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每日新眼光》2016/09/25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6年 09月 25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各盡其職

參考經文:《 以弗所書4章1~16節》

他也是「賜恩賜給人」的那一位;他指定有些人作使徒,有些人作先知,有些人傳福音,有些人作牧師或教師;目的是要準備上帝的子民為他工作,建立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4章11~12節)

德國教會增長研究學者施瓦茨(Christian A. Schwarz)調查、研究超過一千間教會之後,寫了《自然的教會發展:健全教會的八種優良特質指引》一書。他認為一個健康的教會,是一個共同體的教會。

施瓦茨以「六大生物法則」的「共生作用」(指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物以一種互惠關係密切地生活在一起),來說明教會「屬靈恩賜與共生作用」的關係。教會中有各類不同恩賜及性格互異的人在一起,可以互相效力,彼此從中得力,可以相輔相成,而不是相互競爭。正如保羅在以弗所書中所說的:「他也是『賜恩賜給人』的那一位;他指定有些人作使徒,有些人作先知,有些人傳福音,有些人作牧師或教師;目的是要準備上帝的子民為他工作,建立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4章11~12節)

有人以「船」來形容教會,第一種是像「觀光船」。記得有一年到日本旅遊,曾搭當地的觀光小船遊猊鼻溪。當時只有船伕一人搖槳划船,載著一、二十個觀光客進入名山勝境。船伕邊搖槳,還邊唱著日本民謠,那時當遊客的心情真是輕鬆愉快。不過,教會若是這樣的「觀光船」,對教會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表示教會可能只有牧師一人,或極少數人在「划船」,多數人都是「觀光客」,聽牧師一人「唱山歌」,這樣的教會成長的能量是有限的。另一種是像「龍舟」,船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任務,有人「划船」、有人「擊鼓」、有人「掌舵」,每人各盡其職,大家目標一致向前。看得出來,這是有活力的教會,也是成長的教會。

在教會中,每個人都有不同恩賜,我們要用所擁有的恩賜來利己嗎?當然不是。我們要將個人恩賜分享出來,共同建立基督的教會。黑幼龍在《破局而出:黑幼龍的30個人生智慧》中提到,巴勒斯坦有兩個內海,一個海裡面有各式各樣生物,叫「加利利海」;另一個海裡面卻沒有任何生物,叫「死海」。其中差別在於,加利利海承接水源之後,又將水給了下游。而死海在納入上游的水之後,卻沒有出口,因此水中累積大量鹽分,沒有生物能存活。懂得分享,生命就像加利利海的活水一樣,豐沛且充滿活力。

當我們空有才幹與恩賜卻不能成為教會的幫助,我們的信仰就如同「死海」,只進不出。我們要學習的是「加利利海」,讓信仰成為活水,用個人的才幹與恩賜建立上帝的教會。


默想:

如果教會像一艘船,我的教會像什麼船?我在船上的功能是什麼?

祈禱:

父神,謝謝祢揀選我在教會中服事祢,求祢使用我;使我善用一切的恩賜,建立教會,服事聖工。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