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每日新眼光》2022/03/3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新眼光首頁 線上聖經閱讀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2年 03月 31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忘記恩典

參考經文:《 約翰福音5章1~38節》

5:1 這事以後,剛好是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上耶路撒冷去。 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地方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畢士大,池邊有五個走廊。 3 走廊上躺著成群的病人,其中有失明的、跛腳的、癱瘓的。 4 5 在那裏有一個已經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 6 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已患病多年,就問他:「你要得到醫治嗎?」 7 那病人回答:「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幫我,把我放進池子,等我正想下去,已經有人搶先下去了。」 8 耶穌對他說:「起來,拿起你的褥子走吧!」 9 那人立刻好了,拿起他的褥子走了。那天剛好是安息日, 10 因此猶太人的領袖對那個被治好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著褥子是不合法的。」 11 他說:「那個治好我的人吩咐我:『拿起你的褥子走吧!』」 12 他們問:「那個吩咐你拿起褥子走的是誰?」 13 可是那個被治好的人竟不知道是誰;因為那地方人很多,而耶穌又已經避開了。 14 事後,耶穌在聖殿裏找到他,對他說:「你已經完全好了,不可再犯罪,免得招來更大的禍患。」 15 那人走開後,告訴猶太人的領袖,說是耶穌治好他的。 16 從此,他們開始迫害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治病。 17 耶穌對他們說:「我父親一直在工作,我也該照樣工作。」 18 這話更使猶太人的領袖決意要殺害他;因為他不但破壞了安息日的戒律,而且說上帝是他自己的父親,把自己當作跟上帝平等。 19 接著,耶穌對他們說:「我鄭重地告訴你們,兒子憑著自己不能做甚麼;他看見父親做甚麼,才做甚麼。父親所做的,兒子也做。 20 父親愛兒子,把自己所做的指示兒子。他要把比這更重大的事指示兒子,要使你們驚奇。 21 父親怎樣使已經死了的人復活,賜生命給他們;同樣,兒子也要隨著自己的意思賜生命給人。 22 父親自己不審判任何人;他把審判的權交給兒子, 23 為的要使人都尊敬兒子,像尊敬父親一樣。那不尊敬兒子的,就是不尊敬差遣他來的父親。 24 「我鄭重地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那一位的,就有永恆的生命。他不至於被定罪,而是已經出死入生了。 25 我鄭重地告訴你們,時刻將到,現在就是了,已死的人要聽見上帝兒子的聲音;那聽見的都要活過來。 26 正如父親本身是生命的根源,他也使兒子成為生命的根源。 27 他又把執行審判的權柄賜給兒子,因為他是人子。 28 你們不要為這事驚訝;因為時刻將到,所有在墳墓裏的人都要聽見他的聲音, 29 而且要從墳墓裏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命;作惡的,復活被定罪。」 30 「我憑自己不能做甚麼;我按照上帝的旨意來審判,而我的審判是公正的;因為我不尋求自己所要的,只要實行差我來那一位的旨意。 31 「我若見證自己,我的見證就不足信。 32 然而,有一位為我作見證的,我知道他為我所作的見證是真實的。 33 你們曾派人去見約翰,聽見他見證真理。 34 其實,我並不需要人的見證;我說這話是為了使你們得救。 35 約翰好比一盞點亮照明的燈,你們願意暫時享受他的亮光。 36 但是我可以提出比約翰更有力的見證,那便是我的工作─是我父親交給我去完成的工作。這些工作可以證明父親差遣了我。 37 差遣我來的父親也為我作見證。你們從來沒有聽見他的聲音,沒有看見他的容貌, 38 沒有把他的話存在心裏,因為你們不信他所差來的那一位。

「你要得到醫治嗎?」畢士大池旁的病人被耶穌問及這個問題時,開始顧左右而言他。38年來,他總是這樣一面找理由,一面躺著,看著與他同樣辛苦的人一同追逐迷信的傳說,希冀那「水動的時候」,亦即可能是地下湧泉噴發的瞬間,自己能拔得頭籌進入水池,成為得醫治的那一位。但結局總是如此:可憐人欺負可憐人。在這個名為「仁慈之屋」的畢士大池子,社會底層的人們並沒有因為困境,而失去踩著他人往上爬的自私人性。

即使病人沒正面回覆,耶穌仍然醫治了他。但他不僅沒道謝,還匆匆走人。當他被法利賽人糾正安息日拿褥子的行為,他卻回答:「那個治好我的人吩咐我:『拿起你的褥子走吧!』」意圖歸咎於醫治他的耶穌,卻荒謬地想不起那醫治他的人是誰。即使後來他在聖殿中再遇見耶穌,被耶穌提醒勿再犯罪,他不僅沒有聽規勸,甚至還成了告密者。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這位病人對於恩典無感?或許是心病難醫,即使身體在轉瞬間得了醫治,但這38年來的屈辱、絕望、自我放逐,卻不是一時間所能排除的。又或許是忘恩,畢竟處在爭競的環境太久,對於獲得的利益,他只覺得理所當然,別人給他的好處都是應該的。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曾說過一則寓言:有一群受豢養的鵝,每主日都來教會聆聽牧師的信息,內容都是說到飛行的好處與奇妙,只要飛起來就可以到想去的地方、拜訪想見的朋友。聚會結束後,這群鵝就嘎嘎地說阿們阿們,然後離開教會。下主日,牠們再到教會,再聆聽牧師所說飛行的奧妙。諷刺的是,這些鵝即使準時參加禮拜,卻沒有在一週內做到那最重要的事:拍打翅膀起飛。

無論是經文中的病人或寓言中的鵝,共同點都是:無感於恩典及屬靈的健忘。病人忘記的是,使他脫離38年癱瘓的醫治;鵝群忘記的是,牠們其實擁有飛翔的能力。至於我們,也可能忘記自己起初遇見上主,經歷赦罪、重生、悔改的感動與見證,導致忘恩的我們逐漸讓鮮活的信仰轉變為僵化的宗教形式,即使每個禮拜來教會聚會與服事,卻忘了要在生活中實踐信仰、跟隨耶穌。

願我們時常想起那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洗淨我們的罪的耶穌,那賞賜聖靈、使我們擁有新生命的上主。願這樣的「記得」,成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信仰的動力。



默想:

我是否已經忘卻,那起初的呼召與所經歷之恩典?

祈禱:

施恩的上主,感謝祢主動的拯救,使我得以成為新造的人。我決定不再忘恩,單單為祢而活。奉主名求,阿們。

取消訂閱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webmaster@mail.pct.org.tw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201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