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每日新眼光》2018/12/3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8年 12月 31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相處之道

參考經文:《 箴言31章10~31節》

賢慧的妻子哪裡去找!她的價值遠勝過珠寶!(箴言31章10節)

有一則故事說:一對夫妻結婚40幾年,從沒吵過架,令外人羨慕。有一天記者前來訪問先生:「你們是怎麼辦到的?」先生淡淡地回答:「我太太嫁來那天,我家的狗對她叫,她平靜的說:「這是第一次。」不久狗又對她叫,她說:「這是第二次。」過一會兒,狗又對她叫,她就把狗給砍死了!我嚇了一跳,就對她吼:「妳有毛病啊!」她平靜的看著我說:「這是第一次」……從那時起,幸福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另一則故事說:吃飯時,先生因為湯太燙而責備太太,雙方吵了起來。先生的爸爸對兒子說:「夫妻倆生活一輩子,夫妻的感情顯現在哪裡呢?其實就在平時生活的小事上。你為了小事和太太吵架,別看這是不起眼的小事,再熱的心,你要是一勺一勺地澆冷水,總是會變涼。你想想,要是你太太像你一樣,事事都只為自己想,久而久之,會怎樣?」一句話點醒先生,回想平時回家時,茶几上放好了茶水,下雨天門口擺好了雨傘,都是太太對他的感情顯現。想到這兒,先生慚愧極了,趕緊把手中已經不燙的湯端給太太:「我這碗已經不燙了,妳先喝吧!」太太笑說:「你少在爸爸面前裝了。」爸爸也笑了說:「能下決心裝一輩子,就是個好先生了。」

兩則看似有趣的故事,其實隱藏頗深的道理。今天我們讀的經文提到賢慧的妻子。每個丈夫,都期待自己有個賢慧的妻子,在信仰上,在家庭與社會上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那妻子的想法呢?我想,她當然也期待丈夫在各方面的表現,能如她所願。保羅曾說:「你們要彼此順服,因為你們是敬畏基督的。」(以弗所書5章21節)又說:「丈夫應該愛自己的妻子,好像愛自己的身體一樣;愛妻子就是愛自己。」(28節)夫妻在婚姻生活中要幸福美滿,並不是期待對方怎樣,而是自己願意放下多少(順服),包容對方多少(愛對方如己)。上述兩則小故事,前者我看到的是丈夫看到太太的個性,所以不願和她起衝突,這是包容,而不是怕被滅口。後者也不是假裝,而是真實感受到太太的體貼,自己也學著去做自己不擅長的體貼,這是放下自我。



默想:

在家庭生活中,我願意順服和愛對方如己嗎?願意讓上帝帶領我們一起經營家庭婚姻生活嗎?要怎麼做呢?

祈禱:

親愛的天父上帝,求祢幫助我們一起經營婚姻家庭生活,賜我們從祢而來的愛心和耐心,學會順服和愛對方如己。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每日新眼光》2018/12/30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8年 12月 30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濟弱扶傾

參考經文:《 箴言31章1~9節》

要替不能說話的人發言,維護孤苦無助者的權益。要替他們辯護,按正義判斷他們,為窮困缺乏的人伸冤。(箴言31章8~9節)

箴言31章1~9節,是一位君王的母親對兒子的勸諫,提醒身為君王應注意的事,特別提醒「要替不能說話的人發言,維護孤苦無助者的權益。要替他們辯護,按正義判斷他們,為窮困缺乏的人伸冤。」我想,這不僅是對君王的提醒,更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期待和勉勵。

無獨有偶,先知撒迦利亞也曾把上帝的信息告訴以色列人,勸勉說:「你們要秉公行義,要以慈愛憐憫相待。不可欺負寡婦、孤兒、外僑,或貧窮的人;不可蓄意加害別人。」(撒迦利亞書7章9~10節)這正是上帝對以色列人的期待,希望他們憑公義行事,用慈愛與真誠待人,不可欺負弱勢者,更不可存心傷害別人。

回想多年前學英文時,老師要我們閱讀美國女作家哈波.李(Harper Lee)的英文小說To Kill a Mockingbird(《梅岡城故事》)。小說背景是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南方的一個小鎮梅岡城。故事主角是一個6歲小女孩斯科特,和她10歲的哥哥傑姆。他們的父親阿提克斯,是一個很正直的律師,常為窮人和弱勢族群服務。

小說有兩條路線發展,其中之一是斯科特和哥哥在學校被同學恥笑為「Nigger-lover」(親黑人者)。因為她父親接了一個黑人湯姆的案子,但事實上這是個誣告案件,湯姆被冤枉強暴了鎮上一個白人女孩。當時,美國南方大部分地區仍對黑人很歧視,所以沒有律師願意接湯姆的案子,而他也付不起律師費。阿提克斯勇敢承接此案,但輿論排山倒海而來,說阿提克斯是「Nigger-lover」,也說他的兩個小孩是這樣的人。他甚至受到白人女孩父親的辱罵和威脅,斯科特也因為同學的指責而和人打架。最後,儘管阿提克斯的辯護和舉證非常有說服力,但是12名白人陪審團成員還是一致判定湯姆有罪。

這本小說出版於美國民權運動時期,對美國民權運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促使美國國會在1964年通過《民權法》。小說中的律師阿提克斯的所作所為,正是上帝對我們的期待和命令:要為弱勢者維護權益,要替他們辯護,按正義判斷他們。



默想:

當身邊的弱勢者向我們求助時,我們願意替他們維護權益、辯護伸冤嗎?還是我們常為了自己的權益去欺壓弱勢者呢?

祈禱:

親愛的天父上帝,求祢幫助我們,賜我們智慧、勇氣和力量,讓我們願意去協助弱勢者,替他們維護權益、辯護伸冤。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18/12/29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18年 第 4 季 第 13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少年耶穌 

參考經文:路加福音2章41~52節

2:41 每年到逾越節,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 42 當他十二歲的時候,他們按著節期的規矩上去。 43 守滿了節期,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不知道, 44 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他, 45 既找不著,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 46 過了三天,就遇見他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 47 凡聽見他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 48 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他母親對他說:「我兒!為什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 49 耶穌說:「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或作: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裡嗎)?」 50 他所說的這話,他們不明白。 51 他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他母親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裡。 52 耶穌的智慧和身量(或作:年紀),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

當我們對世界偉人或名人產生興趣,通常會對他們人生的每個階段,特別是他們的少年時代有所好奇。主耶穌是基督信仰最重要的核心人物,可能不少人會認為,新約聖經中有關耶穌少年時代的描述應該不少。但耐人尋味的是,四卷福音書當中,唯一描寫主耶穌少年時期的一段經文,就是今天的這段經文。因此,我們要透過這段經文,來了解上帝的兒子──主耶穌少年時的情景。

◆敬虔的父母

約瑟和馬利亞均是敬虔的猶太人。我們從路加福音2章22~38節,看見主耶穌的父母約瑟和馬利亞,按照摩西法律的規定,帶著出生沒多久的耶穌上耶路撒冷,並且把耶穌奉獻給主的記載。23節特別指出:「這是依照主的法律所寫:『頭胎的男孩都要奉獻給主。』」由這段經文可以得知,約瑟和馬利亞是一對敬虔的猶太人夫婦。

按照摩西律法的規定,以色列所有的成年男性,每一年必須參加在耶路撒冷聖殿慶祝的3個節慶,即逾越節、五旬節和住棚節(參出埃及記23章14~17節;申命記16章1~6節)。今天經文的41~42節,亦提及主耶穌的父母約瑟和馬利亞,每年都上耶路撒冷守逾越節,並且在耶穌12歲的時候,帶著耶穌一起到耶路撒冷聖殿守節。從這些行動我們再次看見,約瑟和馬利亞是一對敬畏上主的父母。約瑟和馬利亞對上帝敬虔的態度,必然會在不知不覺中,深刻影響他們的大兒子耶穌。

這些經文的描述,提醒我們身為祖父母、父母或信仰前輩的人,對於我們的基督信仰,應該持守非常謹慎的態度。因為我們本身對基督信仰的態度,往往會正面或負面地影響我們下一代對信仰的態度。當我們看重與上帝的關係,敬畏這位獨一的真神上帝,我們的下一代往往會因為我們以身作則的態度,而同樣看重與上帝的關係。反之,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在意這份信仰,只在公開場合說些冠冕堂皇的信仰用語,我們的晚輩對基督信仰的認同必定大打折扣。

◆耶穌不見了

約瑟和馬利亞帶著大兒子耶穌,共同前往耶路撒冷聖殿守逾越節。等到逾越節慶結束後,眾人就紛紛動身回自己的家鄉,約瑟和馬利亞也是如此。但是年僅12歲的少年耶穌,卻獨自留在耶路撒冷,沒有跟隨著父母一起回家。

從經文一開始的敘述,我們並不知道少年耶穌為什麼會獨自在耶路撒冷,約瑟與馬利亞也不知道耶穌留在那裡,以為他在同行的人群中。在耶穌那個時代,許多家庭常會和其他親族一起前往耶路撒冷遵守重要的節日。因此,雖然回程沒看見耶穌在他們身旁,約瑟和馬利亞卻絲毫不擔心。他們很自然地以為,耶穌必定和親戚或好朋友同行,到最後一定會平安回到拿撒勒的家。

等到走了一天的路程,約瑟和馬利亞在許多親友當中並沒有看見耶穌的蹤影,他們就開始緊張了。他們在親友當中尋找耶穌,卻始終找不到,因為耶穌仍停留在耶路撒冷。當這對夫婦遍尋不到他們的兒子耶穌,也沒看見耶穌和親人、朋友在一起,他們心中的焦急、煩惱及難過,可想而知。約瑟和馬利亞一發現耶穌不見了,就急忙返回耶路撒冷。在路上,他們或許不斷責備自己的粗心和不夠謹慎。花了一天的路程,他們總算回到耶路撒冷。但是耶路撒冷這麼大,耶穌到底在哪裡呢?直到三天後,他們才在聖殿裡找到耶穌。

◆耶穌在聖殿

從經文的描述,我們看見了12歲的耶穌坐在聖殿裡面,聆聽猶太教師們對於律法的討論,同時請教這些猶太教師有關律法的問題。所有聽見耶穌說話的人,都對其聰明和對答感到驚訝。當馬利亞一見到耶穌,立刻說:「孩子,為什麼你這樣待我們?你父親和我非常焦急,到處找你呢!」(路加福音2章48節)少年耶穌回答她:「為什麼找我?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的家裡嗎?」(49節)耶穌所講的這句話:「在我父親的家裡」,也可以翻譯作:「關心我父親的事」。看到這裡,讀者恍然大悟耶穌為何沒有與約瑟和馬利亞同行返回拿撒勒。

看到耶穌這樣的回答,我們可能感覺耶穌對父母真沒禮貌,甚至是不孝順的孩子。其實,路加福音在這裡的描述,突顯出年少的耶穌已經清楚自己與天父上帝的關係。不僅如此,耶穌也明白自己的身分與角色,祂雖然愛這世界所有的人,但是對那些想要跟隨祂的人,祂會激烈、嚴厲地要求他們。

耶穌在這裡的回答,清楚表明祂與上帝的關係,如同兒子與父親的關係。換句話說,雖然我們與父母的關係非常重要,但是若將這種關係,和與上帝的關係互相比較時,我們與上帝的關係,當然勝過與其他人、甚至勝過與父母親的關係。主耶穌呼召人們對上帝的忠誠,經常需要超越他們對於家庭、父母的忠誠。

討論題綱:

1.在教會查經聚會中,討論我們自己敬畏上帝、在意信仰的態度,會如何影響我們的下一代與教會青少年?

2.面對主流社會重視課業成績的壓力下,教會應當如何鼓勵兄姊在意孩子的信仰、參與主日禮拜,勝過課業的成績和補習?

 

代禱事項:

1.請為你教會的少年人代禱,讓他們從年少的時候,就能開始謙卑學習信仰,逐漸明白上帝的慈愛及恩典,也有足夠的力量和耐心,漸漸成為主耶穌的忠實門徒。

2.雖然身為父母的人,對自己的兒女難免有所期待,懇求上帝幫助我們真正相信上帝對每個孩子必定有祂美好的旨意。求主讓我們願意放手,信任上帝對他們的帶領。

祈禱文:

主上帝,祢是從我們還在母胎就揀選、帶領我們的上帝,感謝祢藉著祢的話語再次提醒我們,幫助我們透過敬畏上帝的父母、信仰長輩,以及教會提供的信仰培育與裝備,使我們在信仰之路雖面對各種挑戰,我們仍能學習主耶穌的樣式,持守對上帝的敬虔和忠實。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請每天撥出一點時間,為你的兒女或教會主日學生、青少年的信仰態度禱告,願主保守他們常存敬畏、謙卑的心。

2.當你在這禮拜遇見教會的青少年時,試著關心他們的生活、學業、信仰狀況,鼓勵他們參與團契聚會,並為他們代禱。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新眼光》2018/12/29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8年 12月 29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基督徒的身分

參考經文:《 箴言30章21~33節》

連大地也不能容忍的事有四:奴隸作王;愚昧人飽足;討厭的女人結婚;婢女代替主母的地位。(箴言30章21~23節)

箴言30章21~23節提到,奴隸作王、愚昧人飽足、討厭的女人結婚、婢女代替主母,這四件事若在一個重社會秩序的處境下混亂發生,大地都沒辦法容忍。可見身分的混亂,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論語》記載,齊景公請教孔子有關治理國家的問題。孔子回答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聽完後說:「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意思是,當君主的就當盡君道,為人臣子者當盡臣道,為人父親者當盡父道,為人兒子者當盡子道。當君主沒有君主該有的表現,臣子沒有臣子該有的表現,父親沒有父親該有的表現,兒子沒有兒子該有的表現,國家必遭危亡,就算人民進貢粟米,王有機會可以吃到嗎?

保羅曾對以弗所的信徒說:「我勸你們──我是因事奉主而成為囚徒的──你們行事為人都應該符合上帝呼召你們時所立的標準。」(以弗所書4章1節)保羅告訴以弗所的信徒,必須在行事為人符合上帝對他們的呼召,保羅這樣的想法其實就是「要為福音作見證」。上帝呼召我們,讓我們有分於救恩,因此我們應該成為福音的見證者,目的就是讓更多人認識從上帝來的救恩,進而接受福音。而我們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信仰見證。

保羅也曾在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2節說:「我們鼓勵你們,安慰你們;我們不斷地勸勉你們要在生活上蒙上帝喜悅──祂呼召你們來分享祂的主權和榮耀。」依保羅的想法,基督徒就是分別為聖的人,更要知道上帝才是我們生命的主宰。基督徒因為領受基督的救恩,要在生活上蒙上帝喜悅,以符合基督徒的身分。當基督徒如此行,就分享了來自上帝賞賜的榮耀。

弟兄姊妹們,我們的行事為人是否符合基督徒的身分呢?或是我們也處於混亂中,讓大地不容,令上帝不悅呢?求上帝幫助我們,不再過著人格分裂的生活──平時一個樣,去教會又一個樣。讓我們的生活及生命成為好見證,透過我們讓更多人願意認識福音。



默想:

我的行事為人有符合基督徒身分嗎?如何避免人格分裂的生活?

祈禱:

親愛的天父上帝,求祢幫助我,賜我智慧、勇氣和力量,使我的行事為人符合基督徒身分,讓我的生命成為美好見證,讓更多人認識福音。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每日新眼光》2018/12/28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8年 12月 28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角色互換

參考經文:《 箴言30章17~20節》

嘲笑父親或藐視年老的母親的,將被兀鷹所吃,眼睛將被曠野的烏鴉啄出來。(箴言30章17節)

知名作家洪仲清,也是一名臨床心理師,他曾寫過一篇文章〈如果被自己的孩子看不起,那是什麼感覺?〉,文中提到:「當網路時代來臨,價值觀的傳遞與轉變,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也因此,年紀大一點的人,如果沒有學習的習慣,也不在意自己內在的成長,很容易抱著一些很老舊的觀念在生活……那麼,某些父母被自己的孩子看不起,就不會是什麼稀奇的事。如果被自己的孩子看不起,那是什麼感覺?其中一種最強烈的感覺,是害怕,害怕孤獨,害怕被遺棄。當然,還有自尊受到打擊,特別是被自己的孩子否定,那會有一剎那強烈到像天搖地動的感覺……不過,看不起自己父母的孩子,其實沒那麼好過。那種不理解父母,又不被理解的心情,可能是困惑、憤怒、傷心、嫉妒、痛苦……。成年子女可以用一種全新的姿態,去面對自己的父母,年輕時候的『看不起』,就會有部分被轉化……還能影響自己的父母,一起學習。」

箴言30章17節所提到,那嘲笑父親及藐視母親的孩子,不就是臨床心理師所提的那種看不起的狀況嗎?

2017年一部韓國電影《父女變錯身》,改編自日本作家五十嵐貴久的小說《父女七日變》,故事說到一個性格倔強衝動的父親,對女兒要求極為嚴格,女兒是個叛逆期的高中生,和父親的關係緊張,常常一見面就吵架。在這種父女緊張的關係下,兩人在一次車禍意外中竟交換了身體──爸爸變成女兒,女兒則變成爸爸。他們拚了命想要控制對方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事情反而越來越糟。就在他們以為人生被對方毀掉時,卻發現這段角色互換的經歷,讓他們彼此走進對方的內心,彼此了解及同理,因而更包容及愛對方。

保羅曾說:「要跟喜樂的人同喜樂,跟哭泣的人同哭泣。」(羅馬書12章15節)很多時候,孩子看不起父母,是因為站在自己的角度;父母覺得孩子叛逆,是因為不知道孩子內心的想法,導致雙方彼此誤解。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己,多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時,相信彼此關係會不一樣。



默想:

你是否常常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你願意學習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多為別人著想嗎?

祈禱:

親愛的天父上帝,求祢幫助我,讓我願意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也願意學習多為別人著想。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每日新眼光》2018/12/27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8年 12月 27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不公不義

參考經文:《 箴言30章14~16節》

有些人殘暴地剝削窮人,吞食無助的,靠搾取為生。(箴言30章14節)

《血鑽石》(Blood Diamond)是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珍妮佛‧康納莉和吉蒙‧休斯領銜主演的電影,片名「血鑽石」指的是非法開採、走私的鑽石。故事背景是1990年代,充滿內戰、社會動亂、百姓受苦的非洲國家。吉蒙‧休斯飾演漁夫,被軍閥捉去當礦工,而他的兒子被抓去當童兵,妻女均成為難民。有一天,他在礦場發現一顆鑽石,為了救家人及脫離貧窮,他把這顆鑽石藏起來。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演一個傭兵,專門走私鑽石和軍火,他想利用這顆鑽石一夜致富。珍妮佛‧康納莉則飾演女記者,一心想揭發鑽石公司為了利益而犧牲人命的真相。三人在命運巧妙安排下,攜手踏上一段危險的冒險旅程。

因為該部電影表明某些鑽石的來源十分血腥,放映後也引起各地不同的迴響。由於電影上映時正逢聖誕假期,曾傳出鑽石工業共同抵制這部電影。電影上映後,世界著名的鑽石開採和貿易商De Beers集團,也發表一些聲明,指出電影所描繪的情節是虛構、過時的。

當時有媒體報導,在真實世界中,非洲那些蘊藏豐富鑽石礦的國家長年處在內戰,軍閥更用非法採得的鑽石來購買軍火,造成數十萬人傷亡,而強暴事件和兒童被迫充軍,更是屢見不鮮。真實世界的情況,比電影中的畫面還殘忍數倍。那些為了自己的利益,強迫別人去當礦工、當童兵的人,就像今天的經文所提到的:「有些人殘暴地剝削窮人,吞食無助的,靠搾取為生。」(箴言30章14節)

阿摩司書3章9~11節記載,上帝要先知阿摩司去向住在撒馬利亞、且過著奢侈生活的以色列人傳講信息,指出他們把從別人那裡掠奪來的財富堆滿在王宮中。而這些財富卻引起了上帝極大的不滿,甚至為以色列人民帶來災禍。他們的富裕,並不是用正當手段得來的。我們的信仰並不反對人賺取財富,但必須用誠實公平去賺取,而不是去掠奪別人的錢財,甚至為了富有而去傷害別人的生命。



默想:

我們曾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在有意或無意中傷害到別人嗎?我們有用誠實公平去賺取財富嗎?

祈禱:

親愛的天父上帝,求祢幫助我們,原諒我們曾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在有意無意中傷害到別人,我們有時為了賺取財富而忘記用誠實公平的方式,求祢赦免我們,更求祢教導我們讓我們願意改變。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每日新眼光》2018/12/26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8年 12月 26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目中無上帝

參考經文:《 箴言30章12~13節》

有些人自以為完美,眼目高傲。(箴言30章13節)

電影《食神》,是明星周星馳的代表作之一,在台灣香港等地造成很大迴響。在我大學時期,也曾和同學一起去觀賞。電影內容描述很有名氣的大廚史提芬周獲得「食神」榮譽,並擔任餐飲集團主席。不過,成功卻讓他變得驕傲和目中無人,忘了做料理是要靠真材實料,竟唆使旗下餐飲集團在食材上偷工減料,而且對身旁的人囂張跋扈。後來他遭夥伴出賣,不但失去「食神」地位,並且身敗名裂又破產,導致流落街頭。後幸得朋友相助,成功翻身,恢復「食神」地位。

事隔多年後,每次從電視重播再看到這部電影,我都會想到箴言30章13節:「有些人自以為完美,眼目高傲。」以及詩篇14篇1節:「狂傲人自言自語:沒有上帝。他們都腐敗,做了可厭惡的事;連一個行善的人也沒有。」

回顧聖經歷史,當大衛王的權力達到高峰時,他認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內心已經遺忘了上帝。大衛因為貪戀部下烏利亞的妻子拔示芭,不僅設計陷害自己忠心的部下,讓他死於戰場,還將他的妻子拔示芭搶奪過來,引起上帝的怒氣。當先知拿單為此前去勸告大衛,幸好他能知罪,趕緊認罪悔改。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王也重蹈覆轍,在他權力達到最顛峰的時候,也忘了要遵守上帝的教訓,反而背棄上帝的教訓,甚至在年老的時候去拜別的神明。

聖經的歷史一再告訴我們,即使是優秀的王,也會因為驕傲而離棄上帝。人生中最大的危機就是驕傲,沒有把上帝放在眼裡,甚至是自己想當上帝。《食神》電影中的男主角史提芬周,後來因為朋友的愛與協助,不再驕傲地目中無人,行為及態度都改變了,最後成功翻身,恢復自己的地位。

別讓驕傲使我們成為目中無上帝的人,甚至想取代上帝,扮演上帝的角色。我們應該用謙卑的心,回到自己的角色,不論我們所處的境遇是什麼,都應該謙卑在上帝面前。



默想:

我是否因為自己的某些恩賜而驕傲,甚至目中無人、無上帝?我們要怎樣調整心態並學習謙卑呢?

祈禱:

親愛的天父上帝,求祢幫助我,讓我不因祢所賜的才能而自以為完美,眼目驕傲地目中無人,甚至目中無祢。求祢教導我知道何為謙卑,讓我學會真正的謙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每日新眼光》2018/12/25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8年 12月 25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惡語傷人六月寒

參考經文:《 箴言30章10~11節》

不可對主人批評他的僕人,否則,你將被詛咒,受責罰。有些人咒罵自己的父親,不知道感謝他們的母親。(箴言30章10~11節)

今天的經文提到:不可對別人批評他的僕人,也不可咒罵自己的父親、不知道感謝自己的母親。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有一位神學院教授為畢業生舉行畢業餐會,特地請師母準備了一盤烤牛舌。但這盤烤牛舌當中,有些烤得很硬,也些烤得很軟。結果,畢業生們都只挑軟的吃,不吃硬的。這時候,神學院教授對畢業生說:「你們畢業後去牧會時要注意,要保持舌頭柔軟才好,因為舌頭柔軟,受大家歡迎,就像你們現在喜歡吃軟的烤牛舌一樣。」不過,舌頭柔軟,到底是指巧言令色?還是說話和顏悅色呢?恐怕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詮釋。詩篇34篇13節提到:「你們的舌頭就不該出惡言;你們的嘴唇也不可撒謊。」其實,人的舌頭本無好壞之分,最重要的是人的心思意念。

有一個先生,要太太去市場買高級又好吃的食物回來。太太就去買了烤牛舌回來,先生吃了直誇讚。過幾天,先生又要太太去市場買食物。因為快月底了,他覺得省一點好了,就請太太隨便買點便宜的東西,可以吃飽就好。當太太買回食物,先生一打開提袋,卻發現太太又買了烤牛舌。先生感到十分不解,就問太太:「上次我請妳買高級又好吃的食物回來,妳買了烤牛舌;現在我要妳去買便宜可吃飽的就好,妳也是買烤牛舌回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太太回答說:「舌頭這種東西,你說它好,它就是好;你說它不好,它就不好。好與不好,都是舌頭說的。」

雅各書3章9~10節提到:「我們用舌頭頌讚我們的主、我們的天父,也用舌頭詛咒上帝按照自己的形像所造出來的人。頌讚和詛咒都是從同一張嘴巴出來!弟兄姊妹們,這是不應該的!」人真是矛盾,用舌頭歌頌上帝的創造,卻也用相同的舌頭詛咒上帝按照祂的形像所創造的人。雅各書的作者告訴我們,這是不應該的!

聖經教導我們,要控制好我們的舌頭,用舌頭來歌頌上帝、祝福別人,而不是用來搬弄是非、詛咒別人。



默想:

我是否常批評朋友或親人,而不知對他們感恩?我們要怎樣調整心態並注意口舌呢?

祈禱:

親愛的天父上帝,求祢幫助我們,不再只會批評和不知感恩,特別是對我們的朋友和親人,也求祢教導我們知道去感謝並祝福別人。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每日新眼光》2018/12/24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8年 12月 24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有主,足矣

參考經文:《 箴言30章7~9節》

使我不撒謊;使我也不窮也不富,只供給我所需要的飲食。(箴言30章8節)

在《耶穌比宗教大》一書中,有則故事相當感動人。在蘇聯時期,一位名為狄米崔(Dmitri)的基督徒,在高壓統治的無神論環境中,開放自家作為聚會場地,讓信徒來他家唱詩、讀經、禱告。當聚會的人越來越多,卻引起政府注意,用各種方式逼迫他們停止聚會,聚會卻仍照常。政府當局不死心,甚至派軍官在聚會時,於眾目睽睽之下捉住狄米崔,搧他巴掌,用嚴厲兇狠的話恐嚇他。此舉卻於事無補,他仍無懼威脅、依然故我。當局於是抓他入監,這苦勞一蹲,就是17年。

狄米崔在監獄中受盡痛苦,遭到獄卒、獄友的嘲弄和毆打,只因他是監獄裡1500名囚犯中唯一的基督徒。然而,這些痛苦並沒有擊垮他。17年裡的每一天早晨,當狄米崔起床時,他都會昂然站起、高舉雙手唱詩敬拜,每天都唱同一首歌。即使別的囚犯嘲笑他、罵他,甚至丟排泄物阻止他,他的唱詩敬拜依舊沒有一天中斷。

此外,每當狄米崔撿到紙片,都會偷偷帶回牢房,在上面寫下聖經經文,再貼到牢房角落的柱子上,他稱此為「獻給上主的讚美」。獄卒每次看見他這麼做,都會怒氣沖沖地撕掉紙片,再狠狠揍他一頓,然而,這也無法阻止狄米崔的「讚美」。直到有一天,獄卒實在忍無可忍,決定對狄米崔處以極刑。當他被帶往刑場時,奇妙的事發生了,監獄裡的1500名犯人,竟然同時站立目送狄米崔,並高舉雙手高唱他每個早晨所唱的那首詩歌。扣押狄米崔的獄卒頓時被這場面給震懾,馬上放開他。有人驚問:「你到底是什麼人?」他回答:「我是又真又活上主的孩子,祂的名叫作耶穌。」最後,狄米崔不僅沒有被處刑,甚至得到釋放。

在今日的經文中,「不窮也不富」的禱告,正如狄米崔的信仰,追求的是信仰的本質──上主同在,而不是信仰伴隨的平安、成功、名利。當我們追求的是信仰的本質──上主同在,即使我們在遭受壓迫的環境中,也能得著人所不能奪去的平安,而沒有任何人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也沒有任何事能影響我們對主的信靠。因為有主,足矣。



默想:

我所追求的是信仰的本質,還是附加價值?

祈禱:

與人同在的上主,祢的恩典夠我們用,求祢調整我生命中追求的順序,把親近祢、認識祢、跟隨祢視為首要,而非伴隨的福氣與價值,因為主祢自己,就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每日新眼光》2018/12/23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8年 12月 23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誰增減了上主的話?

參考經文:《 箴言30章1~6節》

如果你對祂所說的話有所增減,祂會譴責你,指出你是撒謊的人。(箴言30章6節)

增減主的話語,意味著打折、加油添醋,沒有忠實於話語的本意。作者在這段自我告白式的敘述中,認清到失去上主同在的自己,是毫無智慧可言。言下之意,則指明忠實於上主話語的必要。但有時我們對於聖經──上主的話語,並不明白,許多經文所蘊含的真理,並不總是能照字面意義去理解。有鑑於此,詮釋是一種進路,使人明白上主的話語。然而,無論出自有意或無意,詮釋有時也有可能會扭曲本意。

在國內榮獲金穗獎,於美國、捷克、澳洲等地之獨立電影節榮獲大小獎無數的紀錄片《牧者》,有一幕呈現出類似現象:當主角之一的小恩和父親在談話,得到善意的建議:「要走在合乎上主話語的道路中。」時,他回答:「每個人對聖經的詮釋皆不同,我們要如何確認哪一個才是正確的?」這句話點出了《牧者》片中呈現的同志婚姻議題癥結,並不僅止於各群體間的角力攻防,其間的聖經詮釋差異,才是釀成衝突的關鍵。然而,究竟是哪方增減、扭曲了聖經?在後現代的今日,信徒恐怕難以明辨孰為真理。

不過,我們也可從「效應」來評價聖經詮釋,其中可供考量的方向為:詮釋是否造成壓迫?有關造成壓迫的詮釋,有一處記載很有意思。在荷治時期殖民者的紀錄《熱蘭遮城日記》中,提及在荷蘭人報復小琉球,將島上原住民以殘忍方式殺害、俘虜,使原島民完全絕跡之後,記錄者寫下:「他們頑固不肯投降,致使成為這樣的慘事。」並說:「這些不人道,不信上帝的異教徒,對我們和其他很多人所犯的罪行,這是對於有天理公道的全人類的敵人。以這樣的方法來處罰他們,也許是全能者所嘉許的。」多麼諷刺!這不啻為以「上主行義」之名而行「種族清洗」之實,顯示出扭曲壓迫的詮釋,將造成暴力、宰制、剝削的後果。

當經文詮釋產生壓迫,詮釋則有重新反省、調整的必要,在任何議題皆然。當人勇於承認,自己的信念產生了上主所不喜悅之壓迫,則必走過今日經文作者的心境,視自己為一無所知,視上主作唯一信靠,而放棄增減上主話語的伎倆,選擇走在更趨於上主心意的道路──與壓迫者站在一起,而非壓迫他者。如此一來,上主將成為我們的盾牌,保護屬靈生命,也保存屬天智慧。



默想:

我所擁有的聖經詮釋、信念,是否對他人造成有形或無形的壓迫?

祈禱:

主上帝,我願承認自己的有限,而擁抱祢的無限,在每個思想、行動,皆選擇趨向祢那愛與非暴力的道路。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18/12/22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18年 第 4 季 第 12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主耶穌即將降臨 

參考經文:路加福音1章39~45節

1:39 那時候,馬利亞起身,急忙往山地裡去,來到猶大的一座城; 40 進了撒迦利亞的家,問以利沙伯安。 41 以利沙伯一聽馬利亞問安,所懷的胎就在腹裡跳動。以利沙伯且被聖靈充滿, 42 高聲喊著說:「你在婦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 43 我主的母到我這裡來,這是從那裡得的呢? 44 因為你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裡的胎就歡喜跳動。 45 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他所說的話都要應驗。」

◆天使的預告

今天是待降節期的第4個主日,也是待降節期的最後一個主日。在這個等待耶穌誕生的節期,我們以熱切的態度迎接祂的降生。路加福音1章39節~45節,記載了馬利亞訪問伊利莎白的故事。這段記載的前面,分別有兩段天使顯現並預告嬰孩降生消息的經文,對於了解今天的經文非常重要,需稍加說明。一段是路加福音1章5~25節,記載伊利莎白和她的丈夫撒迦利亞在上帝的眼中,都是正直的人,但是他們的心中有個遺憾,就是沒有孩子,而且兩人年紀都老邁了。有一天,撒迦利亞值班,在主的聖殿執行祭司的職務。忽然,有主的天使向他顯現,預言他將來會有一個孩子,這孩子就是施洗者約翰。

接著是1章26~38節,上帝差遣天使加百列,到加利利的拿撒勒城去,傳話給童女馬利亞。天使對她說:「馬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上帝施恩給妳。妳要懷孕生一個兒子,要給他取名叫耶穌。」當時馬利亞已經和約瑟訂婚,但尚未出嫁。因此,她問天使說:「這樣的事怎麼能發生呢?」天使就對她說明那是聖靈動工,這位將誕生的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馬利亞說:「我是主的婢女;願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38節)

◆伊利莎白的見證

雖然我們熟悉今天這段經文描述的事件,但仍有許多不清楚的事。例如,路加福音的作者在這裡並未提及這個事件的時間或地點,只是模糊地提到「不久」和「猶大一個城」(39節)。另外,路加福音的作者提及馬利亞進入「撒迦利亞的家」(40節),不過撒迦利亞在這段記載當中並未出現,這樣的說法,顯得有些奇怪。

無論如何,我們所知道的事實,就是馬利亞親自去拜訪伊利莎白。也許馬利亞聽見天使加百列宣布的喜訊後,不知如何是好,想去拜訪另一位懷孕的女人伊利莎白聊聊。這兩個女人之間的對話,其實非常短暫。經文指出,伊利莎白所說的話,是因為她被聖靈充滿(41節),因此她所說的每句話,都肯定了天使加百列對馬利亞宣布的好消息。

當馬利亞向伊利莎白請安,伊利莎白腹中的胎兒就跳動。連尚在伊利莎白腹中的施洗約翰也知道,馬利亞腹中的胎兒是獨特的。伊利莎白對馬利亞呼高聲喊說:「妳是女子中最蒙福的;妳所懷的胎兒也是蒙福的!」(42節)並接著說:「我主的母親前來探望我,我怎麼敢當呢?」(43節)在這裡,伊利莎白雖然不像天使加百列提及耶穌擁有彌賽亞的頭銜,但是她清楚地稱呼馬利亞是「我主的母親」,因此確認主耶穌為「她的主」,在上帝的計畫當中,主耶穌是最關鍵的角色。

最後,伊利莎白在本段經文的最後一節,如此祝福馬利亞:「確信主傳給她的信息必定實現的女子多麼有福啊!」(45節)這項祝福,重新解釋馬利亞的話:「我是主的婢女;願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38節)伊利莎白在這裡所說的,見證馬利亞對上帝有主動的信心,相信上帝必然實現自己的應許。

◆主耶穌即將降臨

這段經文對馬利亞的關注,使我們對於上帝選擇她的理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路加福音針對上帝挑選馬利亞的原因,或是她具有哪些德行導致上帝的揀選,實際上並未提供任何理由。我們這些讀者,對於伊利莎白和撒迦利亞的認識,可能比對馬利亞的認識還多。若我們把問題問得更精確:上帝選擇馬利亞,是否因為她有特別之處,才會得到這項榮譽?馬利亞在上帝面前「蒙大恩」(28節),是否因為她良善的回應?事實上,我們若仔細閱讀路加福音1~2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福音書作者對西面的稱讚,遠勝過對馬利亞德行的稱讚。從天使加百列對馬利亞所說的話當中,我們可以發現上帝選擇馬利亞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她的良善。更重要的,是強調上帝賞賜馬利亞豐盛的恩典,讓她成為上帝所用的器皿。當馬利亞甘心樂意成為上帝的使女,忠實地回應上帝的呼召,主耶穌就藉著她誕生在這個世界。

這段經文描述伊利莎白和馬利亞──兩位分別懷著施洗約翰和主耶穌的母親會面時的對話,讓我們看見馬利亞和她的兒子主耶穌的獨特性。伊利莎白肯定馬利亞的忠實,而且確認主耶穌為上帝獨特的兒子,即當馬利亞向伊利莎白請安的時候,伊利莎白腹中的施洗約翰就跳動,向馬利亞腹中的主耶穌致敬。

時間已經近了,這位上帝的兒子主耶穌即將降臨,我們有存虔敬的心來等候嗎?

討論題綱:

1.從這段經文中,我們看見信仰同伴的重要。請在教會小組或查經聚會中討論,教會可以用哪些方法,鼓勵這種信仰同伴的關係?

2.你認為馬利亞在信仰上,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效法之處?

 

代禱事項:

1.請為你教會中的婦女代禱,使她們每一位都能深刻體會上帝的慈愛及恩典。懇求主賞賜她們足夠的力量和耐心,成為主耶穌忠實的門徒。

2.懇求上帝幫助我們教會的每位弟兄姊妹,在生活各層面都能堅持信仰的原則,勇敢拒絕世俗流行的價值觀。

祈禱文:

主上帝,感謝祢通過自己的話語,常常提醒我們的欠缺和不足。懇求祢開啟我們的眼光,讓我們看見在教會當中主內姊妹的重要性。讓我們願意謙卑地學習這些姊妹的堅強及果斷,以及她們的溫柔和細心。懇求祢繼續扶持教會當中那些遭遇艱困和初信主的姊妹,賜給她們力量及勇氣,在信仰之路上能持續邁進。奉主的名求,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在本週當中,在上帝面前為一位深刻影響你信仰態度及生活的女性獻上感謝,懇求主持續帶領並扶持她未來的道路。

2.在本週當中,請找機會聆聽教會某位弟兄或姊妹的信仰旅程,以及主耶穌對他/她們的重要。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新眼光》2018/12/2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8年 12月 22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人人好」的迷思

參考經文:《 箴言29章20~27節》

怕人批評有危險;信靠上主得安寧。(箴言29章25節)

台語「人人好」是個具有褒意的詞,形容某人的特質廣受大眾歡迎,在其人際圈只有朋友,沒有敵人,是一種高EQ的表現。然而,有時在這種八面玲瓏的現象下,實則蘊含深刻的懼怕──害怕被批評、害怕被討厭、害怕自己不再受人喜愛。當「人人好」達到極致,變成一種絕對指標,則不啻為一種迷思和自我侷限,而非健康的生命形態。當人限制自己去成為眾人所喜愛的人,而非活出上主所創造之形像及耶穌基督的樣式時,早已離棄了箴言所說的敬畏、信靠上主,反而被懼怕掌權了。

近幾年,心理學書籍相當暢銷,其中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特別受到台灣國人喜愛。和他的學說有關的書,常居暢銷排行榜前端。與他有關、最有名的書,莫過於由日本人改寫的《被討厭的勇氣》。本書點出現代人最深層的焦慮,在於害怕被別人討厭,導致處處迎合別人,只為贏取他人認同,不僅失去被討厭的勇氣,也失去了原有的自己。

對基督徒來說,我們之所以失去了被討厭的勇氣,是因為沒有把眼光放在創造我們的上主身上。我們不僅沒有用上主的眼光看自己,反而用世上的價值觀看自己;尋求別人的喜愛,卻不討上主的喜歡;怕人,卻不怕上主。上主要我們在寬闊之處,自由而行,我們卻選擇像傀儡一般地活著,被其他人的意見、評價、認同、感受擺布著。

我們不可忘記,起初上主創造了萬物,祂看一切所造都甚好。而我們都是上帝所創造,那獨一無二的生命,是奧祕的、美麗的,是上主所看為好的。我們沒有辦法靠自己而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唯有將眼目定睛在上主身上,親近祂,在祂注視我們,那認同、肯定、欣賞的瞳孔所反射的鏡像中,看見美善的、被愛的自己。如此一來,我們的生命就要得著安全感,而從他人認同與否的捆綁中得釋放。

就如同〈當轉眼仰望耶穌〉這首詩歌所說:「當轉眼仰望耶穌,定睛在祂奇妙慈容,在救主榮耀恩典大光中,世上事必然顯為虛空。」與其「人人好」,實在不如被上主看為好。



默想:

我是否讓「怕被人批評」的心態影響了自己?

祈禱:

創造萬物,並視之甚好的上主,求祢憐憫我們。願我們用祢的眼光看自己,而非被他人的眼光所左右;蒙愛的我們,樂意活出祢的樣式,而非成為他人喜好、認同、價值觀的傀儡。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每日新眼光》2018/12/2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8年 12月 21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忠心到底

參考經文:《 但以理書12章5~13節》

至於你,但以理呀,要忠心到底,直到你安息;但是在末日你將復活,接受你的獎賞。(但以理書12章13節)

一直以來,台灣農夫多數把農產品交到拍賣市場,經過大盤商、中盤商,然後到市場,最後才到消費者手中。這其中,農作物轉了好幾手,消費者買到的價錢已經翻漲好幾倍,但利潤卻不是農民得到。農民辛苦耕種,卻得不到應有的報酬,生活過得很辛苦。因此,前幾年有人發起「小農直送」,利用網路平台讓消費者直接向農民購買。後來又有「友善通路」,就是商店提供銷售管道,由農民自訂價錢,商店只收固定管理費,讓農民以合理的價格賣出農產品。

猶太人因長期被擄,最後習慣活在被壓迫的狀態,而忘了自己的苦難。欲突破這種被壓迫的苦難,只有猶太人覺醒,理解自己是可以反抗的,才有可能。就如但以理和3位朋友,雖然在異邦受到壓迫,但他們仍用自己的方式對抗──堅持不拜偶像、堅持向上主禱告。最後,他們得著上主保守,在獅子坑與火窯中安然無恙。這故事成為後代猶太人學習的典範,特別是在希臘、羅馬統治下的猶太人,他們有苦說不出,只能學習但以理和3位朋友,在壓迫中尋找一種能抒發的方式。

巴西社會運動者保羅‧弗雷勒(Paulo Freire),在《被壓迫者教育學》提到「意識覺醒」的重要。所謂「意識覺醒」,就是意識到社會現實狀況,就如台灣農民必須意識到,過去的產銷制度是種剝削,會造成農民的損失,當農民有意識覺醒,台灣農業才有機會改革,農業發展才能正常化。社會許多改革也是如此,只有透過意識到現行方法、體制是有問題的,才能真正改革,使這個社會越來越符合社會公義。

在但以理書最後,天使對但以理說:「至於你,但以理呀,要忠心到底,直到你安息;但是在末日你將復活,接受你的獎賞。」(13節)因為天上的屬靈戰爭終必得勝,而地上世俗的戰爭,也是「忠心到底」的必能得勝。但以理書清楚傳達一個信息:現實的狀況如同敵人一樣不斷地壓榨人,讓人屈服在邪惡勢力中,只有意識到這個現實,並且對上主忠心到底的人,才有力氣對抗惡勢力,並且得到最後的獎賞。



默想:

對於周遭壓迫的環境,我有真正意識到嗎?還是隨著社會現實,而習慣在壓迫的環境下?若沒有對壓迫的現實能「意識覺醒」,就無法對抗惡勢力、成為「忠心到底」的人。

祈禱:

上主啊!求祢讓我有智慧去意識到周遭環境對自己以及對他人的壓迫,好讓我對祢忠心到底,直到戰勝惡勢力,得著祢最後的獎賞。奉主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每日新眼光》2018/12/20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8年 12月 20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復活的盼望

參考經文:《 但以理書11章40節~12章4節》

有許多已故的人將復活。有的要享受永恆的生命;有的要受永遠的羞辱。(但以理書12章2節)

前體育主播傅達仁先生,2017年被診斷胰臟癌末期,他為了安樂善終而遠赴瑞士取得「安樂死」資格。雖然第一次申請,因某些因素取消,最終他還是在今年6月7日選擇「安樂死」。在台灣,「安樂死」是個頗有爭議的議題。除了法律還不允許,更重要的是國人對談論死亡相當忌諱,更讓「安樂死」議題很難得到廣泛討論。特別有人認為這是「非自然」死亡,就用不愛惜生命、不孝等道德名義指責「安樂死」的支持者。

談論死亡本來就不簡單,不過,死亡卻是人人遲早要面對的。因此,無論哪種宗教信仰,都必須有自己對死亡的觀點。但以理書12章1~2節接續11章後段所提到的,在戰爭中會有許多人被殺死,而那在災難中死亡的人,最終將「復活」,並面臨審判。天使的話傳達出審判的結果,有人得著「永恆的生命」,有人要受「永遠的羞辱」(2節);特別是在災難中死去的人,將要「登記在生命冊上」(1節),最終得著拯救。

這種「死後復活」的觀念,帶給那些死於災難的人極大盼望。雖然,但以理書的寫作年代早於耶穌基督的時代,但這與耶穌基督「死後復活」所帶給人的盼望是相同的。特別是,在但以理書提出「死後復活」觀念以前,猶太人對「死亡」的觀念,就是所有死去的人都會去到「陰間」,而這往往讓人感到沒有盼望。只有「死後復活」,並談論死後的生命,才能真正讓人在面對生命的困境或者死亡時,有勇氣面對,即使失去生命,那也是暫時的,因為上帝的大能會讓人死後復活。

在基督徒的告別禮拜中,除了讓人感到哀傷、不捨的心情以外,總是帶有某種程度的盼望,那就是基督徒相信將來會有「復活的生命」。信仰也是從這樣「復活」的盼望出發,因而無論我們面對自己或親人的生病、死亡,或生活上的任何困境,都可以充滿盼望、積極地面對。因為我們相信,既然上帝的大能可以使人從死裡復活,那麼所有生活中的困難,即使讓人感到如死亡般絕望,上帝的大能終究會勝過一切,而我們最終會有「永恆的生命」。



默想:

我曾經思考過自己的死嗎?我真正相信死後會復活嗎?基督信仰帶給人的盼望,就是我們有復活的生命,這讓我們能積極面對生活中任何的困境。

祈禱:

給人復活生命的上主,求祢的大能扶持我,好讓我充滿盼望,積極面對生活的各樣挑戰,而不至於絕望。奉主的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