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

《每日新眼光》2020/12/1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0年 12月 12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意義的追尋

參考經文:《 以斯帖記5章1~14節》

5:1 在以斯帖禁食的第三天,她穿上王后的禮服進王宮,站在王宮的內院,面對著王寶座的殿。王正坐在寶座上,面朝殿門。 2 王看見王后以斯帖站在外面,心生愛憐,就伸出了金杖。於是以斯帖走向前去,摸了杖頭。 3 王問她:「王后以斯帖啊,有甚麼事嗎?你想求甚麼,我都會給你,就是要我王國的一半,我也會賜給你。」 4 以斯帖回答:「我若蒙陛下的恩寵,請陛下和哈曼今晚光臨我專誠準備的筵席。」 5 王吩咐人召哈曼立刻來,好一起赴以斯帖的筵席。於是王和哈曼一起赴宴。 6 喝酒的時候,王又問以斯帖:「你想求甚麼,我都會給你。就是王國的一半,我也願意給你。」 7 以斯帖說: 8 「要是我得到陛下的恩寵,准我的請求,請王和哈曼明天再光臨我專誠為你們準備的筵席。那時候,我就告訴王我有甚麼請求。」 9 哈曼心情愉快地離開了宴會。但是當他經過王宮門口,看見末底改坐在那裏不站起來,連一點尊敬的表示都沒有,就氣憤極了。 10 但是他壓住自己的怒氣,回到家裏,然後請朋友們到他家來,也叫他妻子細利斯出來。 11 哈曼向他們炫耀自己的富有和眾多的兒女,又提到王怎樣提升他的地位,使他高過所有的大臣和官員。 12 哈曼又說:「不但這樣,王后以斯帖還專為王和我舉行了一個宴會,而且請我們明天再去呢! 13 可是,每當我看見那個猶太人末底改坐在王宮門口,我就覺得這一切對我毫無意義。」 14 他的妻子跟所有朋友向他建議說:「你為甚麼不下令建一座二十二公尺高的絞刑架呢?明天早上,你可以請求王把末底改吊在上面。這樣,你就可以快快樂樂地去赴宴了。」哈曼認為這是好主意,就叫人造了絞刑架。

對許多人來說,人生要追求更多財富,才有意義;有些人則是牟取更高的權勢,才有安全感;有的可能覺得要滿足物質慾望,才不枉人生。著名的猶太心理學家法蘭克(Viktor E. Frankl)曾說:「生命的意義是投入的副產品。」也就是當人投注自己的生命在某件事情上,產生的存在價值、歸屬、認同。當我們把心力投注在外在物質、形式上的事情上,一旦產生變化、不受自己控制時,原本建構的意義空間就瓦解,依附的存在感也蕩然無存。

被王賞識提拔的哈曼,迷戀外在的權勢,陶醉在好不容易得到的令人稱羨地位。每當他得意洋洋經過王宮門口,朝臣無不屈膝跪拜,卻只有末底改連甩也不甩。那一天,哈曼接受以斯帖的晚宴款待後,喜孜孜地離開王宮,就在步出王宮門口的那一刻,又看見末底改坐著,連瞧也不瞧他,一點尊敬之意都沒有。哈曼心中的喜悅之情頓時完全熄滅,而氣憤不已。他忍住這股怒氣回到家,先是自豪地向家人朋友炫耀自己的財富和被王提升的種種豐功偉業,接著表示,他一想到末底改,就讓所擁有的一切如夢幻滅,像吹飽的氣球被戳破消風。他說:「可是,每當我看見那個猶太人末底改坐在王宮門口,我就覺得這一切對我毫無意義。」

一個什麼都有,財富、名聲、地位樣樣不缺的人,為什麼會為了一個區區的無名小子而憤怒?為什麼會因為一個人的反應,好不容易所架構的意義體系就崩潰,覺得人生毫無意義?顯然地,當一個人把他的生命焦點投注於外在可見的名聲、地位、權勢,任由孤兒般的人格自我形象操弄,便很難接受被輕忽、鄙棄的對待,即便衣食無缺,仍然無法感到滿足。

諮商心理師蘇絢慧在《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一書中,剖析六種人格原型,藉以幫助人認識「我是誰」。其中談到關於「孤兒」原型狀態:「有很強烈的受傷及被遺棄感覺,總覺得被這世界和他人拋棄,頓失依靠。對於別人對你的拒絕、不理解或是排斥難以理解,甚至產生很深的憂鬱和挫敗感,以致身心俱疲,並且有著不甘心的哀怨感,憤恨為什麼這個世界可以這麼殘忍,不解為什麼他人會這樣無情和殘酷。」唯有肯定自我、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內在的英雄,這樣,我們所尋求的意義才不會輕易被綁架或解構。



默想:

我的生命意義建構在怎樣的基礎上?

祈禱:

天父我感謝祢,讓我藉著主耶穌的救恩明白祢對我的愛,並在基督裡找到我的命定。我知道我的生命是祢所賜,我願意為祢而活,將自己擺在祢手中,全然獻上。奉主的名禱告,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