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每週新眼光》2016/03/05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總會網站 訂報退報

2016年 第 1 季 第 11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不是「做功德」 

參考經文:約翰福音12章1~8節

12:1逾越節前六天,耶穌到了伯大尼,就是拉撒路住的地方(耶穌曾在這裏使拉撒路復活。)2有人在那裏為耶穌預備了晚飯;馬大幫忙招待,拉撒路和其他的客人跟耶穌一起用飯。3這時候,馬利亞拿來一瓶極珍貴的純哪噠香油膏,倒在耶穌腳上,然後用自己的頭髮去擦;屋子裏充滿了香氣。4耶穌的一個門徒,就是將出賣他的加略人猶大,說:5「為甚麼不拿這香油膏去賣三百塊銀子來分給窮人呢?」6他說這話,並不是真的關心窮人,而是因為他是賊;他管錢,常盜用公款。7但是耶穌說:「由她吧!這是她留下來為著我安葬之日用的。8常常有窮人跟你們一起,但是你們不常有我。」

◆你在「做功德」嗎?

「牧師,聽說你們教會在關心貧窮孩子,我想捐一些東西過去,不知道方不方便?」電話那頭傳來一位熱心長者的詢問。「謝謝您的關心,我們教會有課後陪讀班,照顧社區的弱勢家庭學童,讓他們下課後到教會寫功課、吃晚餐後才回家。請問您要捐贈什麼東西?」我們教會因為有兒童陪讀和獨居老人關懷事工,因此常收到許多人的關心與捐獻。有人捐獻金錢,但更多人喜歡捐贈物資。多數捐獻者是基督徒,他們從教會刊物或親朋好友口中得知消息,便關心我們的社區事工;偶爾也有非基督徒看見教會的社區關懷,願意共襄盛舉,於是就會接到上述這類詢問電話。

經驗告訴我,必須仔細了解對方捐獻的物品內容,因捐贈物百百種,但不一定都適用。若物資正好符合需求,捐贈是很好的事;但捐贈物品若非孩子或獨居老人需要,不只沒有幫助,甚至因為需要費心整理,反而消耗了小型教會珍貴的人力資源,帶來負面效果。

例如,常有熱心民眾寄來二手衣物,待我們收到才發現是過氣的女裝,怎樣也無法送給小孩或獨居阿婆,就算拿來拍賣也難以賣出,更何況有部分未經整理的衣服,還受潮發霉。為此,我們還要花時間過濾、整理、分配,才能從一大批衣服中挑出幾件能給孩子的外衣。孩子卻說,他們並不缺衣服。花費一番功夫,卻毫無幫助,著實讓人灰心。我也曾收到某熱心的國立大學研究所贈送一批英文書,電話中我告知對方,鄉下國小學童沒辦法讀太深的英文,請整理適用的英文童書、繪本、教材寄來即可,「我們更需要的是陪伴閱讀的志工!」我懇切地說。但隔了兩週,我卻收到3大箱英文教科書,這對我們而言,只是浪費書架空間而已。

我能體會許多朋友對偏鄉社區的關懷及熱心,他們大多是真心付出愛與關懷,也感同身受地想預備適當物資捐贈給偏鄉單位。但長期作為接收愛心物資的窗口,我卻明顯感受到部分台灣人「做功德」的怪異心態:只要把東西送出去,表達了愛心,自己就不是貧富差距社會結構的共犯了,於是不再良心不安。舉例來說,有些人是買太多穿不到的衣服,丟掉覺得浪費,於是捐贈出來,好緩解自己的罪惡感。於是,這種廉價的愛心及贖罪的心態,使社福機構成了消費主義者的贖罪券。

◆耶穌不要我們「做功德」

本故事裡,耶穌正是批判這種自我中心的施捨心態。經文指出,猶大並非真正關心窮人(6節),但當他看到這罐珍貴香油膏落在耶穌的腳上時,卻惋惜地說應該變賣現金捐給窮人(5節)。這位管帳的猶大,或許想在變賣過程中能獲取價差;也許是希望捐錢給窮人時,能讓自己贏得更多稱讚,並期待獲得常關心窮人的老師耶穌的讚賞。不料,這次竟踢到鐵板!

唯利是圖的猶大,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把手上資源拿去發揮功效,讓自己得著最大利益。了解人心思意念的耶穌,一眼就看透猶大內心的邪念,因此沒有支持猶大照顧弱者的提議,反倒替看似浪費了香油膏的馬利亞說話,也再次提醒門徒要把握與祂相聚的時間,同時預表自己的死。這段經文提醒我們,追隨耶穌才是基督徒生命的重要核心,若失去與耶穌同在及親密關係,再多的慈善工作也是枉然,再好的捐獻助人也可能走偏。

時下許多基督教社福團體標榜「雙福」,期待透過「福利」帶來「福音」,這當然符合耶穌教導的「愛的誡命」;但若機構失去對耶穌的愛慕,把福利看為根本,就可能落入「做功德」心態:善事只是為了榮耀自己而做、事工只為組織業績而發展。相反地,我們若把握與耶穌同在的機會,看重「福音」作為核心價值,就必然與耶穌越來越親近、越來越相似,以至於能「以基督的心為心」,更有同理心地去對待身旁的人事物,也更貼近耶穌的心思意念來服務社會。

這並不是叫我們不用做善事,而是要我們知道,耶穌不要我們做功德,只要我們與祂同行。我們必須釐清,做這些善事到底是為了名聲、成就感,和發展福利事業?還是真心把耶穌放生命首位,為了追尋主的典範而行善?我們若真心要幫助弱勢者,必須先學會服事耶穌,也用愛耶穌的心態去愛人,把弱勢者當成耶穌來服事。正如耶穌的教導:「為最微小的一人做,就是為耶穌做。」(馬太福音25章40節)

◆一切都是「為耶穌而做」

我們要常查驗所參與的服事,是為了自己的功成名就、名聲利益、影響力,或為了自我的存在價值、自我實現等。其實,每個參與服事的傳道人、長執或信徒,在服事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自私的因素,這是作為一個有罪的人無法逃避的事實。特別是參與事工越多或在教會中越有身分地位的人,誘惑也越多。既然在追尋生命意義的過程中,這些人性罪惡仍會出現,我們就沒理由嘲笑猶大,因為我們的內心也都有跟猶大相似的一部分。

因此,我們必須更多自我反省、認罪,更認真追尋耶穌的同在與拯救,才能避免人性軟弱不斷侵入我們的生命。馬利亞以珍貴的香油膏和自己的頭髮來擦抹耶穌的腳,這給我們很好的榜樣:唯有全心全意親近耶穌,盡己所能來服事祂、甚至將生命中最貴重的獻上來愛祂,才能讓我們的生命與祂越來越緊密,也才能讓我們的心思意念越來越符合耶穌的旨意。

正如加拉太書2章20節所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自己,而是基督在我生命裡活著。」基督徒的生命,不需要「做功德」,而是要為耶穌而做,甚至整個生命都為耶穌而活,這才是耶穌眼中的基督徒。

討論題綱:

1.說說自己熱心助人的故事及經驗。
2.每當你助人時,內心是存著什麼樣的意念?是可憐別人、或自己覺得有成就感?還是站在信仰立場來活出耶穌教導?各佔多少比例?
3.耶穌說:「你們不常有我。」的確,在生活中我們不見得常有時間思想耶穌;那麼,我們是否有把握住每次與耶穌同在的機會?你是怎麼做的? 

代禱事項:

1.求主幫助我省察自己的內在,讓我明白我所作所為,是否仍被許多人性的軟弱所綑綁,並且求主的恩典臨到我,讓我超越這一切,真實為主而活。
2.求主帶領基督教的教會、機構,能走在耶穌的教導中,更多且更正確地來關心及服事這社會中需要的群體及人們。

祈禱文: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愛我,也來到這世間成為我們的兄弟。但我常以自己的事務為優先、以自己的意念為重,而忽略了與祢同在的寶貴機會,也少了為祢而活的真誠之心。求祢赦免我的自私自利,免除我內在高舉自我的罪,也求祢幫助我真正找回那種與祢同在的美好生命,一生為祢而活、為祢所用,讓我成為符合祢旨意、而非符合世俗眼光的真實基督徒。奉主的名,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受難週即將到來,閱讀一段耶穌受難的經文、或觀看一段耶穌受難的影片,默想耶穌的離去對我們生命的衝擊。
2.若我所屬的教會或所知的教會機構有社區關懷事工,我願意透過祈禱、讀經及靈修生活,帶著「為耶穌而做」的心,認真參與這些服務。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06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