取的必要途徑,它也絕不是上帝的旨意。」(《信心之旅:約書亞記》,137頁)今天這段經文描寫的殘酷行動,看似過去式,但如今類似的暴力行動仍在發生。就如2019年,香港理工大學「反送中」抗爭的遭遇,香港政府沒有留下任何的人道走廊,讓抗爭者完全被堵住,無法逃亡。或許,約書亞記所記載的這些戰爭,是為了讓人阻止人類荒唐的特別行動。世上無數的戰爭,大部分是因為人心仇恨與貪婪所造成,面對大大小小的軍事衝突,教會要譴責暴力與威權,鼓吹和平與公義。

約書亞的意思是「上帝拯救」,約書亞作為領導者,他帶領軍隊,鞏固上帝是拯救者的信仰。他對軍官們說:「不要沮喪懼怕;要堅強,要勇敢。」(約書亞記10章25節a)這段經文如同上帝曾對約書亞說:「要堅強,要勇敢!不害怕,不沮喪;因為你無論到哪裡,我──上主、你的上帝一定與你同在。」(1章9節)約書亞把上帝對他說的話,傳給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也喚醒今日讀者重新思考,上帝是幫助者、解放者的意義。上帝作為解放者,是讓以色列人可以找到回家的路,重建家園,忠心敬拜上帝。這段經文,也讓今日基督徒重新思考,上帝作為解放者對台灣處境的意義為何?大國對小國的武力威脅至今仍存在,世界有可能走向一條非暴力的道路嗎?非暴力不是投降,而是勇敢面對,不害怕,不沮喪,堅強倚靠上帝的智慧與力量。



默想:

上帝是幫助者、解放者,對今日世界的意義為何?

祈禱:

賞賜生命的上帝,求祢幫助我們能促進世界的和平與公義。奉主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23/04/22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23年 第 2 季 第 04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存敬畏的心過生活 

參考經文:彼得前書1章17~23節

1:17 你們禱告的時候,稱那位按照人的行為,用同一標準來審判人的上帝為父親;那麼,你們寄居世上的日子應該敬畏他。 18 你們知道,你們得以從祖傳的敗壞中釋放出來是付上了甚麼代價的。並不是那些會失掉價值的東西,好像金子銀子, 19 而是憑著基督所流寶貴的血,就像那無瑕疵無污點的羔羊的血。 20 基督是上帝在創世以前預先揀選,而在這歷史的末期為你們的緣故顯現的。 21 藉著他,你們信了那使他從死裏復活、並賜給他榮耀的上帝;因此,你們的信心和盼望都集中於上帝。 22 現在,因為你們順服真理,你們已經潔淨了自己,並且跟其他信徒有手足之情,從心底熱切彼此相愛。 23 你們已經重生,不是從那會朽壞的種子生的,而是從那不朽壞的種子─就是上帝活潑永恆的道所生的。

在今天的經文中,彼得勸誡信徒要在生活上敬畏上帝、順服真理,並珍惜上帝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完成的救贖恩典。彼得勉勵他們,切勿忘記重生的生命,要持續堅定地彼此相愛,雖然處在世俗的社會中,仍要遵循耶穌的教導,活出上帝悅納的生命。

有一次我帶家人去逛夜市,孩子們興奮地牽著我們夫妻的手,快跑到喜歡的攤位前,店家擺滿琳瑯滿目的美食,深深吸引人。附近許多美食攤也大排長龍,相當熱鬧。在排隊中,卻聽到有人滿口粗話。離開店家後,我問孩子們是否留意到他們的對話?孩子回應,有聽到不好聽的話。記得過去在教書時,曾嚴厲禁止學生說粗話,除了不希望學生有不良習慣外,也舉例自己曾因粗話引發衝突。當人情緒激動說出粗話,雖然說者無心,但聽者有意,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爭執。因此,我對孩子說:「講粗話不只是講粗言穢語而已,也在於我們選擇以何種方式來表現言行舉止。我們當然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說話,但總有一天,我們會面對創造萬物的主,屆時必須在祂面前對一生的言行作出交代,我們不得不慎。」

◆救恩是敬畏上帝的根基

彼得說:「你們禱告的時候,稱那位按照人的行為,用同一標準來審判人的上帝為父親;那麼,你們寄居世上的日子應該敬畏祂。」(彼得前書1章17節)彼得的話提醒我們,既然上帝是公義審判的天父,我們就更要以敬畏上帝的態度來生活。因為上帝是信實的審判者,我們也要在一切事上敬虔度日。

有一次,我帶領主日學小朋友背誦箴言15章3節:「上主的眼睛明察秋毫;行為好壞,祂都鑒察。」其中有一位小朋友發問:「什麼是鑒察?」那時,其他老師拿出預備好的紅色與黑色心形色紙,請小朋友們先閉上眼,再把心型色紙放在他們手中,請他們握著;接著請孩子們張開眼睛,猜猜手中是紅心或黑心。孩子們當下只能用猜的,並不知道正確答案。老師藉此讓孩子明白,人無法從外表分辨誰好誰壞,只有上帝能夠分辨,因為祂會鑒察我們的內心。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想什麼,上帝都會用同一個標準來鑒察我們。我們的生命會因為順服上帝的教導,而約束自己。

使我們敬畏上帝與順服祂的基礎,在於我們的生命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而得到救贖。這個恩典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的捆綁,使我們不再受罪惡的挾制,得以重新回到上帝的懷抱,成為祂的子民。所以,我們要感謝上帝,賜給我們重生的新生命,能進入上帝國的大家庭,在當中學習敬虔與活出成聖的生命。

◆盼望是為將來而活著

「藉著祂,你們信了那使祂從死裡復活、並賜給祂榮耀的上帝;因此,你們的信心和盼望都集中於上帝。」(21節)彼得希望信徒藉著敬畏上帝,仔細考慮將來如何活出順服和彼此相愛的生命,並為這樣的確據靠主而活。而這樣的確據,彼得稱之為盼望。

為將來而活,不是空談,而是具體的行動。正如彼得所說的,信徒能「從心底熱切彼此相愛」(22節b)。「熱切」是指能持續到底。人能堅定努力去愛對方,是因為有盼望的引導,因此不會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既然盼望是為將來而活,眼光就要注目將來的事,而不是眼前的事。那麼,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應該思考是否蒙上帝喜悅,是否存敬畏的心在世上過寄居的日子。這樣的盼望,絕非為了盲目遵守教條主義,而是如家人關係般彼此相愛。好比先生在家洗碗、做家事,絕非為了遵守家庭守則,而是能體諒太太的辛勞,願意共同分擔重擔,一起開創美好的未來。

基督徒能積極規劃生涯,為將來的需要而未雨綢繆,是一件好事。但我們若太看重物質的享受,或花太多時間在投資財務上,也許會模糊我們的生命焦點。不僅會讓我們忽略上帝的救恩,也可能使我們不再渴望將來完全得救贖的喜悅。進一步來看教會,當我們在規劃事工與目標時,會不會以財務收支為主要考量,而忽略了尋求上帝的旨意?假若教會以財務為重,在規劃事工時可能錙銖必較,而不願為上帝的真理和福音付上代價了。

彼得在這簡短的經文中,幫助我們明白,唯有緊緊抓住上帝的救恩,才能活出符合上帝要求的新生命;有信心的盼望,才能正確規劃未來的人生。將來,當我們站在天父的審判台前時,我們的作為是否經得起考驗?願我們都能靠著上帝的恩典,活出新生命。

討論題綱:

1.基督徒能在這個寄居的世界謹慎生活,是以什麼為基礎?

2.耶穌的門徒如何彼此相愛,用真理來回應上帝?

 

代禱事項:

1.祈求主幫助我們,不要徒有敬虔的外貌,要脫離虛妄的行為,讓我們真實地活出敬虔成聖的生命。

2.祈求上帝賞賜我們信心和盼望,因基督是我們信心的創始成終者。讓我們倚靠祂、歸於祂,因為離開耶穌,我們就不能做什麼。

祈禱文: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因著主耶穌救贖的恩典,我們才能明白祢的旨意。求祢幫助我們能尊主為大,讓主在我們生命中居首位、掌王權,並引領我們的生命。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每天配合《新眼光讀經》閱讀聖經時,記錄並默想當天信息對我們說什麼?有哪些需要具體回應主耶穌的事?並為這件事懇切禱告,求主賜下勇氣與能力,讓我們遵行祂的旨意。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新眼光》2023/04/2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3年 04月 22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靠上帝,得勝有餘

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10章1~15節》

10:1 耶路撒冷王亞多尼‧洗德聽說約書亞攻取並徹底毀滅了艾城,殺了艾城的王,像他從前對待耶利哥和它的王一樣。他又聽說基遍人跟以色列人訂了友好條約,現在住在他們當中。 2 耶路撒冷人非常害怕;因為基遍不是小城,它跟那些有王的城一樣大,比艾城還大。基遍城的人又都是勇猛的戰士。 3 因此,亞多尼‧洗德派人傳話給希伯崙王何咸、耶末王比蘭、拉吉王雅非亞,和伊磯倫王底璧, 4 說:「請來援助我攻打基遍,因為他們跟約書亞和以色列人訂了和約。」 5 於是耶路撒冷、希伯崙、耶末、拉吉,和伊磯倫等五個亞摩利王聯合起來,圍攻基遍。 6 基遍人傳話給在吉甲營地的約書亞,說:「不要袖手旁觀,請立刻來幫助我們!援救我們!所有住在山區的亞摩利王都聯合起來攻打我們了!」 7 約書亞立刻率領全軍,包括最精銳的部隊,從吉甲出發。 8 上主對約書亞說:「不要怕他們;我已經把他們交在你手中了!他們當中沒有人能抵擋你。」 9 約書亞率領軍隊連夜從吉甲趕到基遍,突擊亞摩利人。 10 上主使亞摩利人一看見以色列軍隊就驚惶失措。以色列人在基遍殺他們,追擊他們到伯‧和崙的山隘口,又向南一直追到亞西加和瑪基大。 11 當亞摩利人被以色列軍隊追趕、逃向隘口的時候,上主一路降大冰雹擊打他們,直到亞西加。被冰雹打死的人比被以色列軍殺死的還要多。 12 上主使以色列人戰勝亞摩利人。那一天,約書亞在以色列人面前向上主禱告:太陽啊,停在基遍上空;月亮啊,止在亞雅崙谷。 13 太陽就停住,月亮也不動,一直到以色列打敗仇敵。這件事記載在雅煞珥書上。太陽停在天空,整天沒有下去。 14 上主聽人的話,以前從沒有像這樣的一天,以後也不會有。上主為以色列爭戰! 15 這事以後,約書亞率領軍隊回吉甲營地。

耶路撒冷人得知以色列人已經攻下耶利哥和艾城,與基遍人一樣害怕以色列人。但是,耶路撒冷王聽說基遍人與以色列人立了和約,就派人傳話給其他四個亞摩利王,說:「請來援助我攻打基遍,因為他們跟約書亞和以色列人訂了和約。」(約書亞記10章4節)亞多尼‧洗德深怕單靠自己無法得勝,就邀請四王一起出征,以為集結眾多勢力便能得勝。但勝利的關鍵,其實在於上帝是否同行。

基遍人一受到攻擊,就向約書亞求援,請求不要袖手旁觀!與上次貿然收下基遍人的禮物不同,約書亞這次已記取教訓,採取行動之前先求問上帝,並且得到上帝的回應:「不要怕他們;我已經把他們交在你手中了!他們當中沒有人能抵擋你。」(8節)約書亞找到祕訣,求問上帝成為行動的起點。他深知,若每次征戰都有上帝同行,必能得勝。

9~10節提到,有上帝同行的以色列軍所向無敵,亞摩利人驚惶失措,不斷逃跑。上帝不僅和以色列人同行,甚至降冰雹擊打亞摩利人。不只如此,約書亞在以色列人面前向上帝禱告,上帝不僅出手相助,更讓太陽、月亮止住不動。最後,以色列人靠著上帝的幫助,戰敗了五王所組成的聯軍。這讓人明白,上帝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連日月星晨祂都掌管,並且見證上帝是天地的主宰。

不論古今,面對戰事發生,國家領導者都須針對戰況做出適時的調整與應變策略。2022年2月,俄羅斯單方面以「非軍事化、去納粹化」的名義出征烏克蘭。烏俄戰爭爆發,引來國際對俄羅斯的撻伐。但俄羅斯總統普丁仍堅持出兵,不願和平協商。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猶如小蝦米鬥大鯨魚,本該很快就分出勝負,卻因各國同情烏克蘭,提供各項軍援和資助,戰爭並不如普丁打算的那樣速戰速決。儘管世界各國不斷呼籲停戰,俄羅斯仍一意孤行,公義似乎被拋諸腦後。今日的經文,也反映出國際結盟有錯綜複雜的關係,各方盤算著自己的國家利益,而做出最好的決定。

因為上帝的介入,讓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幫助基遍人,將亞摩利人打得落花流水。約書亞這次出征是帶著上帝的應允,充滿信心、勇敢征戰。從經文可以看到,約書亞掌握了祕訣,深知倚靠上帝便能得勝有餘。身處在現代的我們,有時也會因情勢所逼,便靠著血氣行事,想找人結盟來解決問題。但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應當倚靠上帝,祂必帶領我們征戰且得勝有餘。



默想:

我是否看見上帝同行的契機?

祈禱:

主上帝,求祢使我親近祢,讓我確信祢必帶領我走人生的道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4月21日 星期五

《每日新眼光》2023/04/2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3年 04月 21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沒有求問上主

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9章1~27節》

9:1 以色列人民勝利的消息傳遍了約旦河西的山區、高原,和地中海沿岸的平原,甚至遠到北邊的黎巴嫩;也傳到赫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諸王耳中。 2 他們就聯合起來,一心一意要對抗約書亞和以色列人。 3 但是,住在基遍地方的希未人聽見了約書亞怎樣對待耶利哥和艾城, 4 就決定欺騙約書亞。於是他們拿舊布袋和補過的皮酒袋裝食物,馱在驢背上, 5 自己又穿上破衣服和補過的舊鞋子,帶著又乾又發霉的麵包。 6 他們來到吉甲營地見約書亞和以色列人,說:「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求你們跟我們訂立條約。」 7 以色列人說:「我們何必跟你們訂條約?說不定你們就住在附近呢!」 8 他們對約書亞說:「我們是來服事你們的。」約書亞問他們:「你們是誰?從甚麼地方來?」 9 他們對約書亞說:「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因為我們聽到了上主─你們上帝的大名;他在埃及所做的一切, 10 以及他對約旦河東的兩個亞摩利王─希實本的西宏王和住在亞斯他錄的巴珊王噩所做的一切,我們都聽到了。 11 我們的首領和國內的居民叫我們預備食物,遠道來見你們,聽候你們的吩咐,請求你們跟我們訂約。 12 請看看我們的麵包,我們出門來見你們的時候還是熱的,現在你看,它們都乾了,也發霉了。 13 我們裝酒的時候,酒袋還是新的,可是現在都舊了。我們的衣服、鞋子也都因為長途跋涉而破爛了。」 14 以色列人收下了他們的一些食物,但沒有求問上主。 15 約書亞跟基遍人訂了友好條約,答應不殺他們。以色列的首領們也鄭重發誓,要遵守這條約。 16 條約訂立後三天,以色列人才知道這些人原來是住在附近的。 17 他們就出發去找他們。三天後,他們到了這些人住的地方,就是基遍、基非拉、比錄,和基列‧耶琳。 18 但是,以色列人不能殺他們,因為他們的首領們曾經指著上主─以色列上帝的名向這些人發誓。為了這事,民眾都抱怨首領們。 19 可是首領們說:「我們已經指著上主─以色列上帝的名向他們發了誓,現在我們不能傷害他們。 20 因這諾言,我們必須容許他們活下去,不然,上帝會懲罰我們。 21 讓他們活著吧,但他們要為我們劈柴挑水。」這是首領們的意見。 22 約書亞吩咐人把基遍人帶來,問他們:「你們為甚麼欺騙我們?你們明明住在附近,為甚麼說是從遠方來的呢? 23 因為你們的欺騙,上帝定了你們的罪;你們要永遠作奴隸,替我們上帝的居所劈柴挑水。」 24 他們說:「我們這樣做是因為我們確實知道,上主─你們的上帝曾經指示他的僕人摩西,要把這塊土地賜給你們,要你們在進入這塊土地的時候,殺光所有的居民。為了怕被你們殺掉,我們才做了這事。 25 現在我們在你們的手中,就照你們的意思處置我們吧!」 26 於是約書亞保護他們,不准以色列人殺害他們; 27 但他同時叫他們服奴役,替以色列人和上主的祭壇劈柴挑水。直到今天,他們繼續在上主所選定的敬拜場所做這種工作。

做哪些事,你會先求問上主呢?今天的經文提到,以色列人勝利的消息傳遍約旦河西各地,當地諸王聯合要對抗他們。基遍人則想與以色列人立約,以求保命。他們穿舊衣鞋、帶著發霉食物當見面禮,騙以色列人說自己來自遠方。俗話說:「見錢眼開!」這句話可引申為看見厚禮而失去原本的堅持與原則。以色列人正是如此。他們見基遍人帶著禮物來,就聽信他們的話,收下食物,卻沒有求問上帝。可見,人按自己的所見所聞做判斷,有多膚淺無知。

身為基督徒,我們也不太可能每次做決定前都說:「我先求問上帝,看有沒有感動?」若欲做出正確決定,應該平常就要與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按真理與信仰的原則做決定。信仰應該是平日就養成親近上帝的習慣,好在做決定時,能夠明白上帝的旨意。若我們只在遇到難題時才求問上帝,倉促之間所做的決定,未必是上帝的旨意。以色列人因「見錢眼開」而做出錯誤決定,他們也為自己的作為付出代價。

今天的經文,喚起我們對以色列人在艾城之戰的記憶。他們再次憑自己的觀察和經驗做判斷,收下基遍人帶來的禮物。俗話說:「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以色列人在收下禮物後,短短三天便發現基遍人其實就住附近。面對基遍人的欺騙,以色列人為自己的誓約陷入兩難,更氣憤自己的無知。但此時,他們想起上帝,選擇遵守誓約。首領們說:「我們已經指著上主──以色列上帝的名向他們發了誓,現在我們不能傷害他們。因這諾言,我們必須容許他們活下去,不然,上帝會懲罰我們。」(約書亞記9章19~20節)

約書亞吩咐人把基遍人帶來,問他們:「你們為什麼欺騙我們?你們明明住在附近,為什麼說是從遠方來的呢?因為你們的欺騙,上帝定了你們的罪;你們要永遠作奴隸,替我們上帝的居所劈柴挑水。」(22~23節)約書亞沒有繼續按自己的意思而行,而是將主權交給上帝,由上帝親自定罪。約書亞一方面保護基遍人,另一方面也叫他們服奴役,在上帝的居所劈柴挑水。

以色列人才剛在以巴路山築壇獻祭,重讀摩西律法、與上帝立約,卻隨即得意忘形,沒有求問上帝,為自己的決定付出代價。從誓約到查明事實,僅短短三天,但人就是如此短視近利,以致迷失自己,甚至落入罪的網羅。這提醒我們,平日就要與上帝建立合宜的關係,關鍵時刻才不致偏離上帝的旨意。



默想:

在什麼時候,我會求問上帝呢?

祈禱:

主啊!求祢使我能定睛於祢,在各樣事上尊主為大;使我能時常親近祢,明白祢的旨意。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